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劳动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
2019-01-10陈治儒宝鸡中学陕西宝鸡721013
陈治儒(宝鸡中学,陕西宝鸡 721013)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成为当前高中生的“惯病”。全国教育大会把“劳”与德智体美并列为“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劳动精神”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关键,不仅需要专门的劳动课程,更需要各学段、各学科齐抓共育。作为高中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很多教学内容与“劳动”密切相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一个“崇尚劳动”的有心人,积极创设“劳动”情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会助力学生养成“劳动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彰显价值,激发“爱劳动”热情
综观“小康一代”的中学生,作为家庭的“宝贝”,集“六亲”宠爱于一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此养尊处优,不劳动就成为一种习惯,不爱劳动成为一种性格。以笔者所在高中为例,多数学生的脏衣服是周末拿回家,由家人料理,其中有自己不会洗,也有不愿意洗,还有认为家人代劳是“理所应当”。这种“不爱劳动”虽是习惯使然,症结却在于“劳动精神”的缺失。使学生思想上重视劳动、价值上认同劳动,是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使命所在。
破解“不爱劳动”的难题,先要改造学生的“价值观”。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劳动的重要意义,才能为其“爱劳动”找到充分理由。人教版《经济生活》对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综观各类具体“商品”,关键要素是“用于交换”和“劳动产品”,这里是引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观”深度思考的“总开关”。也就是说,人们花钱购买的商品,首先是“劳动产品”,自然物品因“人化”的劳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包括货币(钱)本身所代表的价值,也是劳动的体现。以此拓展,学生若想过上“富足”生活,前提是提高“身价”,这样才能享有社会给予的待遇。这就激励着当代高中生,唯有奋发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劳动潜能”,才会奠定实现未来梦想的基础。
实现尊严,调动“想劳动”愿望
好逸恶劳、不愿劳动是当代高中生潜在的另一种“个性”。经过走访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劳动意识”淡漠,认为劳动有等级之分。不少城市学生认为,他人(家人)代劳,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自己动手“劳动”,则有失“尊严”。还有不少学生心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或表现在生活中,或反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
在教授“新时代的劳动者”时,不少学生对教材中“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示不太理解。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表现不以为然;很多同学认为就业太过“保守”,创业才算“时尚”,以为创业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就会“一夜暴富”。这些片面的认识,根源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也集中体现出内心排斥艰辛劳动的意愿。
尊严和幸福要靠努力奋斗,奋斗必然要付出艰辛的脑力或体力劳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合法的生产经营性活动,无论以什么“商品”形态呈现,只要实现了交换,就会实现其价值。基于此,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时,除了明确就业的竞争性和多种方式外,更要强化“自主择业观”,帮助学生树立自力更生意识,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未来新生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是社会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收获幸福,激发“肯劳动”动力
深究“不想劳动”的根源,有其家庭因素,也有其社会的误导。综观“富二代”现象,由于其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可谓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房有房,自幼养尊处优,使其感到一切财富“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的家庭孩子很少能下“苦功”,学习上得过且过,行为上懒散不羁,坐享父母艰辛打拼的“江山”。却不知,未曾清贫难成人,从来富贵入凡尘,不肯劳动的“新一代”岂能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家长的期盼、个人的幸福终因不愿劳动而“一场空”。
“劳而有获”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体现。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经济成分多样,与之配套建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公平。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劳有所获,多劳多得,这是社会正义之必须。依据这样的分配逻辑,若想未来有理想的所得,就要有更多的付出,这就倒逼着当代高中生要不断加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培养必备的劳动技能,摒弃“懒惰”习性,做一个“肯劳动”的社会有用之人。
“劳必有获”是法律授予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章节中,教材明确指出:在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这样的表述,不仅为学生标明了“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地位,更表明国家将下大力气,构建“公平、平等”的劳动就业环境,倡导“诚信、敬业”的劳动态度,这为当代青年施展才能提供了大好机遇。
传承文明,保持“勤劳动”本色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亿万大众辛勤劳作史。在《文化生活》中,教材通过大量图文资料,全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无论是彩陶青铜、茶叶丝绸,还是“四大发明”、世界奇迹,抑或三峡大坝、青藏铁路,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接续奋斗的可贵品质。可以说,中国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凝聚着国人的心血付出,浸透着辛勤汗水,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潜移默化地感召着当代高中生,唯有传承“勤劳精神”,才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需要艰苦。无论是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劳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毛泽东曾说:“世界上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动开始的。”爱迪生也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青年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这些“劳动感言”都成为至理名言,成为一种无形精神财富,激发一代代青年人智慧立业、勤劳创业。
促进发展,培养“会劳动”技能
“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是当代高中生劳动教育的最大困惑。要破解这种“劳动难题”,除了要打通其“思想观”,更要设法为学生创设劳动的“机会”,并教会一定技能和方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之一的“公共参与”,就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劳动,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比如,“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综合探究内容,笔者提前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尝试做一份兼职,经过从业“体验”,不少同学在课堂上分享体会,不再是“夸夸其谈”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让学生知道劳动的滋味,唯有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劳动。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内容,教师如果适当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家庭劳动、公益劳动、集体劳动以及社会实践,则可以达到深化认识、提升技能的双赢效果。比如,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时,不妨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购物,学生有了购物的“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就更加真切地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还有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与其说教什么是“友善”,倒不如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义务植树”“环保见行动”等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护环境观念,将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劳动精神。相信在思想政治教师的倡导和努力下,“劳动精神”这粒种子,必将根植学生心中,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奠基其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