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理论观照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
2019-01-11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杨 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作出重要指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少年儿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塑造,也是政治民主化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筑基不断深入、文化发展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从仪式教育剖析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社会学中对仪式教育的研究比较成熟,互动仪式链理论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剖析互动仪式链的理论精髓,对于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蕴涵
从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开始,社会学就非常重视对仪式的研究。“互动仪式”一词源于欧文·戈夫曼,是指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性活动。这类活动对群体生活或团结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兰德尔·柯林斯认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互动仪式链”,整个社会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由此人们从一种际遇流动到另一种际遇。人们不同的际遇水平形成不同的互动仪式。他从情感角度探讨了互动仪式的生成,研究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形成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其核心焦点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互动仪式链可以从情境、情感、符号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1.情境是人们日常交往互动的前提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关注的是情境而非个体,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情境所构成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交往,有交往就会有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前提是存在于具体情境之中。每个人都生活在局部环境之中,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所积累的一切素材都来自与人交往的情境之中。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和各种仪式的互动形成微观情境,一层层的微观情境构成宏观社会现象。社会中的微观情境是由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比如工作交流、朋友谈心、家庭聚餐等,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时,这微观情境在数量上重复、空间上扩大、时间上延长互相关联形成了宏观模式。在具体情境中人与人不断接触、交流、对话,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纷繁复杂的交织,从而形成了“互动仪式链”。“这一互动仪式链随着人们在情境中不断互动发展而延伸,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不同的互动仪式链环环相扣,其所承载的社会空间就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宏观的整体社会”。
2.情感是情绪转化为情感能量的核心
情感通常的用法是将其当做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它大部分情况是突发的和激烈的。柯林斯所说的情感是一种长期的情感状态,“甚至包括某些平静、平稳,以至无人察觉的情感状态”,是最重要的持久的情感,把它称之为“情感能量”。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的关键要素。情感能量“是一种参与社会互动与获得成员身份的渴求,带有明显的社会取向。对个体而言,情感能量的追求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行为,但是在客观上有利于促成群体的团结”。情感能量是由充满情感性情境所传递的,它跨越不同的情境。人们在这种情境中分享共同的情感状态,在分享中人们会集中关注到同一件事情,并且互相意识到对方的焦点,由此开始被彼此的感情所吸引,结果情感状态越来越激烈,形成一瞬间共鸣,因而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这也就是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认为“仪式是一种互相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
3.符号是延续群体成员身份的结果
人们的情感状态能够持续多久取决于短期情感向长期情感的转换,而符号是能够唤起情感的关键因素,符号的作用是在未来情境中影响群体互动,以及个人的认同性。当人们共同关注集体符号时,如佩戴相同的队徽,或许无法互相认识或识别对方,但是在特殊的情境下,符号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传播或延续群体成员身份,形成群体符号。而群体符号是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生成的四种结果之一,群体符号是在情感能量的基础上生成的,它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人们尊重符号,并会捍卫符号免受到局外人的轻视,甚至内部成员的背弃,最终生成道德感即自觉维护群体的正义感。
人们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产生不同的互动仪式,分享共同的情感状态,相互关注,产生情感能量,“并将抽象的情感能量与具象的群体符号关联起来,赋予群体符号以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具体情境的互动仪式,如此循环往复,便是互动仪式链勾勒出的社会运行机理,从而构成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基础”。
二、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
1.创设真实情境的会话际遇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出发点之一是研究情境而不是个体,人类的全部历史是由情境所构成的,互动仪式链是由人们在具体情境中不断接触而无限扩大延伸,从而形成互动结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拥有远距离的交流方式:手机、电脑,这些沟通的媒介并不能取代身体的亲身在场。“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能够发出信号,确认共同的关注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状态”。创设真实情境的互动仪式,使少年儿童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情境中,逐步建立起集体性的、强烈的共享情感,刺激少年儿童重新塑造自我身份的认同。爱国主义教育要创设真实情境的会话际遇,一方面要贴近少年儿童生活,融入少年儿童的生活,从少年儿童身边一点一滴出发,切忌空洞、生硬和说教。少年儿童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心灵纯净、求知欲强烈、可塑性大,组织少年儿童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大自然赋予的空间熏陶少年儿童。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环境,带领少年儿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开展春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另一方面要优化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从微观来讲,注重家庭对少年儿童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远远高于少年儿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在家庭中父母要注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网络空间。从宏观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运用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线下教育和线上引导“双管齐下”,增强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2.激发少年儿童情感能量内驱力
互动仪式链中“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具有特殊的社会取向。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是个人所拥有的对于群体的仪式团结。少年儿童通过参与群体的互动得到充分的情感能量,不仅成为群体的热情支持者而且成为其中的领导者。相反,少年儿童如果对群体或群体活动感到疲惫不堪、消沉,甚至想要躲避,少年儿童将在群体中找不到自我,甚至会疏远群体的目标与符号,所以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强地激发少年儿童的情感能量。首先注重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教育。除了爱国主义理论教育外,加强其社会实践教育,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积蓄情感。
比如通过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开展研学旅行等活动,以鲜活、形象的历史事实让少年儿童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重温中国革命道路,体会革命前辈的牺牲精神以及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提高少年儿童的爱国意识。积极开拓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在平台中体验爱国情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共青团等组织可以借助新媒体,积极运用微电影、微视频、动漫、动画等多种传播形式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立体丰满,增添趣味性和科学性,为少年儿童营造网络健康环境。少年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情绪的爆发力,被情境中的感情所吸引,情绪将越来越强烈,也更具有支配性,长期的结果是少年儿童在群体中找到自我和群体归属感,从而提高少年儿童对国家的认同。
3.聚焦符号的形象塑造
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符号的形象塑造,符号形象塑造要具体化。少年儿童年龄小,思维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寻找能够代表群体的符号,比如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便会驻足观礼;每当看到国徽、听到国歌,都会肃然起敬。少年儿童通过共享这些符号,作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会逐渐发展出集体兴奋,从而带来群体团结。符号形象要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在实践中萃取,在群众中传播。“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符号的塑造同样必须融入少年儿童日常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生活,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历久弥新。发挥群体中榜样符号的作用。榜样在少年儿童这个群体中类似于一个共享符号,会引发少年儿童的集体关注和情感连带,产生集体教育个人,个人激发群体的效果。因此,在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重榜样符号的力量。这种榜样符号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看到,例如政治家、英雄人物等,对于少年儿童而言是一种象征符号;也可以通过间接的观察,即把某个人名字相联系的故事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来观察榜样符号,少年儿童即使在其他场合,只要看见它就能重新唤起成员身份感,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当然,符号的形象塑造需要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提炼升华,这样才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