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秀华到范雨素看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生态
2019-01-10陈雍
内容摘要: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潮流中,文学领域各种新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余秀华和范雨素为例,从文学传播、作者与读者三个方面去分析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现象,可归纳出传播媒介的网络化、作者身份的标签化与读者群体的狂欢化的特点。文学研究领域积极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革新与挑战,就要适时地把握与分析新媒体空间中的文学现象,进而在新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是文学应对时代革新与挑战的积极态度与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余秀华 范雨素 网络 标签 狂欢
随着跨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文学领域,传统纸媒经典文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随着不同传播媒介的兴起,以传播媒体命名的文学类型(如网络文学、博客文学、微博文学甚至微信文学等)不断涌现。这些以不同传播媒体命名的文学在被“类型化”的过程中,也从传统文学母体中脱胎并不断变化着。与传统纸媒文学进行对比,以“总体文学”的视野把握并分析这些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现象,是文学应对时代革新与挑战的积极态度与做出的努力。
2015年初,余秀华凭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歌红遍网络。在间隔不久的2017年4月,与余秀华如出一辙地“红”起来的是范雨素,她凭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网络上爆红起来,被称为“另一个余秀华”。从余秀华到范雨素,关于“脑瘫诗人”、“农妇作家”等拉上了文学的大旗横行网络,除了引发了网络上从书写内容到作者身份甚至到作者私生活的挖掘与讨论以外,而余秀华也真正地进入了文学的神圣领域,不仅当选为湖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诗歌集,其作品还被学院派文学研究者以各种文学理论进行解读,甚至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对象[1]203,坐实了作家的身份。尽管范雨素的作品数量及被研究的程度远不如余秀华,但范雨素的创作同样被当做范例来规范与指导当下的文学创作[2],作品的认可度与作家的身份不言而明。
余秀华与范雨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网红”事件,更是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事件。从余秀华到范雨素,我们看到二者的共同点有:其“一夜爆红”的导火线,均为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作用;从作者的真实身份上,二者均为受教育程度低,命运惨淡的农村妇女;从书写内容上,均是底层劳动人民对命运的抗争;从接受者角度看,与其说是一种文学朝圣,还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以文学的名义大众化的狂欢现象。本文透过余秀华、范雨素现象,从传播媒介、作者与读者的传统文学分析角度与要素入手,总结归纳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现象特点,从而在当代视野中重新审视文学。
一.传播媒介的网络化
加拿大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是决定于经济基础,也不是决定于上层建筑,而是决定于传播技术即媒介。与此传播史观相匹配地提出的社会史观: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三个时期。相对应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观及其社会史观,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传播经历口传文学阶段(双向互动——部落化)、印刷文学阶段(单一传播——非部落化)、新媒体文学阶段(多维互动——重新部落化)。[3]6当下正是印刷文学逐渐弱化新媒体文学当行之时。众所周知,余秀华与范雨素的“成名”之路不仅离不开网络媒介的推波助澜,网络自媒体更是成为了其作品传播的主阵地。余秀华未成名之前坚持写作了十几年,作品发表阵地为QQ空间与博客等网络阵地。2014年《诗刊》杂志主编刘年浏览博客诗歌发现余秀华诗歌,并选取其诗于《诗刊》杂志发表。
同时,湖北《汉诗》杂志也选取了余秀华的诗歌发表。但余秀华及其诗歌未引起多大反响。而让余秀华一夜成名的是微信公众号,《诗刊》杂志社利用微信公众号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个脑瘫患者的诗”为题转载了余秀华的诗,这条微信的阅读转发量不久就超过了五万。其他公众号也对余秀华诗歌作了推介,点击率逐渐升高。[4]62后来文学批评家在2015年1月13日在自己拥有四十万访问量的博客上贴出博文高度赞扬余秀华的诗歌,称其为“中国的狄金森”。[5]网友王小欢在看了沈睿的博文后,将其将标题改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后,转发到微信转发到微信公众号“民谣与诗”上,不久阅读量就显示为100000余次,突破了该社交平台所能统计的最大显示量。
可见,博客与微信等网络媒介是余秀华诗歌传播的主阵地,也成就了余秀华。范雨素的成名之路更为直接,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后持续刷屏,阅读点击量越过“10万+”。人们不禁开始挖掘范雨素是谁?同时,关于范雨素文章的文学价值讨论掀起了热潮。不少的人也开始就余秀华与范雨素的作品进行对比。
姑且抛却余秀华与范雨素迅速爆红的原因是否为文学、其文字的文学价值高低等论题,因为就其掀起的文学风波已将其视为文学现象。不可否认的是,从余秀华到范雨素的成名及其作品的当红,网络传播媒介的强大力量再一次得到印证。在新媒体语境下,纸媒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文学的传播需求。网络传播俨然成为了文学传播的主力军。
二.作者身份的标签化
