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麻醉事业奉献 无怨无悔
——记第一师医院麻醉医师李新成

2019-01-10胡珺

兵团工运 2018年10期
关键词:麻醉科术者医师

□胡珺

绿色的手术服、手术帽、口罩,作为一位麻醉医师,这样的工作装束是再普通不过了,而这些对于一位从事了46年麻醉工作,即将退休的麻醉医师李新成来说,却有些依依不舍。

1972年,22岁的李新成成为了一名麻醉医师,他回忆说:“当时医院只有九个手术台,七个手术间,使用的是103型号老式麻醉机。那时候的工作条件很艰苦!麻醉医师少,设备也没现在的麻醉机这么先进和智能,全要靠麻醉医师用手去控制呼吸频率,调节麻醉参数。现在的麻醉工作站,发展得越来越快,对患者麻醉时也越来越精准。”

李新成回忆起他刚当麻醉医师不久,医院派他去内地学习,一位老师说过的话,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老师说有三种麻醉医师:第一种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将麻醉有关的并发症提前避免,不让其发生;第二种麻醉医师对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发现后立即进行对症处理;第三种是工作没有责任心,发现不了问题的麻醉医师。老师希望我们每位学员不要成为第三种麻醉医师。当时,李新成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时刻为患者的安全着想,做一名称职的麻醉医师。

“我非常热爱我一生所从事的麻醉事业,我一辈子能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内心感到很欣慰。”

李新成(左)医师在和同事讨论诊断方案。

“记得那是在80年代,我和手术医生们从早晨就开始抢救一位食道癌患者,手术做了11个小时,一直持续到晚上,我一边用手控制着麻醉机,一边细心地观察着术者的呼吸频率,并对症时时进行调整,手控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等到手术结束后,我的整个手和胳膊都麻木得没有了知觉。那个年代麻醉风险很大,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麻醉医师,但只要是我负责的麻醉患者,我一定尽全力做好麻醉,成为术者的‘守护神’。”李新成说。

很多人不了解麻醉医师的工作,也不了解麻醉医师的重要性,这么多年的麻醉工作,李新成收到的感谢信不是太多,但有位患者家属的感谢,却让他记忆犹新。

2003年的一天,一位93岁大腿骨折的患者需要做骨折复位手术。术者患有30多年的高血压,还有心脏病史,这对于麻醉医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李新成有顾虑,患者的家属也有顾虑,他们都担心术者年纪太大,不能保证麻醉安全,顺利实施手术。

经过再三考虑,最后李新成还是用自身过硬的麻醉技术,为这名老患者成功实施了麻醉,手术很成功。为此,患者的儿女们专程来到麻醉科感谢李新成。

在自己热爱的麻醉事业上工作了一辈子的李新成,从未给自己照过一张工作照。今年4月在他即将退休离开岗位前,第一师医院麻醉科的麻醉医师们用手机为李新成照了几张工作照,作为纪念。他内心非常感谢,感谢这么多年能和这样一群对待麻醉事业兢兢业业的同事一起奋斗,也很欣慰作为老一辈麻醉医师,自己能将麻醉医师需拥有的品质传授给他们,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如今,虽然在麻醉科工作了45年之久的李新成退休了,离开了工作一辈子的麻醉事业。他却欣慰地说:“我选择了麻醉事业,并挚爱了一生,为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麻醉科术者医师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中国医师节》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腹腔镜的眼睛
——扶镜手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