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2019-01-11沈小东江苏南通市小海小学
沈小东 (江苏南通市小海小学)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生活实践与数学教学的联系和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和生活中注意数学现象,理解数的意义,通过猜测估算、感知生活、解决问题等方法培养数感。
一、鼓励猜测估算,形成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时惯用的思维是准确地进行计算,若没有了解到估算猜测的重要性,对数感的培养过程会造成阻力,如不能够快速地转化数学问题而导致数学运用的欠缺,在教学时将猜测估算内容安排进课堂,使学生形成能力。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商店”实践活动课,笔者在开展这堂课前给学生制订了几个规则:每组同学可以选择售货员或顾客的角色;每位顾客会得到数额不等的人民币并去商店购物;顾客要很快地估算出自己能够买什么物品;售货员要正确地售货并找零。如一位顾客有3张10元,他想买一辆价值20元的玩具汽车和一个价值11元的毛绒玩具,他带的钱够吗?这位小顾客思考后决定不买毛绒玩具,换成价值5元的皮球,这样购买可以吗?在思考过程中,小顾客发现了自己带的钱不够买之前的物品,所以做出了调整,让这位小顾客向同学们解释他的想法,他说道:“买一辆玩具汽车需要20元,就花掉了2张10元,剩下10元比11元小,不能买毛绒玩具,但是比5元大,可以买一个皮球。”其他同学也有用类似的方法购物的,也有其他的好办法,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收获了各种各样的妙招。
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估算的方便与奇妙,他们能够用分组合作比较的办法对计算做出猜测估计,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加减运算,在猜测估算中培养数感初步形成。
二、结合生活体验,联想感知
实践活动课的进行提供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条件,而形成能力后学生将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看到某种现象产生数学联想,则为进一步的数感培养奠定了有利基础。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且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长度选取合适的单位进行表达。笔者在教学时利用了课堂上能够见到的物品提问:黑板的长度是多少?课桌有多长?教室的宽度是多少?学生在正式教学前会说:“黑板有四张课桌那么长,教室有七张课桌那么宽,课桌有四个文具盒那么长……”又问:那文具盒有多长呢?学生想了想答:“文具盒比铅笔长一点,比粉笔长很多。”这些回答都是在比较中形成的,笔者利用这一点先解释了1厘米和1米的差别:我们大拇指指甲盖大约1厘米宽,双臂展开后大约1米长。学生了解后很快就想道:两张课桌大约一米长,黑板大约2米,课桌大约1米高……笔者引导学生想楼房的高度,筷子的长度,地板方砖的边长等,用米或厘米为单位表达这些现象。
学生领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数学方法表达生活体验的能力逐步形成,能主动感知各种与数学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使数感培养进一步落实。
三、解决实际问题,融入实践
课堂上的教学教会了学生如何感知体验数学知识,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生经历的数学体验,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数感。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笔者教学时先以问题导入:妈妈买了10个苹果分别装在果盘里,每个果盘装3个苹果,可以装几个盘子?还剩几个苹果?同学们会想到可以装3个盘子,还剩1个苹果,用算式表达就是10÷3=3(个)……1(个),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插花、分发奖品、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等。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规律后,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全班学生下周末要去公园春游,一共有34位同学参加,公园里游湖的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我们需要租几条船才够呢?一位同学很快回答:老师,租8条船就够了,还剩2位同学;另一位同学举手回答:需要租9条船,因为剩下的同学也需要坐船。同学们分别同意其中一种说法,他们的计算方法都是34÷4=8(条)……2(人),但认为租8条船的同学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的需要,剩余的苹果可以不装在盘子中,但剩余郊游的学生不可以留在岸边,学生听后就理解了两者的不同。
学生感受到了实际情况的重要性,发现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与书本还是有不同之处的,通过二者对比,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起实用的数感,建立更实际的数感体系。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把握小学生形象学习和比较思维的相对优势,在与生活联系和估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使学生数学基础更加扎实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