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研究项目研究报告*

2019-01-10邹一斌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研员课例框架

◎ 邹一斌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遵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优化全面育人机制”的任务需要,在已完成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项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项目组从课例研究的角度,继续开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与针对性提供重要保证。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角度,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上海多年来坚持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校内教育、校外教育相融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改革,从长效机制建构、学校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编制、教材建设研究、课堂教学实施、专业教研保障等六个方面,整体实施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抓手。上海先后颁布实施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把民族与文化列入主要教育内容,形成了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教育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来教育人和武装人,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教育硬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养出能适应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载体和内在灵魂,它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塑造和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学科教学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开展基于教学规律、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的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加强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例研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其中,培育学生的文化亲切感,提高文化感受力,增强文化理解力和理性认识,是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生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为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越来越受到严重挑战,21世纪新一代青年学子无论是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还是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日益变得复杂和多元。

面对新生代所呈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遵照当前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入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判断力,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实施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研究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认知规律,按照“一体化设计、逐次分层推进”的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各环节;以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统编教材的学科为载体,开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在学科的具体教学实施中怎样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学习过程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具体手段与方法,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案例。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项目研究以前期项目实施为基础,市教委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牵头,邀请区教研员、学科专家、骨干教师组成学科研究团队,以小学语文(一、二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一、二年级)、初中语文(六年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初中历史(七年级)为重点,开展课例研究,探究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

(一)整理既有成果,编制项目实施计划

市教委教研室于2013年底启动实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研究。在为期两年的研究过程中,市教委教研室先后开展了现状研究、教材研究、校本课程建设及学科教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例研究项目,基于以往研究内容,结合国家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文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及课例研究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在对课例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结合项目委托方要求,确定了以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学科课例通用观课框架为主要研究内容,制订和完善项目实施计划。

(二)组建研究团队,研制课例相关框架

立足自身研究,由市教委教研室课程教材部、学科部相关教研员为主,会同各区学科教研员、一线教师形成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开展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和学科课例通用观课框架的研制工作。两个团队分别拟定具体研制方案,总项目组对两个团队的研究实施目标管理,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集体研讨—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不断完善关键要素,最终确定了两个基本框架,为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设计提供设计模板和观课评课的依据。

(三)依据基本框架,开展学科教学实践

根据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和学科课例通用观课框架,我们开展五个学科的课例设计和拍摄工作。由各学科教研员组织各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依据国家统编教材选取典型课例,完成课例设计,并由课程教材部组织完成课例拍摄工作。

(四)撰写教学课例,形成项目研究报告

由市教委教研室总项目组编制统一规格体例,执教者撰写教学课例,各学科根据统一要求,完成课例研究报告。总项目组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对所有教学课例进行比较、分类、评估、分析,提炼课例典型特征,整合课堂教学中实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和呈现路径,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关联性、资源评价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形成项目总报告。

四、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形成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

项目组通过对文献梳理和分析,结合相关政府文件,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相关描述,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内容和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根据“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三个维度,制定属性表,为整个通用框架的结构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基于大量的案例分析,提炼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资源与评价列为设计框架的基本要素。

项目组组织五个学科教研员和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反复修改,正式确定了通用框架的要素及呈现形式,在框架的各版块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我们在集体研讨基础上展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行动研究,检验框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并根据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建议,修正设计通用框架,为五门学科的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操作提供重要的支架。

(二)研制完成观课通用框架

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的观课评课维度,与常规课堂教学的观课维度基本保持一致,在评价要素确定上既要体现共性又反映差异性。项目组参考常规观课评课量表,梳理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统编三科教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异同点,初步拟定观课框架。将三科的课改经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合,使观课框架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育人导向的一致性。

我们通过观课实践,检测观课框架的效度信度,三科分别挑选指向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等侧重不同目标的课文,运用评价表对本学科的多节课进行交叉评分操作,并通过评分结果的比对分析,检验观课评价框架中各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调整。在理论研究、集体研讨、观课实践的基础上,研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用观课框架。

(三)完成学科优秀课例拍摄及案例设计

我们运用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组织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五门学科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工作。形成了统编三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课例40节,探索并形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拍摄完成优秀课例40节形成40篇教学设计案例。这些案例汇编成册(《启智润德》)正式出版。

(四)构建市区校三级研究共同体工作机制

市教委教研室总项目组筹划项目整体运作,主要负责项目的预研究及顶层设计。由市学科教研员组织协调统编三科的研究团队,形成以区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研究团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总项目组着重沟通、协作,塑造互促、分享、整合的研究氛围,确立整体工作目标,协调管理过程,把握总体研究方向。区学科研究团队专注于内容研究和实践,在市教研员的指导下提炼和总结相关经验,各个团队之间及时互动、互助互补、成果共享,形成了良性工作机制。

五、研究成效与反思

(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普遍增强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本项目有力地激发和唤醒了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融入和传承的自觉意识普遍增强。广大一线教师能立足学生的发展,以本学科为载体,确定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发掘教材的传统文化因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积极发掘资源,创立学习情境,注重活动设计,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感受和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二)在统编三科教材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水平明显提升

以教学设计通用框架和观课框架为教学实践的关注点和支撑点,从策略运用、资源开发和活动设计三个领域开展教学实践,教师在平时一线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水平明显提升,统编三科的教师积极探索在日常教学中全面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形成了40节优秀课例,每个课例均含教学设计、视频、文字实录、课后反思,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

(三)项目形成了较强的社会辐射,育人实效性得到有力提升

在项目为期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市教委教研室以统编三科教材推进为契机,组织了五个学科的学科教研员和课程教材部教研员,成立总项目组,邀请高校专家、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数十人加入核心研究团队,先后组织实施五门学科的教研及教学展示活动6场,总体展示活动1场,开设公开课20余节,参与现场活动的基层教师约2000人,组织拍摄优秀课例40节。我们还在《中国教育报》和“上海教研”等重要平面媒体和自媒体展开宣传活动,在本市及外省市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形成较强的辐射效应,有力提升了项目育人的实效性。

(四)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需要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不断推进和深化

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研究”,通过连续五年持续不断的行动研究和探索,上海在学校日常教学中融入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一批成果。如何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及时回应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最新要求,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实践的内涵,是本项目研究今后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启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在不断创新中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应如此。本项目的实践与研究将不断与时俱进,随着国家形势发展坚持不懈地推进和深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研员课例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关于教研员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的报告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