根据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学说,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尽管文学理论史经历了“作者中心”说到“作品中心”说的进程,20世纪以后的文学批评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但从当下大众文化的视野与文学泛化现象来看,人们的日常经验仍然把作者作为文学活动的起点,作者在文学活动中始终位高权重。
余秀华的火,显然不是纯粹因为诗歌,也不只发生在文学圈。她是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火起来的,是因为她“不太一般”的身份、“不太一般”的身體火起来的。她的诗,只有与这些“不太一般”并置在一起,才会让大众有兴趣。[6]而这个“不太一般”指的是“脑瘫诗人”以及农村妇女的身份。当“下里巴人”的农村妇女、脑瘫这样的词语与“阳春白雪”的诗歌、诗人这样的词语摆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造成的陌生化效果正是媒体叙述的策略要点。尽管“脑瘫诗人”的命名在文学话语系统里一再被批评,但从大众传媒的角度看,“脑瘫诗人”是一个绝妙的命名。如果不是这个命名,余秀华恐怕难以得到这么多的关注。[7]可见,正是“脑瘫”“农妇”这样的标签贴到了作者余秀华身上,这些标签背后所承载的家境贫寒、命运坎坷等含义成为更大的关注点。除此之外,余秀华在网络中还被称为“中国的狄金森”,这个称号出自于学者沈睿。她在评论余秀华诗歌时说:“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她的诗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让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8]余秀华被贴上了“脑瘫”+“农妇”+“中国的狄金森”的标签后吸引了众多眼球。
范雨素正是在这些余秀华的标签及其关注点余温犹在的时候出现的。一个文化水平低、到城市务工的农村妇女凭借一篇《我是范雨素》的长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和余秀华一样地备受关注,一样被贴上了标签,甚至叠罗汉式地贴上了“另一个余秀华”的标签。同样地,透过其文字背后,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与贫困及其与命运的不息抗争成为关注点。
从余秀华到范雨素,作者身份的标签化现象尤为明显,这些标签在构成余秀华与范雨素“文学事件化”[9]81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成为了在新媒体语境下文学现象的重要特征。
三.读者群体的狂欢化
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又一基本要素,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读者的文学阅读活动对于文本意义具有能动在创造意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更是突出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将读者接受活动看作是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纸媒时代的读者可称之为“文人墨客”,文学阅读是专业化的。
在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阅读行为交互性大大增强。在微信朋友圈中意外走红的余秀华诗歌,告别了自足自为的私性书写,进入到众声喧哗的大众文化场域。在这个杂合着消费法则、话语权力、身份符码的场域里,上演了一场网络社群的诗学狂欢,进而获得了主流媒体和出版机构的关注。[10]203相对比传统的读者,新媒体语境下的读者是群体性的,阅读行为在众声喧哗的大众文化场域里是狂欢的。余秀华与范雨素的走红皆因读者群体性的转发与围观“脑瘫”、“农妇”这样的标签及“文学”擦出的火花,狂欢式地对“睡你”(余秀华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过度阐释。
读者群体的狂欢都让余秀华和范雨素蹿红网络,都让两人获得了主流媒体、文化精英和权威出版社的关注。余秀华在最红之时两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得到权威出版社策划出版并在市场上热销,第三本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于2016年5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余秀华成为了一个专业作家,甚至一個作家明星,为读者群体性的狂欢完美收官。尽管范雨素至今尚未有书籍出版,但其自传体《我是范雨素》火爆网络后,有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也有了文化精英的评论与肯定,那么范雨素的出书,走上专业作家之路是指日可待的。
在一定意义上,是读者群体性的狂欢把余秀华和范雨素送上了文学的神坛。这是一个有别于“作者——作品——读者”的传统路径,反而是读者成就了一个作家,这不得不说是新媒体语境下一种文学新象,应得到重视的同时也理应得到辩证的看待。
文学是开放的存在,文学创作素来不是以作者的“高”“低”来划分的。温奉桥表示,《我是范雨素》的“走红”,是非常“当代”、非常“中国”的文学现象,为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提供了极好的范本。[11]余秀华步入知名作家行列更是研究新媒体语境下文学现象不可越过的范本。从余秀华到范雨素可看到,传播方式、作者身份与读者群体所呈现出来的与纸媒为主流时代所不同的文学景观,将不断充实着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1][10]陈守湖.狂欢与规训——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余秀华诗歌现象”[J].中南大学学报,2015(4).
[2][11]李永杰.文学创作“接地气”才有生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5-8(002).
[3]鹿国治.新媒体·文学书写·文学人类学[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陈立峰.论自媒体时代的诗歌传播——以余秀华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1).
[5][8]沈睿.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b7c5b80102vf0z.html,2015-1-13.
[6][7]陈亮.余秀华:在生活与诗歌的双重坐标中[N].中国艺术报,2015-2-4(003).
[9]孙桂荣.余秀华诗歌与“文学事件化”[J].南方文坛,2015(4).
(作者介绍:陈雍,广州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