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探析

2019-01-10李洋

当代旅游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对策新媒体

摘要:近几年,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支持下,我国逐渐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拓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使其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这些都是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挑战。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新媒体所带来的教育影响,并结合具体的教育情况,优化教育效果。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对策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衍生出了新媒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使得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是对高校思政工作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的思政工作与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法这个根本问题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高校亟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结合具体的工作目标,探索思政教育新途径,从而达到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效果。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传播的隐蔽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不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在网络中发表言论,无论这些言论是好是坏,高校都无法对其进行监控,也就大大降低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另外,新媒体的传播体系较为复杂,其中包含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影响。这就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其次,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与新媒体时代之间出现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已经呈现出较强的落后性,无法完全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探索创新性工作模式成为了高校应对挑战的重要路径。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对策

(一)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思政教育“微”平台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程度逐渐深化,这就使得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适当拓展教学途径,使其延伸到“微领域”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教师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得到强化,从而占领思政教育的阵地。其次,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方面来考虑,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波动以及态度变化,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使学生能从正确的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发挥“微”平台的积极能量。最后,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机结合。学校的思政教育部门可以在网络中开设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合理运用公众平台,以网络空间作为现实教学空间的拓展,使思政教育工作体现出全域性。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打造实践、文化及理念相互融合的“互联网+”教育路径,使教育、服务以及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网络思政“微”话语

内容和教育资源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为这项工作提供的不仅仅是形式,也是内容和目的。因此,高校应该将自身所具有组织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课内和课外的优质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将学生的刚性需求作为着手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紧密融合,以此为基础,通过互动化、碎片化的方式促进内容得到传播,设计和播放生动化的视频动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另外,教师强化对学生运用“微语言”来引导,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且创新的语言系统,更好的适应新媒体的发展。

(三)提高监督体系的健全程度打造思政“微”团队

当代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较强,将自我实现作为追求目标、抗拒束缚和说教等。因此,要想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思政教育创新,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将开放、共享以及共建的理念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结合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网络应用,引导学生能主动接受自我教育。另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创造一些符合自身需求的网络文化教育产品,突出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由此建立一支有想法、有能力、有责任的优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队伍。针对这样的工作情况,还应该适当提高监督体系的健全程度,严格监督在新媒体环境中发布和传播的内容,提高新媒体信息发布、编辑的完善性。

(四)扩大教育影响创建思政教育“微”文化

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中占据一块思政教育工作阵地,就必须先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就应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能得到学生喜欢的内容。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着手点,使其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实际需求。以新媒體作为教育创新手段,一改传统由教师进行单向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被动性,而是从多样化的角度和渠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原则,促进主旋律与吸引力之间的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学校可以开发一些“微电影”、“微活动”、“微摄影”等形式的活动,将其纳入到“微文化”的体系当中,助力“微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当中,这就需要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出改变和创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思政教育“微”平台;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网络思政“微”话语;提高监督体系的健全程度打造思政“微”团队;扩大教育影响创建思政教育“微”文化。

参考文献:

[1]高雪倩.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J].才智,2019(11):18+20.

[2]景坤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6):102-103.

[3]李颖.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才智,2018(12):46.

作者简介:

李洋,男,汉,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对策新媒体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