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让阅读更有趣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思路浅谈
2019-01-11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高丹红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 高丹红
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阅读,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愉悦的体验,更是一种思想认知上的升华。良好的阅读体验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道德品格,可以拓展他们的认知结构、文化水平。阅读作为语文课中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学习手段,需要学生扎实掌握其中的技巧。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应有的阅读技巧与认知,甚至很多学生在读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走马观花。当教师询问他们从中理解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他们几乎很难给出理想的答案。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无疑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课外阅读作为一种独特的阅读形式,魅力丰富,深受小学生喜爱。站在课外阅读的角度着手构建阅读指导课,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情趣,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其以后的学习铺垫良好的基础。
一、查找阅读材料,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栽种树苗是一个技术活,只有最合适的土壤才能培育出最茁壮的大树。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而言,亦是如此。只有最合理的阅读方案、阅读材料,才能让学生真正地领略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而且,学习本来就需要兴趣的支撑。在兴趣的牵引下,学生会更加积极、更加自主。上述理念恰恰符合了激趣要求,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情趣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认知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也即是说直观可见的情境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所以,选取有插图的课外书籍可以更好地调动阅读的代入性,紧抓学生眼球。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同样要有所侧重。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绘本,如《大卫,不可以!》《逃家的小兔》《大象艾玛》等。这些绘本图文并茂、形象丰富有趣,深受学生喜爱。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在读此类书籍的时候都非常地认真,生怕落下一字一句。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在读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认为如何发展故事更合理。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议论文和记叙文,又或者是青少版的世界名著,比如《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等。
总之,基于课外阅读下的阅读能力指导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这样方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有效调动起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和决心。
二、践行技巧指导,增强学生阅读水平
单纯地拥有阅读的兴趣,却无阅读的技巧,这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影响他们的阅读质量。如果说兴趣是学生迈入阅读大门的敲门砖,那么技巧则是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点金石。正所谓“勤奋出聪明,博学出智慧,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远远强过漫无目的的阅读。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能力特征与理解水平,融入合理的技巧指导是重中之重。例如在阅读郑渊洁老师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出了寻读和标注式阅读两种方法。首先,学生利用寻读的方式将故事的重要线索梳理开来,其中包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其次,再利用标注的方式将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勾勒,由此便于他们后期向教师或同学发问。期间,为了确保学生懂得如何去读,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抛砖引玉,设计问题。譬如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修辞手法?”“文章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样的?”“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带着目的去阅读,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单纯地走马观花。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句子(精彩描写或者是典型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词汇进行记录,比如“它轻手轻脚地溜进屋子中,像一阵微风,让旁人难以察觉”“飞机是穿梭在天上的十字架”等。由此丰富学生的语言含量,并间接为他们以后的写作训练提供基础。
三、分析文章元素,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不仅仅是机械地挖掘文章书籍中的词汇、语言,还要深入性地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章的核心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将文章读准、读透。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学生在读的时候都缺乏对核心思想的思考意识,这导致他们的阅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故此,在展开课外阅读活动期间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思想元素与道德理念,恰恰是展开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比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多学生在读完这篇故事的时候都显得很愤怒,因为在他们看来是小女孩的父亲害死了自己的女儿。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很显然真正害死小女孩的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因为即使小女孩没有外出卖火柴,在家里依然缺乏生活的保障。因此,将思维从对故事的分析延伸到对那个时代的分析,然后再反观当时的生活,以此促发学生思考。这时,学生自然会意识到今日和平、温暖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当然,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灌输道理的时候不要过于牵强,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引导,争取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份思想的宝贵。比如《狐假虎威》,在阅读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绝不可以轻言放弃,而是要找到合理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只有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在具体的指导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有生活进行举例,比如考试遇到难题、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等,由此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阅读体验平台。
四、展开多元练习,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渗透其它类型的练习机制,由此间接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而且,不同的练习机制能够缔造出与众不同的阅读氛围,让语文阅读课变得更灵活、更生动。例如读后的写作训练,恰恰具备了上述意义。以《丑小鸭》为例,在学生读完这篇童话故事后,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表示“接下来丑小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丑小鸭会回到以前的家里寻找自己的鸭妈妈吗?”“以后还会有人欺负丑小鸭吗?”。面对学生好奇的表情,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充当文章的作者,为《丑小鸭》进行续写。由此一来,便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获得了写的体验。同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阅读笔记,并在这个基础上将每一次阅读的书目、文章进行记录,比如读中遇到的精彩句子,获得的感悟与心得等。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当然,多元练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体验过程,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应付教学需要而实施训练,而是要将多元练习贯彻到每一次的语文阅读课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真正成长。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是帮助学生体验阅读情趣与魅力的最佳手段,它可以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让阅读变得更加灵动、生趣。不同的课外读物蕴藏着不同的知识点与哲理,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道理。这种建立在自主摸索、自主探究之上的阅读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累积读中学到的知识,从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