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命自觉”班级文化的实践探索
2019-01-11范生喜江苏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
范生喜 (江苏海安市雅周镇中心小学)
由叶澜教授最早提出的“生命自觉”,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已经成为班级文化,因为班级文化是面向学生的,只有学生的言行当中透露出生命自觉,生命自觉的班级文化才真正形成。构建生命自觉的班级文化,需要理论指引,更需要实践探索。
一、基于学生生长的生命自觉
“长期以来,许多小学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是一种功利性的、被动的、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文化……课堂看不到生长”。应当说,这样的判断是符合很长一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的,而“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建构自主、实践、创新的新型学习文化将是语文教师必须守望和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成为当下小语课堂应当努力的方向。
关于生命自觉,叶澜教授在“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中曾经这样描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一种关于生命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刻意的,而是自觉的。生命自觉意味着对生命有一种自然的敬畏。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生命自觉意味着能够在文字当中解读出关于生命的意蕴。显然,这样的解读方式是面向学生成长需要的,小学生阶段是一个人的重要奠基阶段,此阶段科学形成关于生命的认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在《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之外,笔者还就课文中的一些貌似不太重要但却可以丰富学生认识的语句与学生一同进行了讨论:帕米尔高原上的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的北国、春意盎然的南疆、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浓妆淡抹的西湖、云雾缥渺的黄山与庐山、波澜壮阔的长江与黄河,还有那清香的龙井茶、醇美的茅台酒、光洁绚丽的江南丝绸、巧夺天工的景德镇陶瓷、巍峨的布达拉宫……笔者不厌其烦地跟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山水,这些食物与器物,引导学生去分类讨论,并思考这样的描述背后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当学生意识到祖国的山水、民俗风情等并不是抽象地存在于文字当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当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因为这些具体的事物而深入到学生内心时,学生就会形成一种生命自觉,一种热爱祖国河山、激发内心美好生活愿望的生命自觉。这个时候,往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授,学生的这些情感就可以生成,这就是生命自觉的价值。
二、构建生命自觉的班级文化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其人文性让学生对文化的认识,上升为班级这个群体内的共同认识,因而也就形成了班级文化。
小学生是纯洁的,是美的。他们带着纯洁的心理与无尽的想象走入语文课堂,希冀从文字中看到自己内心最美的一面,而当将生命主题带入学生的这种愿望的世界里时,他们会形成一种类似于文化的认识。譬如我们教《郑成功》一文,虽然文中写到不少关于战场的画面,但学生心中却可以涌现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认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曾有疑问:为了土地而不惜牺牲,值得吗?这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思索。笔者让同学们思考:个体的生命在国家领土的背景下如何才能得到价值的彰显?学生也就意识到了作为保家卫国的战士的光荣使命,这个使命是超越自然的生命层次的,是指向家国情怀的。于是生命自觉就上升了一个层次,而全班同学的共识,使得其已然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生命自觉是学生面向未来最渴求的方向,生如白纸的小学生在生命面前,可以任由生命之笔涂抹出文化,而班级文化的意义正在于此。
三、用生命自觉文化指引言行
有研究者指出,“培育学生生命自觉意识,促进学生生命自觉成长……由此生成一种基于生命自觉的眼光和视角。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此言不虚。生命自觉作为班级文化,其最终体现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为学生在生命自觉文化之下映照出的合理言行。如果说语文课堂承载着以载道之文熏陶学生的话,那这个教学成果不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而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中。于是为了生命自觉班级文化的实现,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理解了生命的伟大,就应当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应当怎样正确地选择言行。于是那些需要强调的或宏大或细致的生活要求、学习习惯、人生态度等,就慢慢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
显然,这样的自觉,意味着班级文化的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