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猜疑心理克服方法
2019-01-11夏正帮江苏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
夏正帮 (江苏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
小学生处在基础发展阶段,所展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也各有差别。部分学习能力不足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特别是猜疑心理。只有帮助学生克服猜疑心理,才能够让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
1.尊重学生人格,奠定猜疑心理克服基础
小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当中表现出来的猜疑心理问题无疑是在实际学习和数学解题当中猜疑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是否是正确的,是否会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者是批评教育等。面对学生猜疑心理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的基础,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将因材施教和一视同仁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支持,自然能够逐步积累和增加自信,有更多的能量克服猜疑心理。一视同仁,要求教师在人格上公平对待学生,而因材施教是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出现了错误,教师需要给学生解析和表达自己的机会,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格尊重。
2.营造教学情境,创设愿说敢说教学氛围
受猜疑心理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需要,也不愿意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疑难问题。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劝说和敢说,能够有效适应数学课堂,教师就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及轻松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让胆小和猜疑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和带动产生敢于表达和想要主动表达的念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也会主动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有效突破数学学习当中的诸多难题,彻底消除猜疑心理障碍。如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树上落着5只小鸟,小鸟都在愉快地歌唱,小鸟的歌声又吸引来了3只小鸟,那么此时树上有多少只鸟?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之下这个情境当中既有画面、音乐又有声音,能够顿时活跃课堂气氛,而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自己解答。让学生都会跃跃欲试,哪怕是有猜疑和不自信心理的学生也会产生尝试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敢于开口也愿意开口。
3.提供实践平台,消除猜疑心理树立自信
学生出现猜疑心理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在数学学习当中不够自信,而小学生的自信心就像是一棵幼苗还亟待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而又极富价值的过程,需要转变过去过度强调学生接受性学习的情况,倡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和勤于实践与探究的态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主动和学生进行互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收获自信,掌握实践学习的方法,将猜疑心理抛到九霄云外。教师应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以及探索性,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进行数学实践。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实践并让学生消除猜疑和重塑自信,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并给学生安排这样的任务:每一组有一条长度是24厘米的铁丝,要求学生用课桌一边当作一堵墙,看哪组围成的面积更大。这样各个小组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结论,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演示和辩论,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挑战困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教育教学策略的安排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目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特别是心理情况,猜疑心理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也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从应试教育的思想当中转变过来,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掌握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通过改进教学策略来让学生克服猜疑心理,做自信的数学学习主人并在数学学习园地中收获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