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果导向教学法”的课程实验及其启示

2019-01-10张红玉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

[摘 要] 香港高校广泛使用的“结果导向教学法”,因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涵丰富、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特征,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考虑到“应试教育”使内地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与 “全人教育”理念上与香港学生存在差距,本文拟对该教学法在内地高校的适用性进行探索。实验表明,它适用于内地高校教学,但难以反映不同学生努力程度的差异。加入激励机制进行教学法优化后重新实验,发现其完全可以成为内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

[關键词]OBA教学法;激励机制;OBA优化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2-0054-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2.010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国内各高校对如何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了大量探索,除继续做好校外实习环节外,高校教师通过课堂案例教学、课程同步实训、模拟实习等方式尽可能扩大理论与实践的对接面,缩短课堂与实践的差距。但受课堂授课形式和课时的制约,这些尝试通常只能针对教学中的某些章节或某一环节展开,难以大面积覆盖教学内容,实现众多教学环节的整合,不利于高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知识传授模式的高校而言,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满足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众多高校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结果导向教学法及其优点

结果导向教学法(Outcomes-based Approach,简称OBA教学法)是香港高校大力推行的教学法之一。该法试图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逆向课程设计思维”,由教师自主设置教学内容转变为“以学生学到什么”为起点。首先设定一个非常具体的微观“教学目标”,继而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规划,设计课外自学、课题调研等学习路径,将需要教授的基本概念等内容渗入其中,再通过师生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并据此“调整教学方式”,最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整个设计方案遵循“记忆—了解—运用—分析(反思)—评估-创造”的逻辑。通过大幅度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其知识吸收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的目的[1][2]。

笔者认为, OBA教学法具备以下三个优点:第一,教学内容直接针对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效果清晰易见。由于该教学法以“学生需要学到什么”为逻辑起点,使教学任务变得很具体,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掌握到何种程度非常明确。由于教学中含有大量与学生交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控非常及时,可以对照目标清楚了解教学成效。第二,浓缩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内涵。该教学法具有逆推性质,即根据一个明确的预设目标,向下搜索达到这一目标的素材和路径,这使得该教学法下的知识吸收呈放射状,学生在学习课程要点的同时,需要把相关联的知识技能一并掌握,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与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第三,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均需要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与互动,有利于迅速提高其学习能力,是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益铺垫。

此外,由于高校的大多数课程都可以设置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微观目标,因此,OBA教学法对于绝大多数课程是适用的,尤其适用于各专业的应用型课程。

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高校具有很高的国际化程度,其一贯推行的全人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快速适应[3][4]。虽然内地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应试教育”仍然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大行其道。能否在内地高校中植入OBA教学法,使之适用于我们的授课对象,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考察OBA教学法在内地高校的适用性,笔者在教学中先后进行了两期实验。第一期直接使用了OBA教学法。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对该教学法进行了优化,并在另两个班级进行了优化教学法(以下称为OBA优化教学法)实验。

二、基于OBA教学法的课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环节

基于OBA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利用整个学期学习经济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具体划分为:记忆理论知识、了解中国经济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剖析、对他人已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进行评价、自我设计解决策略、对已有方案和自己的策略进行比较评价等。全部目标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实现: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自我观察发现需研究的问题、研究分析前人解决问题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对结论进行批判性反思。

(二)实验组织

对OBA教学法的实验选择在一个本科教学班进行,参加实验学生51人,分8组,每组6—7人,实验课程《金融学》。各组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中国金融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力求利用所学金融学理论多视角分析研究。实验贯穿整个学期,每小组每两周至少与任课教师交流一次,分别就选题、研究方法、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三)实验步骤

