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以后
——谈谈教育重心的转变
2019-01-11朱华贤
◇朱华贤
20世纪80年代, 一位当校长的朋友送我两盒空白卡片。拆开一看,纸质挺括而纯洁,我欣喜不已,太需要了! 那时,称赞某人刻苦研究学问,最常用的例证就是他做了几千张或几万张卡片。我虽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可也想有所作为,就暗下决心:必须学识渊博,做个让人崇拜的老师。我就学习专家学者,在读书看报时,摘抄一些资料在卡片上,以日积月累,做足功底。这样,即使每天只用两三张,卡片的使用量也是比较大的。当记了满满三抽屉的卡片后,我渐渐有了一种富足感:这些都是我独有的,是私货。它,对我日后的教学和研究,确实起到一些作用。当时的共识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拥有这么多卡片,意味着我的知识比多数没有卡片的人要多,我知识的水桶比不少人要满些。
20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业余作者,去杭州参加浙江省教育报刊社举办的一个笔会。报刊社很客气,送给每个与会者一个剪报本,大开本,彩色硬封皮,掂一掂,沉沉的。我们每个与会者拿到后,都反复摩挲着,翻阅着,爱不释手。剪报本,现在一般青年人也许根本不知道为何物,就是在报刊上看到好的文章或材料后,把它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在里面,属于资料集锦一类。当时,我们这些业余写作者如获至宝。直到现在,虽然早已不用,但我还珍藏着。
记卡片和贴剪报本,这两件事,当时的读书人或者一般知识分子,几乎都见识过。而如今,恐怕谁也不会干这“蠢”事了,即使是五六十岁乃至更大年龄的人,也都改弦易辙了;如今的年轻人,即使在读博,也肯定不会有这“劳什子”。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时代变了,网络时代到了。网络时代,信息、知识等全部公之于众,人人都能唾手可得。你读不准的字,比如“翟”,只要在百度上一搜,它马上就会告诉你,即使你不懂拼音,只要按一下那个喇叭状的读音键,它就会用甜甜的标准音亲切地读给你听。你有不理解的词,比如“胎息”,也只要鼠标一点,马上就知道它的含义,还十分详尽。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你只记住了这个题目,不,甚至连题目也记不准了,也不要紧。你就在搜索栏里打入“张若虚”三字,不但会出现张若虚的生平介绍, 还会同时跳出这首诗和它的具体解释。就是相当冷僻的事物,比如“舌骨鱼”,你一查,屏幕上不但会跳出文字说明,而且还会给你看各种各样的彩色图片。更神奇的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宽泛的大概念,可你又想得到具体的内容,搜一下,准行。比如你需要“尊严”方面的格言,你就搜索“有关尊严的格言”,立即会弹出一长串、几十条甚至上百条这方面的格言,由你选择。更令人兴奋的还有呢,你不会做糖醋里脊,可你想吃,怎么办?网上一查,会告诉你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还给你配上动态图。你不用请师傅,不用交学费。有这样神通广大的网络,你说,还要记卡片、贴剪报本吗?纸张时代,是多么原始与笨拙,而网络时代,又是多么迅捷与高效。
网络时代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获取知识和信息太简单了,简单得像囊中探物。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知识,而且门槛相当低:只要你有一部智能手机,稍微识得些字,会简单地动动指头。第二,你想靠贩卖知识来蹭饭吃已经不大可能了。我读小学时,正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年代,教我们语文的是生产队里的会计。大家都知道他只读过一年半的书,可书上的字,他好像全都认识。我们起先感到非常奇怪,半年以后才发现,他有秘密武器:一本老《康熙字典》。他就是凭自己手里的这一本字典,向我们贩卖知识的。大家知道后,煞是羡慕。当时班里有个调皮蛋,曾悄悄地向我咬过耳朵:把他的字典偷来。言下之意是, 假如我们有字典,就再也不需要他教了。毕竟还是小孩子,最后谁也没有这个胆。而如今,除了中小学生和其他文字工作者,恐怕很少有人会专门去买一本《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改革开放之初,我为自己找人开后门买到一部《辞海》而激动了至少半年。现在,假如有朋友要送我一部增补版的《辞海》,我也不见得会有多么兴奋,因为《辞海》用场不大呀——智能手机绝对是更大的辞之海洋。第三,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了。在网络知识面前,人与人之间是零差别的。你大学教授搜索得到的,我小学教师也同样搜索得到;你在首都北京能搜索到什么,我在西藏拉萨也能搜索到什么;你搜索到了多少,我也能搜索到多少。过去常常听人说,我们地处偏远,信息不灵。有了网络,没这么一回事了。一句话,纸张时代是知识“私享”时代,现在是共享时代。当然,知识的轻松获取,不等于直接拥有,获取并不等于印刻在脑子里。可是,一定要印刻在脑子里吗? 随用随取嘛,这还可以消减记忆的强度。换句话说,网络时代,是对记忆力的一种解放。
接下来的问题就有点严峻了:知识全线揭秘多多少少意味着价值崩盘,那么,什么样的价值开始飙升呢?我以为,就是思想力。知识是工具,思想是灵魂。是的,思想离不开工具,但工具是死的,思想是活的。当知识这个工具越来越容易获取时,当记忆的意义正在消退时,思想这个灵魂,就显得更为关键了。你会不会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思考?你的思考深度和新意如何? 这些直接决定了你的价值的高低。知识改变命运,这里的“知识”,如果理解成“知道”和“识得”,那就幼稚透顶了,只有理解成“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句话才得以站稳。
归结到最后的问题:孩子到学校里是去干什么的?世俗的回答是:学知识。这个回答,只对了一部分。正确的回答应当是:去学会思考,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这就是知识“私享”时代与共享时代的区别吧! 思想力的培养也应该是共享时代学校教育的重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