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文本主旨,正确解读教材
——由《司马光》教学片段谈语文教材的正确解读

2019-01-11孙海洋江苏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司马光主旨小朋友

孙海洋(江苏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课堂教学必须忠于教材,课堂学习内容必须以教材为本,不得以“用好教材”为名,轻易取舍内容,或浅化内容。然而,当前在教材解读上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性,即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有的能切中文本主旨,巧妙分析,有的却是随意生成,不着边际;有的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分析到位,有的却繁琐零碎,用意肤浅。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方向,随学生任意思维,那么教学恐怕就会在学生的各执一词中显得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曾经听过一节《司马光》公开课,由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司马光砸缸施救小朋友的方法可取吗?

生1:是,司马光在大家恐慌的情况下能想出这样的办法的确节省了救人的时间。

生2:我觉得司马光的方法根本就不好,在砸缸的同时也容易把小朋友误伤。

师:是吗?其他同学赞成他的观点吗?

生3:我赞成,石头那么大,况且缸坏了,瓦块也能把缸里的小朋友伤着。

生4:是,缸坏了还有可能伤到外面的小朋友,他的做法非常危险!

师:嗯!你们回答得很好!看来你们的确都动了脑筋。

我们知道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本意是对司马光在紧急关头,临危不乱,以聪明的智慧和英勇的品质挺身救人的一种赞扬,然而这种精神品质和行为却被学生质疑,不得不说这是对文本用意的歪曲和偏离。其实,类似的文本解读与评价又何止这些?《狐狸和乌鸦》中“狐狸的聪明之处在于巧妙运用计谋而得到了肉。”《虎门销烟》一文中“林则徐的环保意识较差,虎门销烟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烟渣对海洋生物及空气的污染。”等等的解读不也常常充斥于我们的耳边吗?

不否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独特的体验,尊重大胆质疑,并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是现阶段教学理念的一种突显,是培养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学生的社会阅历与成长经历以及年龄特征都告诉我们,他们对事物与现象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产生误解或偏离,这需要教师及时予以纠正。很显然,《司马光》教学片段中所体现出的学生价值观无疑是他们对文本解读的偏离或错误,学生任意游离于文本的本意之外,严重曲解了文章本意,这样的教学也自然偏离本质。

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体验与理解多元化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尊重文本的主旨,正确解读文本的语境,正确处理文章原旨与学生个性体验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让文章主旨与体验价值走向统一。

我们之所以调对文本的正确解读,那是因为“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对文本的内容、形式、语言运用、个性特点,可以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答案可以多种,不必强调‘唯一’,但正误、是非,要组织学生辨别清楚。任意解读和误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应避免把非语文的内容带进语文课,不从文本出发,而是脱离实际对文本反复阅读,用游离于语文本体之外的生活和实践来代替语文。”

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正确把握与理解教材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教材、解读教材,防止学生对教材的误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认识与体验,并提出批判性的见解,但也要防止他们游离于文本主旨以外,对文本进行随意的曲解。教师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不断吸纳、领悟和内化教材内容所体现出的智慧,避免解读文本浅层化,把文本解读停留在浅层的符号记忆中。

总之,任何误读教材的课堂教学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低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解决教材内容与学生认识观的矛盾问题。误读教材,教学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失去了方向。因此,全面地解读教材,不随便肢解教材、脱离教材,才能真正超越教材、批判教材、把握教材,最终教好教材,实现教学与学生的成长相统一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司马光主旨小朋友
司马光砸缸之谜
主旨演讲
司马光砸缸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找茬儿
司马光“警枕”夜读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