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感悟,开展鉴赏型微作文教学

2019-01-10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张菊凤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期
关键词:感叹号标点符号尝试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张菊凤

在小学阶段,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习得写作技巧的阶段。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其写长篇大论,这很难实现。我在教学中利用了微作文,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作为范本,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范式,掌握其中精妙的表达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微型的写作活动掌握写作技巧,建立鉴赏和写作结合的课堂,让学生提升对作文创作的兴趣。

一、品悟标点符号,传达情感

不少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容易忽略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其实标点符号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有着自己的表达意图,代表不同的情绪,体现了一定的节奏感。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鉴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说说这些标点符号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并尝试展开仿写,这样就能促进鉴赏型微作文的写作。

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爬天都峰》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尝试鉴赏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并思考这些标点符号代表了什么意思。如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感叹号,并分别分析这些感叹号代表了什么意思:“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的感叹号表示了内心的惊讶和感叹,说明“我”没有想到老爷爷年纪那么大也来爬山,加上感叹号能体现内心的震惊。“咱们一起爬吧!”这里的感叹号则有一种召唤、号召的意思,体现了老爷爷的和蔼。“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里的感叹号表示内心的激动之情。此后我又鼓励学生写一下自己外出游玩的场景,并合理地使用感叹号。如有学生用:“原来树下还有小蘑菇呢!”表达了看到蘑菇后的震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而且还要让学生能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鉴赏型微作文则能让学生不仅学会鉴赏,而且还学会如何使用,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迁移。

二、解决矛盾冲突,深化思维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章的情节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出现能让文章变得更耐人寻味,情节也能更加跌宕起伏。如果在写作的时候能加入一些矛盾冲突,必然能让作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文章中的矛盾冲突,并思考文章如何展现冲突,冲突的结局是怎样的,在自己写作时要如何体现冲突。

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摄影师》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在鉴赏作品的时候找出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并分析对作品产生了什么作用。如有学生发现,文章中的人物身份悬殊,他们原本生活不会发生交集,一个是大作家,一个是少先队员,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此外,学生还从情节上找到了矛盾,小男孩要给高尔基拍照,但是却没有用合理的手段进行联系,而是扔纸团,在打算拍摄后,胶卷又忘记带了,这也是矛盾。最后,高尔基宁愿见小男孩,也不愿意见杂志的记者,这也是矛盾。我鼓励学生思考作品为何要设置如此多的矛盾,并思考如何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加入这些矛盾,让情节变得更精彩。如有学生提出可以写一下出去钓鱼,结果忘记带钓饵,然后抓蚯蚓解决问题,这样不仅突出矛盾,而且显得十分有趣。

围绕作品中的矛盾冲突进行赏析,这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学生可以将微作文当成是思维碰撞的媒介。在围绕冲突进行鉴赏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读懂文章,更能提高写作能力。

三、仿写生动句式,有效迁移

仿写是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能让学生进行有效迁移。我在教学中不仅鼓励学生积极鉴赏,说出文章中哪些词句比较好,而且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仿写,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动的句型,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的雨》里有很多精彩的句子,我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的句子,并展开分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如有学生找出:“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认为这样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银杏树的羊毛。还有学生找出:“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认为这样让花卉充满了灵动。我鼓励学生展开仿写活动,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形象化地描写一种事物。如有学生用:“风奶奶轻轻一吹,蒲公英的宝宝们就坐着一个个降落伞向着远方出发了”很形象地展现了蒲公英。

在鉴赏型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能更敏锐地把握住文章中哪些词句写得精彩,并尝试通过仿写的方式掌握这些词句,这是一种能有效展开语言训练的好方法。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果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将写作训练和阅读赏析结合在一起,将有效地构筑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积极展开探索,在微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感叹号标点符号尝试
池塘里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感叹号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感叹号大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