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新课堂:撬动教师专业发展新支点
——以江苏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日新课堂建设为例

2019-01-11谢建芬陈卫东

教书育人 2019年17期
关键词:范式学校课堂教学

谢建芬 陈卫东

(1.江苏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2.江苏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学校秉承“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守正出新”的教育哲学,着力铸造“大爱教育”和“创新教学”品牌。素质教育目标从双基、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时代以来,学校聚焦课堂这个主阵地,以构建日新课堂体系为抓手,从课堂反思、课堂实践到课堂内涵提升等方面出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课堂革新之路,撬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精神成长的支点。

一、课堂反思:重构教学理念

1.专家会诊,重构理念

学校开展了课堂调研、专家会诊活动。调研组听取了全校90%的教师课堂教学实况,集中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即体现在思想观念上的陈旧与落后是问题症结。针对现状学校实施了日新课堂建设,以教师的优教、智教促进学生的善学、乐学,在转变“教”与“学”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上落实创新教学理念。取“日新”之名,旨在促进教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知识、认识、观念等,能养成日日学、日日行、日日思的良好习惯,以崭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理念“教”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学”,把课堂建构成适合学生幸福生长的教育场和生命场。

“矛盾论告诉我们,课堂是教与学矛盾运动的统一体,是师生借助课程相互交流、激发、转化、共建产生学习生命力的过程,把握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本质,就能从儿童学习天性与需求出发,找到适切的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教学的本质,追求的是教学‘相长’;学科的本质,追求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学习的本质,追求的是学生与课程知识的‘相遇’。”因此,重构理念,必须实现“三个转向”:

(1)教学目标从关注“双基”“三维目标”转向关注“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学科育人价值,指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统整与融合。(2)教学方式从关注“如何教”转向关注“如何学”。改变惯常以“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性,完全以“学”为中心,设计适合学生的学路和学法,以提高“学”的效果。(3)教学过程从关注“结果导向”转向关注“过程导向”。即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整合与迁移、信息搜集与提取、问题分析与处理、思维方式与习惯等过程性、方法性的东西,更加关注学科综合素养的培育。

2.顶层设计,明确方向

在重构理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架构日新课堂结构体系,就要做好顶层设计。学校聘请了专家组指导论证、教师学习认同后,明确了日新课堂的主要内涵。

(1)日新课堂的主张是“以学为主,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教学合一;为学而教,教而不教。”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学”,以教师“优教”“智教”“乐教”实现“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不教而教”的预期效果。应关注“学情”“学法”“学路”,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动生长的课堂。

(2)日新课堂坚守“日日新、课课精、堂堂清”目标。“日日新”强调理念不断更新,方法不断创新,实践注重自省。“课课精”主要体现在教师“精备”“精讲”“精导”和学生的“精练”上。“堂堂清”倡导当堂练习、当堂巩固,切实减轻学习负担,着眼于提高课堂训练效率。

(3)日新课堂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永不言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与毅力,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因此,日新课堂的价值追求就是用课堂来撬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支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精神发育和生命成长。

二、课堂实践:提升教学能力

课堂实践知识与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这种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其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同时,教师课堂实践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发展基于个人经验的积累及其反思,是个人主动建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结果。因此,学校开展了常态化、深度化教研,在扎实有效的“实战”“实练”“实研”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临床知识”“临床经验”与实践能力。

1.观课议课,常态教研

学校建立了“五常制”教学研究规范,即随堂听课制、课堂观摩制、集体议课磨课制、课堂观察研究制、师徒结对活动制,形成常态,具有固定的研究模式,追求常研究、常讨论、常反思。例如,课堂观察研究一月一次,围绕一个观察项目进行,落实职责分工,关注教学细节和数据采集,观察后召开专题研究会,从量到质进行分析,查找失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最后整理好观察研究报告并存档。学校还建立了同课异构评优课、名师骨干示范课、课题研究汇报课“日新课堂节”展示制度,通过晒课亮课达到示范引路、深度探索以及树立榜样的目的。课堂节每学年举行一次,活动主题鲜明,追求课堂真实、真知、真效。例如,今年学校课堂节举行了主题为“日新课堂让教学真正发生”的研究活动,40%的教师承担了晒课任务,中青年教师参与同课异构评优课比赛,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校100%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磨课、观课议课全过程。另外还聘请省内外教学名师莅临示范课并作学术报告和课堂点评,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精准点拨,面对面教授,手把手辅导,培育新苗。“五常制”教学研究制度与一年一度的“三课一节”活动,为教师创设了能力锻炼的舞台,浓郁了教学研究氛围,增强了教师参与日常研究的自觉意识、规范意识和创优意识。

