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诗文对风的抒写
2019-01-10王梦月
内容摘要:曹植的“风”诗继承了中国文化中“风”的传统涵义,发扬了魏晋时期诗歌的“悲风”意象。通过研究曹植在建安年间、黄初年间和太和年间三个阶段诗文中对“风”的抒写,可见曹植写“风”受到了仕途变迁、人生经历和心理状态多方面影响,其诗写“风”也具有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特点。
关键词:曹植 风 抒写
汉末曹魏时期是历史和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因而,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其诗歌必然深刻的体现出时代特色,同时又蕴含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汉王朝的衰微,军阀割据,战争不断,人命的短促易逝引起人对生命脆弱的感伤,“风”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特殊意象,曹植对“风”意象的抒写体现出时代共有的悲凉感。此外,受其父曹操的影响,曹植自小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曹丕即位,曹植深受政治打压,内心的痛苦与愤懑却无法直接控诉,于是在诗歌中常借用“风”这一意象委婉的表现出来。
曹植在短短一生中创作了各类题材的诗文总共有270余篇。在他的这些作品中,包含了许多对“风”的抒写,而“风”在他作品的不同时期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曹植对“风”的大量抒写既与“风”本身的特质有关,也受到了前人描写并赋予“风”独特内涵的影响。从视觉上,风吹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飘动。从听觉上,风吹万物,有其独特的声响。风极易触发人的敏感情绪,引起人的诸多联想,诗人因而可以将之付诸于笔端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在曹植之前,已有大量描写“风”的诗句,这些诗句中所描繪的“风”构成了“风”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汉代诗歌中的风意象总体上继承了诗骚中“风”的悲愁色彩,这种悲愁色彩在魏诗中继续发展、与日俱增,对古代诗歌风意象在风格上偏重于悲情,进一步奠定了基础。”[1]
三国时期政权更迭、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战争进而引起人对于生命敏感脆弱的意识。此期的风意象中有相当数量均以心理的悲凉肃杀感受命名,如悲风、凉风、寒风、凄风等。曹植的诗文中风意象的运用可以说贯穿在创作的整个时期,是曹植形成其创作风格的构成部分。“在曹植的诗赋作品中,建安时期写景因素作品占据全部写景作品的大半壁江山。”[2]他选取意象不同于曹丕对春花秋月、衰草寒蝉的细致描写,而是多急骤、紧密的意象,多处描写到“风”。因为风的冷暖徐疾变化、过而匆匆的特点极易引起敏感的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所以曹植在诗中常用风来起兴。“自生乎军,至长乎乱,建安时代的曹植虽然也感受着天下的动荡,但总体来说还是置身于曹操的荫护之中。”[3]建安二十一年之前,曹植作为贵族子弟,享受着宴饮游乐,斗鸡走马的富贵生活。又因其年少才华横溢,受到曹操的宠爱,建安十六年,封为平原侯。建安十九年,徙封临淄侯。此时的曹植正值年少、意气风发,因而此时的风给诗人的感受也是愉悦的,诗中所描写的风多为“清风”、“追风”、“随风”、“凉风”、“春风”和“仁风”等轻柔之风。
首先是他的游乐诗,如《公宴》中“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介绍了曹丕宴罢意犹未尽,又邀曹植及众宾夜游“西园”的情景,诗人乘坐轻辇,伴着轻拂的微风,欣赏美景,诗中洋溢着欢快热闹的氛围。《侍太子坐》中“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所写景物一片和顺欢快:时雨普降,寒冰消融、凉风拂面。其次是他的咏物诗,如《九华扇赋》“随皓腕以徐转,发惠风之微寒”,《宝刀赋》“扇景风以激气,飞光鉴于天庭”。可以看出曹植的感情丰富且细腻的,对于生活锁物有着独特的内心感受。最后是他的政治诗,《登台赋》是曹植建安十七年春作,时邺铜爵台新成,曹操命诸子登台为赋。诗中“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谈在昔之清风兮,总贤圣之纪纲”,写春风和睦,万物盎然,烘托曹操的励精图治。《七启》中有多处描写风,“驾超野之驷,乘追风之舆”、“崇景山之高基,迎清风而立观”和“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风除了给诗人一种身体上的直接感受和由此引发的情感外,还是实现理想的一种象征,表明了曹植渴望为国效力的政治立场。
曹植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说是从曹操“立嫡以长”,曹丕争立太子成功开始的。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魏太子。支持曹植的各个好友都先后遭到残害,境遇危险,因此自身难保的曹植表现了不能予以援助的愧疚,而诗中的“风”也多为“清风”、“悲风”。如《赠丁仪》中“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野田黄雀行》中“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均塑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登上帝位,改年号为黄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和势力,曹丕加紧了对曹植的控制与压迫。曹植空有才华与抱负,却报国无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激发了他内心的不平,在诗中所描写的风不再是和煦清风,而更多的是“流风”、“悲风”、“秋风”、“冲风”、“回风”和“北风”等肃杀凄凉之风。
