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的策略探究
2019-01-10韩卓芸
韩卓芸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新课改的热潮下,一些新式教育工具也随之诞生,助学单已成为老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之一。助学单既能在教学中发挥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也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基于此,对助学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助学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使用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助学单;小学数学;使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不断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既不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现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为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笔者发现助学单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助学单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灵活調整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基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
一、运用助学单,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要学新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并预习,并根据新知识设计相应的助学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测,最终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预习效果,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教学中,我在预习环节设计了这样的助学单:
(1)观察■=■=■,■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就能得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就能得到■。
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其分数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观察■=■=■,■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 ),就能得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 )就能得到■。
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其分数的大小也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3)关于分数的基本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不懂的?请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同伴交流。
由此可见,以助学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为后续课堂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利用助学单,进行课中研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有些知识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启学生智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如果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助学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助学单:
助学单一:
(1)对图形认真观察,思考如何转化,亲自动手尝试一下。
(2)对比观察,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说一说理由。
(3)说一说图形变化后和变化前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哪些地方没有变?
(4)通过学习,你在使用转化策略时,都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
助学单二:
(1)回忆以前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转化策略,与我们今天所学的转化策略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习了转化策略解决问题之后,你有哪些学习收获?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计这样的助学单,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还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获得更多的转化方法,从而使学生对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使用助学单,开展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一个巩固,由于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使用助学单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为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小结提供帮助,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复习助学单:
(1)整理:你能用一个图来整理下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吗?
(2)选择:你能找一道好的数学题,并写出这道题好在哪里吗?准备下节课与同伴交流。
(3)注意:你能说一说这一单元的知识需要注意什么吗?
由此可见,通过这一助学单,学生在复习时就能有目的地进行,不仅能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基本的总结与整理,还能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复习环节要善于运用助学单,帮助学生高效地复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总之,课改之路,需要我们笃行深思。助学单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学生一步一步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教师一定要沉下心研究助学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学情出发,合理设计助学单,以发挥助学单的导学、助学作用,为教师以学定教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仲广群.让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小学数学“助学课堂”操作策略举要[J].小学数学教师,2017(3):47-51.
[2]仲广群.小学数学“助学法”研究的设计与操作[J].小学教学研究,2016(28):7-1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