具体实验步骤包括:(1)确定选题。课程学习的前4周大量收集资料,结合课程内容寻找本组感兴趣的课题,并与教师商讨该论题作为学期研究课题的可行性。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并记忆与课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及概念。(2)选择研究路径。小组成员利用2周时间选定研究方法(定量的或定性的)、分析问题的视角和可利用的理论,并与教师讨论上述选择是否恰当。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专业研究方法。(3)研究分析。利用8周时间收集资料,完成研究工作,此期间保持与教师沟通,报告研究进展情况。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全面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4)总结报告。就分析过程撰写研究报告,交由教师修改后制作PPT,准备进行组际交流与互评。此环节培训学生运用专业技能进行分析与写作,反思研究成果的正确性。(5)展示与辩论。对本组研究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介绍分析思路、阐述观点;回答他组提问,就其他组的质疑与反驳进行辩论;对其他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此环节旨在敦促学生梳理研究逻辑,发现存在的问题,体现研究工作的创造性。

(四)实验结果及启示

1.实验结果。经过为期15周的教学实验,完整地完成了一次基于OBA教学法的课程教学任务。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1)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2)各小组进行了研究成果阐述和激烈的辩论;(3)辩论中各组均发现本组报告存在缺陷,其后饶有兴致地对原报告进行了修改。

2.启示。(1)OBA教学法符合内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OBA教学法使学生接受的教學指导更加宏观,符合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并反复强调知识关键点。而OBA教学法将学习任务浓缩成一项课题交由学生完成,在教师梳理教学知识点后,学生必须主动、及时地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并迅速联系实践,挖掘值得研究的选题。教学任务由简单的讲授转变为指导与分析研究选题的可行性、评价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与学生探讨观点的正确性等等,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更宏观、更加具有思想性,锻炼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次,OBA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多视角研究会涉及较多的相关知识,因此,OBA教学法可以把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点、甚至跨专业的知识点吸纳到学习中来。自主研究还促使学生练习各种专业研究方法的使用。可见,OBA教学法是对学生更全面的专业训练教学方法。最后,该教学法可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锻造出更具实力的师资力量。OBA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综合知识和技能、教师学习能力,都提出了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法的要求。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学生可能对课程涉及的任何领域和任何问题产生兴趣,打破了课堂与课外的界限。相应地,教师必须对所有这些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实验发现,教学中需指导的问题常常超出课程教学范围,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既有利于学生知识吸收,也从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面、研究技能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OBA教学法没有明确的应试目标,教师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弱化,学生受益程度取决于其学习自觉性。受教学课时的制约,OBA教学法通常用集体学习成果(如小组作业)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掩盖了不同学生努力程度的差异。与传统教学法以每个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考试,从而在学习中接受相同的教师监督不同,OBA教学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由于学习成果是以小组为单位提供的,不用功的学生有机会通过搭便车获得成绩,而教师很难控制这种懒惰行为。因此,在分组学习中,努力程度高的学生相应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努力程度低的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明确的应试目标,他们从课程教学中取得的收获尚不如传统教学通过强制性课后作业、课堂测验达到的效果。也就是说,OBA教学法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管非常薄弱,如果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则很难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有益的锻炼机会。

由此可见,OBA教学法在内地高校教学中可以发挥作用,但在习惯了传统的“教—学—考”教育模式的学生群体中开展这一教学方法,需要对之进行一定的改进,克服教师对学习过程监管弱化的缺陷,最大限度地促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中来。

三、引入激励机制的OBA优化教学法实验

针对上述OBA教学法实验中暴露的问题,我们在后来的授课中引入了一套学习激励机制,希望借以克服对学生学习过程监管不力的缺陷,将之称为“OBA优化教学法”。随后,我们在两个班级进行了OBA优化教学法的实验,其中一个班级有学生93名,分为13组,每组不超过6—12人,实验课程为《互联网金融》。另一班级有学生73人,分为12组,每组6—7人,实验课程为《金融市场学》。实验目的、环节和组织与前次实验相同,加入激励机制后的实验步骤做了相应调整,教学成效较前有了较大提升。

