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文化教育悄然融入语文课堂
——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为例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徐志芳

小学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思乡诗意意境

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徐志芳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古诗词。古诗词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为心灵提供养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让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堂,在提升古诗词教学成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着古诗词教学现状展开,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应举措。

一、创设诗词意境, 感悟诗中深意

每一篇诗词,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呈现,也都有其独特的意境。从显性角度来看,每一篇诗词,都传递着作者不同的情感,有的涉及亲情,有的论及友情,有的述及家国情。教学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意境的解析上。小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诗词中所蕴藏的意境。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帮助学生揣摩作者深意,体悟其中诗意。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诗词开篇就已经借秋景表达了孤独漂泊之感,末尾两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则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因此“思乡”便是这首诗的意境。然而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并没有过客居在外的经历,也没有离开自己的父母和故土的经历,所以很难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聊聊自己外出求学或者工作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离开亲人和熟悉地方的感受,是担忧,还是害怕,还是喜忧参半呢?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思乡有关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思乡情结。教师可以在此时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闭目想象画面。这些方式有助于营造意境,使学生感同身受,最终理解诗意。

意境是古诗词中难以理解的部分。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思乡情感,借助多种方式构建思乡情境。教师谈及自身的经历,为的是消除学生对思乡情感的理解隔阂,播放思乡音乐则是通过音乐营造思乡氛围,双管齐下为学生成功构建意境,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二、强化朗读教学, 深化诗词认知

古诗词讲究韵律,这也是古诗词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所在。如果从韵律角度考虑,古诗词可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等类型,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注意朗读节奏,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深化诗词认知。 以王维的《汉江临泛》为例。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之前,需要让学生明确五言律诗的停顿规律。一般说来五言律诗根据词义和内容,最合适的划分方式为“二三”式。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格律知识,使其懂得如何正确划分音步,接着教师再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教师在朗读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停顿,例如首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其中楚塞和荆门是一个具有完整词义的词语,因此需要单独划分为一个音节,而“三湘接”以及“九派通”是一个整体,有独立的语义,所以不能拆分。因此正确的节奏是: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为了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节奏感,教师需要注意语气,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轻重音,突出节奏感,强化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平仄的对比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独有的韵律美感,接着引导其把握诗词基调,从而领悟诗人的情感以及诗词的意境。

韵律之于诗词,就好像水之于鱼。每个人学习诗词,都需要学习诗词格律,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诗意,还能让人感受到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了提升朗读教学效果,为学生传授音律知识,既丰富了诗词教学的体验感,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抓住诗词字眼,整体感悟古诗词

诗词创作讲究一个“炼”字。“炼”代表着创新,也彰显着诗人独有的诗性。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志向的表达,每一个字都凝练着诗人灵魂深处最朴素的追求。这些词句就是诗人的眼睛,我们在赏析诗句的过程中可以借此看到诗人眼中的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关键词眼入手,指引学生正确把握古韵,领会诗人情感。 例如,讲解《宿建德江》这首诗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关键词眼的解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主要写的是诗人的日落愁思。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闭目想象诗句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诗句。学生会立刻着眼于“愁”字,这个正是全诗的“眼睛”,也代表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与此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日暮说明太阳已经落山,同学们,这个时刻你们通常会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自己背着书包回家,有的说自己在看电视或者写作业。这时候教师将学生再次牵引回原文:“假如你是诗人,此刻身处建德江旁,你又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诗句发现诗人面对的是空旷的原野和空空的江面,天地间只有自己一个人。因此学生会想到,诗人此刻一定非常想家,也一定很希望有个人可以和自己聊聊天。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为什么诗人说客愁新?不是客愁旧呢?”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陷入沉思,他们重读诗词后,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因为这是一次新的旅程,所以愁绪也和往日不同;还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有新愁,就会有旧愁,一个“新”字写出了诗人心中郁结不开的愁绪,重重叠叠萦绕心头,如果用“旧”字反而写不出愁深似海的感觉。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归纳,为学生做进一步的补充,诗人面对空旷的建德江,心中百感交集,万千愁绪萦绕于心,更增添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惘之情。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独特的表达,也会因为某个字传递出隽永无穷的回味感。正如案例中的《宿建德江》,为了增强学生对诗意的把握,教师从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所思所想,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意的领悟,进而读懂诗人的情感。

四、引发合理想象, 深入理解诗意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在于“言有尽,意无穷”。古诗词的美正在于含蓄的意境,古人的幽幽情思萦绕其中,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诗词有留白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他们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建构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有利于其古诗词的学习。 例如,陆游的《示儿》就可以采取想象的方式进行学习。《示儿》是陆游的临终绝笔,传达出诗人临终前对家国的忧思之情。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诗句以及感情基调为学生营造教学氛围。头一句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知”以及“但”字写出了诗人对家国前途的牵挂之情,尽管诗人知道死去一切皆空,但心头还是放不下家国。教师教学至此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陆游,弥留之际,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对亲人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结合诗句可知诗人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九州统一。”有的同学说:“陆游一生是爱国志士,肯定希望继续上阵杀敌,为国报效。”还有的同学说:“诗人心中肯定有遗憾有后悔的事情,希望可以有机会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作任何评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等到学后一句时,依然可以采取想象的方式进行。比如“假设王师北定、九州统一,诗人的儿子又会对诗人说些什么呢?”教师仍然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

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如果没有想象,学生将无法体会到诗词之美。正是因为诗词韵味无穷,所以才有了回味的余地,有了可供想象力发挥的空间。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论是想象画面还是想象诗词中未写的部分,抑或是想象诗人的处境,学生都会在这种想象中有所收获。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承并且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增添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不仅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还感受到诗词的画面美、音乐美以及意境美。学生会在诗词中掌握更多传统文化,提升自我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思乡诗意意境
诗意地栖居
昭君思乡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冬日浪漫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思乡与蛋白酶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本期主题: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