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校内课后托管阅读活动行动研究案例

2019-01-11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曾海霞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语句语感文本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 曾海霞

对于我国传统的阅读培养方法来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强调“传递知识”这一概念,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使得很多小学生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对于传统的阅读培养方式来说,往往更加重视“传递知识”,并没有重点强调“发展能力”,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并不重视,只是强调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很难保证对重要知识点完全掌握。对于校内课后托管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传统的阅读培养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死板,只是一味地尊重权威,灌输式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使学生在教师权威面前保持沉默,这一系列的问题存在也导致了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语感培养效果较差,阅读理解能力也不高。

二、农村小学生校内课后托管阅读活动行动研究案例

1.选题研究的原因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学生大多都是出生在农民家庭,在农忙时节,农民要务农,在农闲的时候,很多当地农民都会选择进城务工,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小学生放学之后的监管成为问题,这时候,校内托管教育的模式应运而生。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托管教育的理念就已经在我国开始流行,经过二十几年的完善与发展之后,现阶段社会上的很多托管教学机构的自身服务质量依然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这也导致了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应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要求,校内课后托管服务诞生,同时,政府部门以及教育职能部门对于这一举措也非常赞同。在校内课后托管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自身的阅读意识以及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提升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实施方法及效果

(1)实施方法。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对小学生展开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试教育理念是其所遵守的首要教育原则,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让学生考取高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以及提升,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完善的思想道德体系,这也与现阶段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更加吻合。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校内课后托管的时候,对学生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教师要列出适合现阶段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课外书目。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注意进行文学作品的引导阅读,通过口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作品中的经典情节,引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

(2)取得的效果。经过三个月的校内课外托管阅读教学之后,应用访谈法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热情进行了分析。访谈法主要是指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单独交流对相关目标信息进行收集。在接受访谈的50名学生中,发现有超过70%的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很多学生都可以流畅地讲述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同时,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不是单纯的凭借好奇心展开的猎奇式阅读,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品味以及阅读理念,不会轻易被一些漫画读物以及口头笑话之类的图书所吸引眼球。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依然不大,带有一种被强迫的、想要完成任务的心态去阅读,这与学生的语感理解能力较差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有很大关系。

3.提升农村小学生校内课后托管阅读活动品质的策略

(1)以提升文本阅读量的方式对小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在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要让学生的文本阅读更加充分,使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感知阅读的乐趣,从而起到对学生语感进行长期培养的作用,同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要想实现对学生语感的有效培养,应该以课外阅读为主线,强调学生对阅读方式进行灵活选择,避免学生出现一味傻读以及死读的情况,这样很难起到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的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诵读、朗读以及默读,让学生一个人静静地体会文本阅读的快乐以及文本中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示范,从而使学生对如何正确阅读有一定的认知。

(2)以品味体会文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想要对其语感进行提升,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引导,这是非常关键的,让学生更好地找到阅读方向以及阅读方式,咬文嚼字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方式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应用方式更加敏感,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以及阅读感知能力。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小学生如果读过一遍很难保证对文本的内涵有清楚、全面的认知,需要对其进行细细品味,反复揣摩,这样才能够发现文章的妙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感的提升。

首先,小学生在进行教材扩展阅读的时候,可以尝试应用反复吟诵的方式来对语言意境进行熏陶。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文本语句的节奏以及感情色彩进行把握,对文本内容进行反复的推敲以及品味,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中的语境以及节奏有更加具体、清晰的理解。

其次,要注意进行语句比较,品味语言的神韵。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注意应用文本语句比较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语句敏感程度得到提升,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语句表达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与粗略、形象与抽象、准确与牵强,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文本表达中所应用的句子水平会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学生的语感也会得到升华,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抓住语句中的关键字词,在对语句进行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出语句中的神韵,从而更加真切地领略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创作者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提升学生语言敏感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最后,教师在开展校内课外阅读活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样可以使小学生自身的语言体验更加丰富。无论是何种教学方式以及任何学科的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知生活,最终所起到的都是为生活服务的作用。

因此,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讲文本上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连接,要让学生养成设身处地对文本所描绘情境在头脑中进行具象化体现,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感受更加真实。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学校方面在展开校内课外托管阅读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与现阶段小学生自身的实际阅读习惯相符合,要想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词句掌握运用的综合能力,就应该对传统的阅读培养方式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语句语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重点:语句衔接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我喜欢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