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2019-01-11李庆社安徽岳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李庆社 (安徽岳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应尊重自身的优势,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
一、“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内涵
“草根”一词源于19 世纪的美国,它的基本含义是“自下而上”“土生土长”,具有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皆宜。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草根式”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概括地说,“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二、“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相对于大课题研究而言,小课题研究具有应用性、群众性、双重性、广泛性、自主性的特点。
1.应用性
相对于理论性的课题研究而言,小课题研究在研究的性质上属应用性的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旨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或者说它针对的是中小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为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它的研究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践。它是一个教中研、研中用的过程,教、研、用三者是一体化的。
2.双重性
从研究的目的来说,小课题研究不以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对外展示研究成果为目的,也不仅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而是以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一方面,教师要专业化,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超凡的教育智慧、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而小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而且对于教师巩固学科专业知识、提升教育智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就是说,小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受惠。另一方面,小课题研究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受惠。
3.群众性
从研究的主体来看,小课题研究具有群众性的特点。大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学校一部分教师,其主持人经常是少数几个人;与大课题研究不同,人人都可以是小课题的研究者,人人都可以是课题主持人。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也无论其教科研的能力是强、是弱,都可致力于小课题的研究。只要你有参与教育科研的愿望,你就可以进行小课题的研究。
4.广泛性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涉及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所有问题。这也就是说,小课题研究虽然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的,但它不仅包括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而且包括教学工作以外的涉及学身心发展的所有问题的研究;直接和间接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是小课题研究的问题;小课题涉及的范围,既包括教学,也包括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
5.自主性
从研究过程来看,小课题研究具有自主性的特点。首先,体现为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教师自主发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小课题的研究可以是发现课题的教师个人的研究,也可以是课题发现者与其他教师合作进行的研究。因而小课题研究可以有个人小课题研究和科组小课题研究等组织形式。其次,自主性体现为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我要研究”的课题。小课题的研究是在教师教科研的主体意识充分觉醒状态下,教师积极、自觉、主动、全情投入的课题研究。它既不是由上而下的过程,也不是由下而上的过程,即其所研究的课题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课题,或者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其研究成果也是为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正因为是教师的“我要研究”,小课题研究能够更充分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动性,更充分地发挥教科研的创造性。尽管这里没有刻意地对外渲染、张扬,没有轰轰烈烈的开题大会,没有如现在一些学校那样的课题挂匾仪式,研究过程也是静悄悄的,但这样的研究更为扎实,研究成效更为显著,真可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三、“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题
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小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科学而有效地选择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确定研究课题。
(1)从特殊案例中选题。个案研究曾经在教育领域非常流行,是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一种实践研究方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非常“特殊”的学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陷,造成了这些学生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惯,甚至是特殊的“癖好”。正因为这部分学生与同年龄段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教育方法与手段进行教育。否则,就达不到“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放过一个学生”的要求。
(2)从突发事件中选题。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将课堂突发事件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而开展研究。
(3)从常规教学中选题。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来说,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根本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应该说,如果我们的教学常规是高效的甚或有效的,这种重复是有必要的。但往往是我们在重复着无效的工作,而并不思改进。如很多学生已经非常熟悉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模式,当教师还未开口要求学生思考某一问题时,学生已经非常整齐的回答出问题;当学生已经根本不看教师给他们的作业打的分数时,教师还在给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打上一个分数……对此,我们是否可以颠覆这些教学常规。以改革作业为例,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学生相互批改、口头批改、当面批改、分层作业、不同要求作业、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动手实验作业等新形式,并作为相关课题提出。
又如,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模式,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之一。在这一基本模式的常规实践中,也有新的问题值得研究。如课堂的探究式教学的情境设置模式如何构建,笔者将这一问题分解为“新授课的情境设置模式”“复习课的情境设置模式”“实验课的情境设置模式”“练习课的情境设置模式”等,每一个板块的研究就是一个小课题。
(4)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5)从切磋交流中选题。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6)从理论学习反思中选题。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形成新的课题。
(7)从学生的反应中选题。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8)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选题。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中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
(9)从总结经验形成中选题。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10)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2.实施研究
(1)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要及时记录、追忆、收集,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订。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2)表达研究成果。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
(3)小课题研究的管理流程。小课题研究没有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等严格而又相对繁琐的过程,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能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的,要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教师选题,填写《教师“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报告单》。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
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为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
③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④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⑤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⑥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⑦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
四、小课题研究注重的几种意识和注意事项
1.教师应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相对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而言,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性知识,但这些条件性知识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而言却是核心性的知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确立和更新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的核心和关键之处是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观。这样,教育理论的学习就为教师从各种问题中甄选和厘定值得研究的小课题提供了依据。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教师就难以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实践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教师。这里,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仅是教师发现教育教学实践的真问题的前提,而且是提出研究假设、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归纳和检验研究结果正确与否的前提。
2.应特别注重创新意识
创新是研究的生命。一项研究有没有价值,虽然可以从课题上反映出来,但是,课题本身只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可能性,还不是真正的价值,课题的真正价值只能通过研究过程、研究结论最终得以实现。而价值实现的大小,往往决定于有没有创新性。研究的创新意识,一般体现在四个方面:提出新问题、研究新对象、采用新方法、得出新结论。而不是去重复别人的研究,概括别人已经得出结论。
尽量不要去选择已经有定论的课题。应该选择那些边缘性的,交叉性的,不为成人世界所熟悉关注的话题。应该鼓励年轻人树立反思流行,挑战权威的勇气。如大家都说研究性学习好,你能不能寻找论据给予质疑?也许你的结论不够稳妥,论证不够充分,但是你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这一点就应该给予高度评价。研究从根本上说是探索新事物,而犯错误是探索的一部,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分析判断,人云亦云。
3.应特别注重实证研究意识
实证研究是从西方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发展出来的,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重视数据分析,重试验,重调查,其研究过程是把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个相关的要素,并运用统计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微观的分析,由量的研究归纳出对整个事物性质的判断。实证研究的优点是把对事物的研究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往往把握准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
4.开展小课题研究容易忽视的问题
如何处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两者在学校教研中分别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因为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不仅只是听课、评课,还可以进行一些小课题研究。这也表明了小课题研究是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成的一种教研形式。两者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而且,常规教研想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必须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对策的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因此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并不矛盾,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