曹植黄初三年封为甄城王,朝京师,还济洛川,作《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黄初四年,曹丕颁布禁止藩国兄弟互相联系的严令。曹植在《杂诗》中写“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怀念曹植异母弟曹彪,感于如今与众兄弟天各一方,行动受限。其后,曹植徙封雍丘王,朝京师,未许朝,故作《应诏》诗,以望朝觐。诗中写“玄驷蔼蔼,扬镳漂沫。流风翼衡,轻云承盖”,再回故都,已是物是人非,畏惧谨慎下的心情所见之景也是“扬镳”、“流风”。而后曹植的同母兄长任城王曹彰于京都暴薨,面对亲人的意外离开,监国使者的监视,曹植在与其弟曹彪相分离之际发愤作了《赠白马王彪》“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秋风触发了诗人的感伤,寒蝉寓意着诗人自己。诗中直接描写了对曹丕手下监国使者的愤慨,实际也是对曹丕残酷迫害兄弟们的间接抗议。曹植将“风”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情景交融,这些以“悲风”为核心意象的诗句实际上反映出他内心的怨愤苦闷。面对着严峻的处境,曹植仍寄希望于曹丕,渴望忠心见表。为争取人身自由,从而打消曹丕的怀疑,曹植作了一系列表明心志的诗篇。如《白鹤赋》“狭单巢于弱条兮,惧冲风之难当。无沙棠之逸志兮,欣六翮之不伤”。曹植借喻白鹤,象征自己品德的纯正。
太和年间,曹植的“风”诗有抑郁低沉之悲风,也有现实无望而求仙访道的理想之风。期间创作了《杂诗》、《朔风诗》、《陈审举表》、《矫志》、《怨歌行》、《箜篌引》、《吁嗟篇》、《美女篇》、《远游篇》和《泰山梁甫行》等含有“风”的诗。明帝即位,曹植自认为迎来了希望,于是上疏求自试,可是曹睿对曹植的猜忌没有丝毫减弱,仍旧未予任用。太和二年,曹植创作了《杂诗》“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诗中洋溢着捐躯卫国、有志难伸的悲情。太和五年,当曹植觉察到朝廷内部出现了隐患,外族势力大增有颠覆王权的可能时,曹植上书《陈审举表》“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撮风后之奇,接孙吴之要”,以捍卫王朝的稳固,言辞恳切,但是曹叡仍然没有给曹植任何机会。而此时曹植已年近四十,想到仍身如浮萍,政治理想丝毫没有实现,遂不由得感慨时光飞逝,徒增身世之悲。如《箜篌引》中“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薤露行》中“天地無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眼看报国无望,现实的痛苦却如影随形,曹植不得不寄身于幻想的美好仙境,风也就成了他遨游仙境的载体。在《远游篇》中“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感节赋》中“愿寄躯于飞蓬,乘阳风而远飘”都表现出曹植对自由无拘束生活的渴望,对长生的艳羡之情。太和元年至太和六年的时间里,其先后徙封浚仪、东阿王和陈阿王。现实的残酷使曹植在诗中寻觅自己的理想世界,借求仙访道逃脱痛苦。可理想的仙境毕竟解决不了现实的处境,一代才子终在四十一岁时离开人世,令人叹息。
纵观曹植四十一年的人生历程,前期他是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翩翩公子,度过了愉快的青年时期。后期他备受猜忌、屡遭打压、行动受限,处境凄苦。曹植将富有悲剧性的生命历程熔铸在他的诗文中,锤嵘评价其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所谓“雅怨”,即是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上以儒家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为准则的一种抒情风格。曹植在抒发哀怨之情方面常通过委婉的手法、生动的描写,委婉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建安诗歌中的风意象最直接广泛地表现了建安诗歌悲凉慷慨、悲情深重的典型风格。”[4]而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更是将这种具有悲凉色彩的风意象运用到极致。因此,曹植抒写“风”的进步意义表现在通过“风”来抒发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感。
注 释
[1]荣小措.试论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D].西北大学,2002:20.
[2]朱军.曹植诗赋作品中的写景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06:6.
[3]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8.
[4]胡皓月.建安诗歌中的悲风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6:7.
(作者介绍:王梦月,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