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考试题与教材中的语言逻辑关系
——从涉及“关键部分功能”的高考试题说起
2019-01-10河北
河北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对“甚至”与“一定条件”的不同理解,导致一线教师对教材中“关键部分”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出现了分歧,这种分歧已经成为教学障碍。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入手,有助于解决消除分歧达成共识,促进相关内容教学的顺利进行。
2013年的两道高考试题及其教辅机构所做的解析,五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高中政治学科“关键部分的地位与作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笔者发现,高考试题及其解析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分析高考试题及其解析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正本清源,在此提出,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甚至”的词义与用法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的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其中对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表述如下: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人教社2018年版第58页)上面的表述,本是通俗易懂的文字,算不上晦涩难懂,但由于对其中“甚至”一词的释义及其用法不熟悉,引起了对关键部分的地位及作用的曲解。对教材内容的曲解,在高考试题与对高考试题解析中有明显的体现。
我们先看2013年的广东高考试卷第33题: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答案】C
这道题排除B的理由应该是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抓关键”,而是“有机结合”,因此与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无关。可是,在一些教辅资料和一些网站上,却有不少解析认为排除B的理由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表述中缺少“甚至”二字。如,道客巴巴上对这道高考题的解析。(原文网址http://www.doc88.com/p-3055973819408.html)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把……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费”,体现的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选C。A错,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B错,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注意甚至一词。D错,世界观有对有错,不一定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难看出,道客巴巴上的这个解析排除B的理由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缺少“甚至”一词。这个解析的理由成立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必须弄清楚“甚至”一词的词义及用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版478页)上,“甚至”的释义是: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词典上的例句是:参加晚会的人很多,甚至不少平常不出门的老年人也来了。
根据词典的释义可知,教材中“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先表述了部分对整体的作用,随后又特别强调了关键部分的作用更大。这句话的本意是: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其中)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更是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也就是说,教材中的“甚至”只是表达“部分”的作用之后,为了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更大而使用的一个连词,并没有其他的意义。
实际上,当我们单独表达“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的影响时,带上“甚至”反倒成了缀余。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上的例句为例,单独表达例句中强调的部分,我们表述为“不少平常不出门的老年人也来了”就可以了,如果加上“甚至”二字,反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了。同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与“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也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总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表述,与教材中的表述的本意是完全一致的,道客巴巴网站对该题的解析中排除B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可是,道客巴巴的这个解析在2013年高考之后,却一直在影响着每年的高考备考,网上搜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注意甚至一词”,会搜到很多的结果,都在重复这个观点,也就是说,很多网站上还在沿袭着这个观点。
二、大纲版教材中的“在一定条件下”
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第19题,也是一道涉及关键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的试题,该题如下:
“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该题的命题者应该也是认为“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并因此加上了“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前提,受这道高考题的影响,“关键部分只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被当成正确的观点广为传播,笔者在多种高考一轮备考资料上看到了根据这个观点设计的训练题。下面是《金版教程·2020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思想政治》一书的一道判断正误的试题(甘肃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263页):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剖析】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才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不是所有的时候关键部分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在《骄子之路·高考总复习·全程复习方略·政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第224页)、《红对勾·讲与练·大一轮复习·政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244页)等知名品牌教辅资料中,也有与这道题相似的试题,在一些网站上,这类试题也普遍存在,它们都在传播“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才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总之,受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第19题的影响,“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说法,随着教辅资料、网站广为传播,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人的认可。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说法科学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分析“关键部分”这个概念。
什么是“关键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对“关键”的释义是: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版,478页)
这个释义告诉我们,关键部分在任何时候都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并不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前提,因为不对主体起决定作用就不能称之为关键部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凡是被称之为“关键部分”的也都是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如,心脏(这个身体的关键部分)对于我们身体(这个整体)素质来说,它的功能每时每刻都在起决定作用。
“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表述,曾经出现在大纲版的高中教材《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册)》上,原文如下:
……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人教社2003年版,56页)
从上面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关键”一词的释义的分析,应该说现行教材删掉“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高校哲学教材关于“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分析极少,笔者查阅20多种我国高校的哲学教材,只在布和、连自昕等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上找到有关的内容:
部分反过来也影响整体。特别是构成整体的关键部分,对整体也会有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该书也认为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并不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前提。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表述是正确的,并不是“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才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我们使用的现行教材的表述是完全正确的。
三、简单的结论
高考是我国的第一大考,高考对高中教学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2013年高考试卷出现的两道涉及“关键部分地位作用”这个考点的试题,在其后5年多的时间里,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很多的一线老师认为表述“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必须加上“甚至”一词,或者必须加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前提,但是,我们从语言逻辑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证明这些老师的观点都是不成立的。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理解,希望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