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先队组织更具魅力
——以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研究课题为例
2019-01-11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陆春荀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 陆春荀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少先队把握组织属性,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集体生活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引导的活动课程。课题《少先队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经典案例研究》是少先队工作室在各学校少先队特色工作的基础上,梳理校级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案例和辅导员课程实施案例,
通过工作室研修平台,拓展案例展示途径,扩大案例的研究价值,引导学校创新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载体和方法,丰富区域交流学习资源库,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课题让已经形成的少先队品牌活动更接地气,更贴近孩子,更凸显少先队的组织优势,更好地发挥组织教育功能,让少先队更具魅力。
一、创新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推进的方法和路径
少先队活动课程以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以队会、队课、队仪式、队组织生活和队实践、队品牌活动为主要方式实施推进。我们在少先队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中,探索创新载体、实施方法和路径,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和内容,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
1.以“融入”思维顶层布局,架构校本化推进的课程图谱
少先队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整体规划,践行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少先队教育有根基、接地气,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能更好地凸显独特作用。做好学校少先队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用校本化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图谱统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城中路小学少先队秉承“启良明强”的校训,致力于培养“知书明理 健康自然”的城小学子,争做立志向、有梦想的新时代接班人。少先队品牌“红领巾寻访”项目,从一个常规的单一活动,逐渐融入学校校本课程。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制定了“知书明理,自主参与,爱国传承——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多维度课程目标;确定了“寻根溯源 育城小少年”的寻访课程主题,设定了“人文积淀、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珍爱生命、国家认同”五个基本点的多系列课程内容;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快乐活动日、假日小队、社区基地活动等多渠道进行课程的实施;并通过寻访成果展示,将辅导员及家长的评价、队员自评互评和根据不同年级队员发展核心素养的侧重点进行多元化评价相结合,促进队员的自主发展。红领巾寻访课程的构建挖掘了少先队组织优势和育人元素,成为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达成育人目标的特色课程。
2.以“整合”策略精心设计,打造彰显队性的特色活动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推进需要整合学校特色课程和学校周边环境等丰富资源,精选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以校园为基础、家庭为补充、社会为天地,融入大课程理念,凸显少先队特性,精心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队性十足的活动,实现少先队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杨柳初级中学九年级“珍爱少先队,向往共青团”少先队离队仪式暨毕业典礼活动中,校长发表TED演讲《我和少先队的故事》,以自己的少先队经历,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队课;结合学校校本课程“我爱我JIA”中的丰富实践经历,离队队员抒发了对少先队的不舍、对母校的眷恋和对未来新征程的信心;家长们对孩子表达了祝福和期望,情真意切;“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投递时空信箱更是把气氛推向了高潮。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环节,让九年级的队员知道离队不是脱离组织,而是完成了少先队的基本要求,不忘继承少先队优秀传统的初心,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增强本领,提高觉悟,向着共青团组织主动靠拢,营造出少年儿童接受组织教育、增强组织认同、提升组织光荣感的强大气场。
3.以实践体验方式创设场景,开展喜闻乐见的组织教育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实践体验方式,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大中小队活动。我们在活动中注重情感体验,创设符合队员年龄特点、反映时代气息的场景进行组织教育,丰富成长经历,努力增强少先队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工作室组织的一次访学活动观摩十分钟队会“做手账”为例,大队委员率先推介做手账的方法与功能,分享做手账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乐趣,倡导小伙伴们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有趣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在积极的实践中留意观察周边事物,用手账记录难忘的经历,用手账学习生活管理小技能。队会以“管理使用零花钱”的体验活动讨论手账设计。活动内容切入小而实,小队合作动手动脑,在妙趣横生的组织教育场景中引导队员实践体验,学会本领,提高能力。
二、拓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推进的价值空间
少先队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推进,凸显了少先队组织的政治性和儿童性,具有深远的育人意义。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校本化实施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对于进一步落实改革方案,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引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的重要抓手
在少先队改革方案提出,要改革少先队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少先队代表大会制度是主要抓手。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包括队会、队课、队仪式和队组织生活等内容,参与少代会是队组织生活的重要部分。可见,活动课程的实施,就是对改革方案的呼应和落实。聚焦“培育民主意识,行驶民主权利”,工作室就如何规范学校少代会流程,激发少年儿童在队组织中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展开专题研修。围绕少代会四项任务“作工作报告、答复少代表提案、选举新一届大队委员、通过决议或提出倡议”,以工作室学员单位古猗小学为试点基地深入探讨和实践。针对小学队员的特点,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用好少先队阵地红领巾广播。校红领巾广播台开设“小喇叭热点”栏目,宣传召开少代会的意义;“七嘴八舌”栏目收集队员建议和心声,聚童意、诉童愿;“前方速递”栏目及时播报少代会筹备期间的关键事件。二是开展少先队特色自主活动。小调查活动自设话题,通过队员、队长访谈,了解队员对少代会的认识、需求与合理化建议;小镜头活动以流动大篷车方式,开进每个中队,记录选代表、征提案的生动过程,体现少年儿童队味十足、队性充分的学民主经历;小舞台活动为大队委员候选人搭建展现能力、服务队员的平台,让队员们了解候选人,也让候选人充分体验,学会倾听伙伴意见,懂得如何履行队长职责。三是创新少代会流程的表达方式。在确保少代会规范召开的前提下,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会议的主要内容,让少代会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如提案答复一改以往的形式呆板,采取了访谈互动式进行提案解答。少代表将事先搜集的实证资料,配以生动的多媒体展现,让答复既言辞恳切,又避免了冷场尴尬。小小的一个改变,活跃了队员的思维,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强了队员的组织归属感。
