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 敢说 会说
——“儿童种子观”观照下的小学科学课堂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9-01-11江苏海安市墩头镇吉庆小学
生 润 (江苏海安市墩头镇吉庆小学)
“儿童种子观”是叶圣陶提出的,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生长发展规律。儿童如种子,他们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适合的资源。教师如种植家,熟悉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可能性,积极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适合的资源。叶圣陶还强调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那么如何基于“儿童种子观”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呢?
一、创造适合的语境让学生想说话
小学科学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想说话,只是一味地动手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适合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表达。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开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锈钢碗、筷子、垫片、水盆、橡皮泥、鸡蛋、盐等让学生操作,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哪些物体会沉在水里?怎样让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当学生交流的时候,多数学生不想回答,有些学生对话题不感兴趣,仍然在玩弄那些材料;有些学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有些物体一会儿沉一会儿浮,无法判断……如果教师巧妙地将材料投放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就会激发学生想说话的欲望。整节课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第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先出示两杯不同的液体,让学生说说如果现在将两个鸡蛋分别放入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会有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第二个环节当学生发现一个杯子里鸡蛋沉了,一个杯子里鸡蛋是浮的,再让学生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再让学生说说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再进行验证。第二板块:第一个环节教师提供不锈钢碗、筷子、垫片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放在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说明理由。第二个环节给学生提供橡皮泥让学生说说放到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第三个环节让学生进行操作,想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成功后让学生说说是通过什么方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
二、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说话
教师犹如种植家,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说话,敢做事。
如,“认识平衡”一课,第一环节教师在桌面上摆放一个安装好的平衡尺,左右两面挂着数量不等的钩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实验记录单。引导学生根据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安装、完成实验记录单。第二环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实验记录到讲台上发言。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没有干预,而是提出“有不同意见的吗?”“对于她们组的想法,你们怎么看?”等问题,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刺激下,思维越来越活跃,表达越来越清晰。学生说出了一个个精彩语句:“当平衡尺支点左边的钩码数量乘支点到挂钩码的距离和支点右边钩码的数量乘支点到挂钩码的距离相等时,平衡尺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当平衡尺支点左边的钩码数量乘支点到挂钩码的距离比支点右边钩码的数量乘支点到挂钩码的距离小时,平衡尺向右边倾斜。”
三、打造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会说话
儿童在科学课堂上想说话、敢说话。这只是“儿童种子观”观照下的小学科学课堂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更高层次的表达能力应该是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准确的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要综合考虑全班学生的水平,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脚手架”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说出科学的结论。
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将一张纸放在杯子里面底部后,让学生将杯子垂直反扣到水里。然后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说出得到的结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很难一下子准确地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到的结论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在给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上提供适当的提示: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帮助学生准确规范地说出看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得到的实验结论。
总之“儿童种子观”观照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师努力适合语境的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表达能力的打造上下足功夫。学生在科学课堂上逐步形成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概括得到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