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向学生思维的纵深处漫溯
——苏派小语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追问特征研究
2019-01-11刘雷刘伟
刘雷 刘伟
(1.江苏灌云县小伊中心小学;2.江苏灌云县新区实验小学)
最近,我校校本专题研修的主题是“核心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级公开课,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在听了十来节课之后,心里隐隐觉得不安。虽然每节课都有自身的优点,但是教学形式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都是靠老师一个接着一个的提问来推进教学。在这些“追问”中,有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有的问题琐碎,无序而杂乱;有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问与不问,答与不答,结果没有什么不同。应找准“追问”切入点,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引去。
一、厘清“追问”内涵
“追问”在《汉语大辞典》中解释为:“寻根究底地问。”根据文献整理,对话教学理论视野下的“追问”,可以概括为:建立在之前提问和学生问答的基础上、前后问题或前后答案间有着某种逻辑关联、并且朝一个目标进行设问的渐进式提问。
“追问”的表征一是提问内容具有逻辑性,问答之间前后具有关联。所以,当提问没有形成“追问”,它将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二是具有启发性,为了让认知对象对问题的答案能从感性认识到结构性的理解,围绕认知对象对某个问题的答案而提出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能打开认知对象思维广度或深度;三是追问具有方向性。追问加深了对目标问题的探索,因此,围绕问题的问题的目的是一致的。
二、把脉“追问”症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追问”常常围绕自己预设的问题,而缺少围绕学生的答案“追问”,也就是说“追问”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性这一核心教学理念的缺失,让学生“疲于应对”,缺少连续性的思考,学生答案的碎片化、片面化也就无法避免;也存在着教师对文本的“追问”过多,缺少对学生心灵的“追问”,这种“追问”教师眼中有文本,目中无学情,缺少了学生的主体体验,知识与情感,认知与体悟,情趣与理趣的分离,导致对话时身体的缺位。
如教师在执教《少年润土》的一个片段: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叫什么?
生:《少年润土》。
师:谁得作品?
生:周树人。
师:笔名?
生:鲁迅。
这种情况下的追问,教师在问,学生在答,问答循环看似气氛活跃,有问有答,但是这是‘追问’吗?显然这样简单、零碎的“追问”不但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使课题提问毫无条理,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对症“追问”切点
为什么会出现诸如此类的“追问”问题?其原因关涉到众多因素。但是,存在的较大因素是没有找切入点。
“追问”的教学策略要实现其真正的作用,和它的要点选择息息相关。如果你不能清楚地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你就会表现出盲目,并且会有很多毫无意义和不合时宜地提问。教师在这些方面不够完善,与模糊的教学目标和没有深入研究的教学内容以及难以驾驭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争论的故事》时,教师不急于解释课程内容,但是面对课程内容中“争”字,教师提出问题“关于‘争’字的词语有哪些?”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争取、争霸、战争、争斗……”
接下来,教师再一次提问:“‘争论’中的这个‘争’是什么意思呢”,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主题。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发言十分活跃。
当教师提问“争吵”与“争论”有什么不同时,学生大多能从文中去论证自己的理解,从而明白“争论”是摆事实、讲道理,属于文明现象,“争吵”是用个人意志,发动进攻,强加于人,属于野蛮行为。这时,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并学会做笔记,深刻体会了“争论”的含义。
摸准追问的切点,利用思维流程中一定的特点、一定的方式、一定的渠道在思想流动中,实现相邻发展区域的跨越式发展。但切点教师个人的预备,还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更多学习的自由,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中有序性提问,教师上课语言生动有趣。教师上课要富有饱满的热情,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更好地带领学生的思维转换进入课堂学习,语言生动而充满乐趣,其次教师上课还可以以学生认知以内的生活常识为背景,生动有趣的描述和表达,让学生更快地投入课程学习中,减少学生努力听课的压力,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发育情况,尽量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提问,减少语言沟通的障碍,也表示了教师重视与学生的关系和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
这里所谓的机会指的是学生的发言与文本的重点与教师教学意图的结合点接近。
四、“追问”药方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课程中不是处处都需要追问,需要追问的问题和不需要追问的问题之间要做出分别。但是应该在哪里问,作者认为,只要时机合适,它可以在切点上起作用,它就是切入口。
1.依据教学目的找准“切入点”
无论是教师预先设定好还是临时生成的课堂提问,提问的过程要适时。提问的时间和提问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有知道为什么要问时,才会找到合适的追问机会。
有的时候,学生虽然回答正确,但是他的答案模糊或缺乏主题,继续追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自己的主题信息,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答案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时候学生答得不对,教师的追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梳理思维和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执教《山行》一课时,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大家现在已经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叹与热爱。始终有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如果“霜叶”和“二月花”拟作人,大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默读,静思)
生1:“二月花”在生活中可以想做青少年,“霜叶”可以是老年人,年长的在生活当中经历更多的事情,比青少年思想更加成熟。
生2:这首诗体现诗人对老年人的美好祝福,祝所有老人幸福美好,安度晚年。
吉老师针对全诗向学生追问“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理论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阐释和细致品味的过程,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依据学生学情找准“切入点”
成功的追问还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当学生处于混乱状态、理解临界点等状态时,是追问的最佳时机。
当学生的思维逻辑不清晰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用一些问题追问来引导思考的方向。
师:情报并没有泄露,联络站也完好无损,他们全家都平安无事,同学们想一下,会是谁帮助了他们,救了他们一家?
生:杰奎琳。
师: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思考。)
生:母亲。
生:杰克。
师:同学们都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要让大家支持你的想法是需要证据的喔,找到证据了吗?
师:按支持的角色分组讨论,找出证据。
——周益民《半截蜡烛》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追问激起层层浪,深化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答案的认可和评价更是对其思维成果的肯定,也强化了其思维。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学生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及时归纳总结。
3.根据文章理解找到“切入点”
文章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文章中含有很多“追问”的“切入点”,假如运用得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入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文眼,文学之眼是指文本中最能揭示主体思想、升华意境、覆盖内容的关键词。文眼常常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并确定文章的中心。在教学中,可以从文眼处生发问题。二是关键词。文章中的关键词对理解文章的意义和架构文章的线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追问切入点。三是文章标题。文章的标题具有概括性,在标题的追问上下工夫。
当然,追问的作用还有很多。教学要具有先进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认真关心学生,耐心加以引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学习,课后复习等习惯都需要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引导。课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主导课堂的作用,良好的提问,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和自主思考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着负责、爱和关心,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炼就敏锐的眼光,发现教学提问、追问中的“切入点”。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