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2019-01-11郭志颖江苏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郭志颖(江苏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身认识、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数学语言的提炼、描述缺失逻辑性,特别是读不懂题意,更无法准确解答题目。鉴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题、说说想法,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圈点、画线,找准解题方向。
一、看看说说,找准题目隐藏的数学信息
低年级小学生在解数学题时,过多依赖家长和老师。在课堂上,学生也习惯于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面对数学题,也是期望教师多读几遍。一旦让学生独立审题,则错误百出。一方面由于学生读题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学生对题意的思考、分析不足,往往按照想当然的“习惯”去做题。为此,在提高审题能力方面,首先要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先看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再说题目,增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如对看图列式题,在学生看图后,先说出自己的看法,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数学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挖掘数学题目中隐藏的数学信息。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的缘由。在面对变图像条件为数字条件的转换时,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观察图像内容,然后将所看到的说一说,这种看看说说的读题方法,为后续独立审题奠定思维基础。
二、圈圈画画,关注题目“关键信息”
低段学生在读题时,很多时候不得要领,对题目中“关键信息”把握不到位,甚至看不到。藉于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认识读题方法时,要着重从眼、心、手三方面来统合。读题时,一方面要用眼看,用心想,用手圈点,根据题意,还可以画出草图,理解题意。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读题示范,如何去看图示,如何去读字词,如何去停顿,如何去提炼数字,等等。这些内容都要进行示范,引领学生感悟读题方法,增进读题应用。通常,一道题在初次阅读时,并不能准确把握题意,需要学生再次阅读,反复推敲,弄清每个要点,把握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如对题目中的条件,用引号标识;对于关键字用圆圈标识等。在读题指导前期,学生感觉很新奇,教师在读题时要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辨析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时,教师要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如学习估算题:兵兵家7月、8月电费、水费、煤气费共计502元,其中电费396元,问水费和煤气费大约多少元?该题在数量关系辨析时,要对题目中的数字进行标记,月份中的“7”“8”分析后不用考虑,对于三项费用合计为“502”,而电费为“396”;接着,对问题中的“大约”进行强调,提问,“大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挑选不同的学生进行说明,然后进行归纳得出“大约”就是“估算”的意思,不需要很精确。这样一来,学生就从教师的“示范”中了解了“关键信息”,为后续审题做指导。
三、突出分层分步引领阅读,促进审题方法应用
在数学审题教学中,多读、多想、多练,有助于学生掌握读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现结合数学审题教学实践,归纳分层、分步读题,培养良好审题习惯。如题:足球表面黑色皮为五边形,白色皮为六边形。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问黑色皮有多少块?学生第一次阅读,读题时不能添字,也不能漏字,整体了解题目内容。接着,进行圈点阅读,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进行圈点。学生第二次阅读发现,黑色皮为五边形,白色皮为六边形,这些是“多余的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这些是重要条件,需要用曲线画出来。然后再找关键字,“比……少……”是关键点。学生第三遍阅读时,要结合条件进行分析,要梳理出谁与谁相比,谁比谁多,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等量关系。最后得出“黑色皮×2-4”,与“白色皮20”相等。
总之,在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养成上,要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再通过两次阅读,圈点条件、问题和关键信息,三次阅读把握数量关系,多角度提炼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