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的运用

2019-01-1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于小敏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情境数学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 于小敏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源泉”。由此可见数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中,越来越多教师开始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课堂中,对于知识的讨论、课下对于知识的巩固以及教学课堂中的小组比拼等等,通过分工合作,互帮互助来完成课堂知识。当然,课堂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中很难做到长时间全神贯注地听课,尤其是数学课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走神,数学课堂稍一走神就会落下很多内容听不到,往后更加难以跟上教师讲授的步伐,导致成绩慢慢下滑。教师就需要寻找事情的突破点,转换思维,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可在教学小组中创设数学情境,有了情境的干预,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享受其中乐趣。

例如,《加法计算》这一节课中有问题: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两棵白菜、两个萝卜、一只鸡、十只虾,此次购物共买了几个东西?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创造一个去菜市场买东西的大环境,小组成员进行分角色实验,有的学生扮演卖虾的老板,有的学生扮演卖白菜的老板,有的学生扮演买菜的人,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计算,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激发数学兴趣,进行小组合作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一切的开端。数学很难,但合适的方式会让数学也变得有趣起来,小组合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平衡,突破了之前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和水平。

例如,《乘法口诀》这一节课,学生自己在位置上自己背诵,枯燥乏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拼,两组走上讲台,教师在黑板上出题,要求组内成员接力进行作答,两组队员分别在黑板两侧作答,并计时,看哪个队伍算得最快,准确率最高,对获胜队伍进行实质性奖励。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激情。

三、通过协调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开展小组合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只有师生关系愉快,教学才能愉快,成绩才能提高。当代社会已逐渐弱化古代“严守师训”——学习中全部听从老师的安排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之间交流增多,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课堂氛围来制定教学方式。当今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教育模式逐渐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朋友”的方式,教师仅仅起到指导学生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数学课堂变得开放、多元和积极。

例如,一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基本认识》这一节课中,教师划分小组,并让学生在小组中尽情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给学生留下问题:到底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属不属于平行四边形?菱形属不属于平行四边形?学生带着问题,跟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这种方法比自己翻课本读书更方便、更省时,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反驳,互相讨论,有利于团队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锻炼发表自己看法的勇气。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变得非常常见,也是当代教育不断发展所筛选出来的有益的教学方法。合作高效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高效配合,需要师生站在统一站线上,相互尊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努力自我完善,做学生的指路人、指引者,掌控整个数学课堂的走向,使其朝着又稳又顺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做到多反思、多开拓、多负责,也要督促学生多思考、多创新、多观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在合作中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交流。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情境数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