2.课题引领,深度教研

学校教师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专长,紧扣教学中的问题、难题,展开微课程、微课例、微课题合称为“三微课”的科学研究活动,围绕“日新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日新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日新课堂‘教是为了不教’思想的实践研究”等学校重点课题选定子课题,追求研究有目标、有方案、有实践、有成果。年轻教师落实简单的“微课例”研究,着眼于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有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则提倡参与独立或组团式“微课程”与“微课题”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总结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举办学校“新声”教科论坛。论坛绝不是“谈论”,切忌“空谈”“泛谈”和“扯谈”,结合自身课例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能讲“真实的话语”“自己的话语”,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三微课”研究,从“小”处入手,在“实”字上做文章,着实引领教师增强了教育科研的问题意识、思辨意识和研究能力。

三、课堂提升:凝练教学文化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塑,这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课堂文化一般以构建教学范式和评价标准为主要载体,它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培育优质丰盈的课堂教学文化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智慧、精神、人格、个性与创造力的生长。

1.探索方法,建构范式

学校课堂教学文化首先侧重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范式的深层研究,并注意多种方式、范式的有机整合。“从历史上看,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涉及‘探究学习’与‘程序学习’两种教学谱系。”学校据此构建了日新课堂“探究学习”与“程序学习”两种基本教学谱系。“探究学习”主要以“问题式(探究式)教学”为代表,其流程是“问学(提炼、形成问题)——析学(分析问题、设计方案)——探学(信息的批判性加工与创造)——验学(结论琢磨、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程序学习”主要以“精教善学教学”为代表,其主要流程是:课前学生预学、问学,教师精备;课中学生自学、互学,教师精讲;课尾学生悟学、展学,教师精导。另有“游戏教学”“情趣教学”“暗示教学”等方式、范式。它们同样体现“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和灵魂。

通过教学范式的实践,引领课堂教学,教学结构日趋合理化,教学方式日趋丰富完善。指向核心素养的日新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互动创生、绽放潜能、释放活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增强了探寻教学范式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教师教学与研究的主要精力花在“创造最有利、最合适的学习条件与方式,促进学生最优发展、最快乐成长”这一共同愿景上,合作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教师走出课堂“范式之困”,既追求教学范式,又不拘泥于某种范式,这是课堂文化对教学范式的超越与升华。

2.积极评价,拟定量规

课堂评价标准是衡量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是教师评课的重要凭据,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依据日新课堂的理念与主张以及《张家港市小学课堂教学量规表》,大新实验学校通过反复研讨、修正,终于推出了适合自己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大新实验学校日新课堂评价量规表》(简称《量规》)。

《量规》设立了“学生表现”“教师表现”两大板块,每一板块设立五项评价指标。“学生表现”分“学习准备”“学习兴趣与欲望”“学习态度与习惯”“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程度与效果”五项,“教师表现”分“课前准备”“教师提问”“学习指导”“教学策略”“教师素养”五项。每项指标又分ABC 三个等级,总评7A3B 以上无C 为优秀等级,5A5B 以上无C 为良好等级。《量规》特别注重“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否遵循日新课堂目标、理念与主张,是否体现教师的优教智教与精导精讲;学生的“学”是否主动积极,乐学善学,包括能否提出问题进行质疑,能否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并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甚至辩论,能否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能否当堂完成相关作业练习,能否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和反思等。评价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旨在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向学习深处进发,并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量规》与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相比,更具科学性、导向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

撬动课堂这个支点,借助课堂实践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优质适切的教育,应是每所学校今后乃至未来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课堂教学改革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向纵深发展。唯有如此,新课程改革才能实现从顶层设计到落地生根。大新实验学校成功的课堂改革实践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猜你喜欢

范式学校课堂教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学校推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