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体罚问题需釜底抽薪
2019-01-11王有鹏山东临沂实验中学
王有鹏 (山东临沂实验中学)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实施体罚的如果是班主任,所在班级就可能成为先进班级或优秀班级,惯于体罚的班主任则成为各级优秀班主任或优秀教师。有了这样的荣誉,评职称时就有了资本,这样的甜头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实施体罚的如果是任课老师,除了受到表扬,还会获得各级教学成绩奖励,甚至还会被评为各级教学能手。和体罚学生的班主任一样,惯于体罚学生的教师,有了这样的荣誉,也就获得了评职称的重要资本,以及各种评优选模的重要资本,这样的甜头没有几个老师能够断然拒绝!正是因为体罚者尝到了各种各样的甜头,才使体罚现象司空见惯,甚至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我坚决反对体罚学生,是禁止体罚学生的坚决拥护者。我认为,要真正解决体罚问题,就需要釜底抽薪,即采取断然措施,让体罚者尝不到甜头。如果体罚者尝不到任何甜头,有谁还会愿意去体罚学生呢?
那么,怎样做才能釜底抽薪,让体罚者尝不到任何甜头呢?
第一,有效开展学生评教。学生评教是遏制体罚现象的好做法。在学生评教时,被体罚的学生就会给惯于体罚的老师较低的评价,即使没有被体罚的学生,肯定也会对惯于体罚者有看法,也不会给惯于体罚的老师多高的评价。如此,惯于体罚的老师就会得到较低的评价。关于学生评教,好多学校也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但是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评教的结果,往往要么不公开、暗箱操作,要么弃之不用,在评优选模、晋职晋级时起不到作用,这就使人们看不到学生评教的用处,对惯于体罚者也就丧失了约束作用。可见,要让体罚者尝不到甜头,就要有效开展学生评教,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在教师工作、成长和进步中的作用。
第二,切实加强家校合作。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展了家校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家校合作的路还很漫长,家校合作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加强家校合作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在遏制体罚学生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让家长进课堂,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让家长参与评教等。在有家长在场的情况下,惯于体罚学生的老师,自然也会收敛、克制自己,如果家校合作长期坚持下去,体罚学生的现象也就有望杜绝了。
第三,认真规范教育行为。惯于体罚者,与教育行为不规范有很大的关系。认真规范教育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如果嘴里只是空喊素质教育,但是心里想的是应试教育,眼里看的只是升学率,要杜绝体罚现象是不可能的;作为学校,如果办学行为极不规范,唯“升学率”马首是瞻,随意增减课时,故意不开足开全课程,鼓励教师加班加点,容忍甚至默许教师体罚学生,体罚现象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
第四,科学评价教师业绩。一些学校单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特别是单纯用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必然会加剧体罚学生的现象。要遏制体罚现象,就需要科学评价教师业绩。一是要大大降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增加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教师评教的权重,使惯于体罚者从考试成绩中尝不到多少甜头。二是要把教师读书学习、教育科研、转化问题学生等业绩纳入评价体系,促使惯于体罚者把目光从盯在考试成绩上转移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上,体罚的现象就可能会减少。三是把师德表现纳入评价体系,把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教书育人的态度,敬业和奉献精神等作为评价师德的内容,这就有助于促使惯于体罚者提高师德修养水平,从而釜底抽薪,减少体罚现象的发生。
第五,评先树优民主公开。一些学校的领导在评先树优等活动中独断专行,把一些惯于体罚者亲自树为先进、优秀,或者把他们往上推荐,成为县优、市优、省优甚至是国优。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使体罚者成为其他老师纷纷效仿的对象,如此一来,体罚现象愈演愈烈则是必然的事情。要让体罚者尝不到甜头,就应该在评先树优活动中坚持民主公开,充分发扬民主,杜绝暗箱操作,杜绝一个人说了算。使那些真正热爱学生,踏踏实实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教师成为各级先进和优秀,使惯于体罚者因为体罚得不到任何荣誉。如此,就能杜绝体罚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