另外,课题组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的要求,在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方式、初中团队少先队和团队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针对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工作室设计的杭州考察研修内容丰富,参观规范的队室、处处蕴含浓郁队史的校园环境;聆听队活动课,感受少先队仪式的隆重、队课的特殊魅力;开展课堂教研,学习少先队同行的教育智慧,坚定红领巾事业的初心。二是聚焦改革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方式,学员单位的访学研修落脚于创新丰富少先队实践活动品牌,根据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求,着眼于生活实际,以体验的方式去实践和感悟,从而增强少年儿童对组织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城中路小学的红领巾寻访活动为例,学校少先队借嘉定建县800年的契机,开展了寻访嘉定800年系列活动。队员们走进了竹刻博物馆、文宣王庙、州桥老街、西门城墙等地,寻访了家乡的历史、家乡的名人、家乡的古树、家乡的古桥、家乡的手工艺、家乡的美食,感受了嘉定800年历史文脉。而城小的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边寻访、边纠察身边的陋习,倡文明树新风。红领巾寻访活动,充分发挥了队组织的优势,让队员们在体验感十足的寻访中感受家乡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祖国的日益强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是关注初中少先队和团队衔接的难点,工作室规划以课堂、论坛、队仪式观摩为主要形式的系列培训课程,深入探索团队衔接在初中少先队发展中的作用,开展既能引领初中团队员全面发展,又能受他们欢迎的队活动,在提升能力的同时,用队组织的温暖陪伴团队员顺利度过青春期。迎园中学少先队发现八九年级队员群体普遍存在的困惑:加入共青团之后如何带领队员进步?将用怎样的行动,为九年的队组织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如何调整心态,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对离队仪式,有何期待和建言?学校少先队的访学研修聚焦这些困惑,在八年级队课《九年级,我该怎么度过》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让队员们重温初中少先队生活的精彩点滴,感受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和亲子之间的相亲相爱,反思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惑与挫败,在充分交流中引导全体队员创建更有凝聚力的中队集体,与同伴携手共进,直面困难,化解困惑,重新出发,在一年后的离队仪式上面向队旗,郑重、自豪地敬上队礼。
2.加强少先队员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预备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少先队组织要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而少先队活动课程通过教育引导少先队员遵守少先队的章程,牢记党是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培养党、团、队相衔接的组织意识;通过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立志,把自己的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工作室组织观摩区级建队日主题活动,审视各个环节如何体现少先队凝心聚力的组织作用和适时的政治启蒙。如主持人台词中一再提到党的号召、党的领导,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责任与使命,少先队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职能等方面,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少先队对于培养青少年政治觉悟、国家意识的重要作用。独特的队风纪展示,体现了少先队注重培养和加强队员的组织观念,让少年儿童在队组织中成长得更好,使学员们感悟建队日活动队性凸显、旗帜鲜明、与时俱进的特质能增强组织意识,让少先队员更加热爱少先队。
3.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少先队组织以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为工作主线,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活动课程通过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践行“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要求,促进良好道德养成;通过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创造,学习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工作室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以少先队活动课为载体,探讨少先队组织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育人功能。外冈小学的活动课《岗位小“民”星,你做好了吗?》贯彻学校有氧教育理念,通过合理设置中队小岗位,让队员在小岗位中进行劳动体验,培养劳动习惯,激发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促使队员之间相互合作,互帮互助,同时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课堂35分钟,却呈现了一个月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成果。北水湾小学的活动课《垃圾分类我能行,变废为宝我更行》以“变废为宝广角镜、零废弃初体验、减少垃圾小妙招”等环节,展示了孩子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凸显了学校少先队组织引导少年儿童加入到“生态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中,突出主体地位,注重实践体验特色,探索开发队员喜闻乐见、健康快乐的具有创新性的少先队活动。通过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独特作用和贡献让学校更加重视少先队,让少先队集体和活动更有活力。
三、厘清少先队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创新师资队伍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需要不断探索辅导员队伍培养的途径,创新培训方式,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课题组以定期沙龙、案例剖析、经验分享、课堂教研为主的校本培训是加强工作研讨、进行分层培养的主要方式。区域少先队中心组建设以片组研修为抓手,任务驱动,为骨干辅导员提供成长空间。区和市级名师工作室优化培训方式,促进深度思考,培养少先队辅导员领军人物,孵化骨干师资。以工作室多维度多视角、形式各异的研修方式为例,专家讲座《提升区域少先队创新能级》让学员体会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专业辅导力的重要性;《幸福lai》培训课程秉承工作室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任务性的风格,设计三个环节即破冰行动、三人行、五人小队,分别围绕打破交往隔阂、增进了解、合作攻关的课程目标层层展开,充分体验教育对象——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惑,在轻松的氛围、欢快的节奏和思维的碰撞中带领辅导员树立儿童观,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对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在与外区工作室联合开展的《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观摩研修中,通过基于队章学习的少先队活动课,引发学员们对少先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了更深的理解,重新诠释自身的职责使命、责任担当。
2.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与资源
少先队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进行校本化探索,既有利于少先队组织独特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实施推进中也能不断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共青团和教育行政部门协同领导,也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适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质资源。以参与区域少先队片组“规范仪式教育,优化争章活动”主题研修为例,工作室聚焦优化争章活动,如何拓宽途径、整合资源展开深入探讨,碰撞出许多思维的火花和有价值的思考。例如,借落实中考改革新政的契机,将原有的争章活动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通过整合学校现有的活动资源,优化争章内容,将争章与学生综评合二为一,进行巧妙的融合和实践,优化课程的资源;又如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举行规范仪式,打破一成不变的校内仪式,把仪式教育的课堂搬到更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拓宽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渠道。在学员单位的访学研修中,工作室聚焦少先队市级课题研究,探讨争章活动如何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体系化的内容,开发信息化的形式,不断提升品牌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力,让少先队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