APP下载

幼儿教育如何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019-01-11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第二幼儿园王慧文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动手幼儿生活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第二幼儿园 王慧文

幼儿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关键所在,因为幼儿教育发展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与国家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为了能够让幼儿茁壮成长,老师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既能够让幼儿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呢?生活自理能力尤为重要。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需要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他们走向成长的关键一步,因此老师需要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最大的意义就是促进幼儿自主成长,让他们从小明白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老师善于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所处的年龄正是最天真无邪的时期,在这个时段,他们在学校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师可以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对他们进行相关教育和培养。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是比较聪明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非常强,老师要想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就先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比如教孩子自己穿衣服和鞋子的时候,老师亲自给他们演示如何穿外套,外套的扣子是怎样扣的,如何才能不扣错扣子;穿鞋子的时候如何系鞋带,这样他们才能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在孩子的心里,老师是最好的朋友和最尊敬的人,他们非常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学习。老师再举行一个小小的洗手绢比赛,洗得又快又干净的孩子,要给予表扬,奖励一些小奖品,并让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通过这种小小的比赛,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

2.教育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老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要注意教育方式。因为幼儿年龄不大,对他们的要求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高,对他们的教育要有进有退,懂得取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让他们一口吃成胖子,这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来,这就是考验老师的耐心的时候了。孩子学习能力是有一些差别的,有些孩子可能学得比较快,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学习起来慢一些。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放慢一下自己的进度,来等等学习比较慢的孩子。老师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要针对年龄,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他们才能看到自己的成果。比如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孩子独立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孩子的房间一般不是太大,最多也就10多个平方,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在孩子渐渐对这些自己能做的事习惯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事,比如,吃完饭自己刷碗,自己叠放衣服,自己收拾书包等等。孩子就是通过做这些事情来慢慢养成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之所以比较差,主要是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是实行包办的,比如给他们穿衣服,帮他们洗脸刷牙,甚至吃饭的时候都不让孩子使用筷子,而是由父母喂。他们不能在生活中得到锻炼,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会认为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的话,他们根本就什么也干不了,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依赖。为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需要耐心地对孩子讲明白,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同时过度依赖父母导致自己失去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为了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老师可以这样做,比如在教室里,邀请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进行叠被子游戏,孩子自己去叠,父母只能去指导,不能动手去帮助。在孩子叠得不对的时候,父母要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叠得更好,把叠被子的技巧告诉他们,但是动手的还是孩子。通过游戏孩子会意识到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困难,只要肯学,就一定能做得很好,这样他们就获得了自信,以后做起来会更有动力。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老师、幼儿以及父母共同努力,老师和父母对孩子不能千依百顺,这样就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孩子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充分认识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动手幼儿生活
我也来动手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