(一)实验步骤的改进

1.实施任务分解。根据每位成员不同的学习能力分配学习任务,拉动所有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对小组拟完成的项目进行任务分解,为每一位成员安排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其中,学习基础较弱的同学负责查找资料、搜集相关信息,这些以知识积累为目标的任务有利于迅速拓宽专业知识吸收渠道,扩大这些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原本学习基础好的同学承担梳理与总结信息的任务,训练其思考的逻辑性。所有同学必须全部参加有教师参与的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交流与碰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研究能力。

2.建立并公布评分激励机制,实施差别计分法,促使每一位小组成员认真完成任务[5]。假设每位学生从这项大作业中获得的成绩为100分,其成绩不仅取决于他的投入程度,即工作量,而且取决于其工作的质量,即作业的品质。我们通过表1所示的计分方式体现出对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考评。3.各组根据自己的选题开始项目研究,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学习研究情况,梳理与总结本周研究资料;每两周与任课教师进行一次讨论,接受专业指导,解决碰到的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选题给出评价,对研究方法给予指导、对研究进程有所把握,带领学生对其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与思考。

(二)实验结果

与前面的OBA教学法实验结果比较,OBA优化教学法在督促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具有突出的成效。

1.OBA优化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克服小组内部搭便车现象, 确保每位同学投入学习过程。分解并落实到人的任务,在小组内形成了较好的学习监督机制,迫使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否则整个小组的任务进度将无法保证,并因此影响其余组员的成绩。作为群体的一员,实验中没有一位同学再发生拖后腿现象。

2.由于每位同学必须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尽力保证质量,确保自己在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中不落后,使学生愿意主动吸收超出教学参考书范围的知识,且学生自觉寻找并使用各种可以掌握的研究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3.但实验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学生在自我评分环节出现了共谋行为。19组中有3组出现了全组学生系数均为1的现象。经个别谈话证实,虽然每位同学有自己的任务,但由于各人的任务难度有区别,大家的投入程度显然会不一样,出于情面上的考虑,所有人系数均给1。

(三)启示

1.OBA教学法可以植入内地高校教学,对于在自主学习方面起步较晚的内地学生,经过优化的OBA教学法更具适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一套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也非常重要。好的学习机制应具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有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

2.OBA教学法及OBA优化教学法(以下合称OBA优化教学法)会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用OBA优化教学法的教师,备课量大大增加,且需要大量的课后配套教学时间供师生分组交流。传统教学法是按章节备课并授课的,教师只需根据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教就可以了。但OBA(优化)教学法下,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后立即推动学生进入运用知识阶段,所以基础知识的讲解不能占据很多课时,对知识的示范性运用(如对热点问题的即时评析、组织课堂讨论等)需要占据较多学时。此外,由于此教学法下每组学生选择的研究课题是不同的,教师必须分别参加各组讨论,这些时长不一的讨论不适合在课堂上完成,所以,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大量的课外学时作为课内学时的配套。

3.OBA优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引入了激励机制的OBA优化教学法可以促使更多学生获得学习收益。未引入激励机制的OBA教学法受益群体主要是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而OBA优化教学法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弱和自觉性差的学生也拉到学习过程中来,不仅促使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4.激励机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具有有限性。虽然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控制学生学习过程的手段,但其中的部分环节需要通过学生的互相监督来完成。实验中自我评分和组内互评中出现的共谋行为,就是学生互相监督作用失效的表现。可见,自主学习方式单纯依靠教师方给出的控制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學生的自觉配合。

参考文献:

[1]蓝澧铨.高等教学学习活动之探索[R].香港中文大学学能提升研究中心教学讲义.

[2]香港中文大学概览及统计资料[ EB /OL]. http: / /www.cuhk. edu. hk / iso / facts/ issue.

[3]秦磊华,李丹.香港高校实践教学经验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5(1):171-175.

[4]刘培昌.香港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2010(12):72-74.

[5]张红玉.网络环境下的 “单项任务+综合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R].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

(责任编辑:王岚)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
刍议教育经济与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定位与实践路径探究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研讨
刍议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现状及研究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相关性研究的评述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分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