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
2019-01-10江苏省睢宁县睢城实验小学
江苏省睢宁县睢城实验小学 孙 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写作一直都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的语文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在学习写作知识的时候也会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一直是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微型化写作教学是训练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通过微型化写作,学生可以锻炼和培养出一定的写作思维,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从而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这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策略,对于促进语文写作教学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传统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都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观念陈旧。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都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上,而对于学生其他方向的能力和素质关注程度明显不够,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直接对语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趋势。积极开展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有利于积极转变这种落后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素质,这也是未来语文写作教育的发展方向。
但是从当前的实际写作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想实现优化课程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首先就应该更新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而教学理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由来已久,并且在教师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使教师在短时间之内接受全新的微型化写作教育理念,并且及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老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接受和渗透全新的微型化写作教学理念,优化语文写作教学手段,才能逐步剔除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不利影响。所以说,与教育发展趋势相比,当前的写作教学理念始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随着教学形势的发展,全新的教学理念被逐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理念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老师应该在意识到传统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体系,排除传统教学观念的不利影响,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积极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学生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考试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在学生基本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印象之中春天的雨。这样学生就会结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之中的写作手法,仿照课文写出自己印象之中的雨。比如一位学生写道:“春天的雨,是一支魔法棒,它随意一挥,慢慢地,慢慢地,就把大地变绿了。”开始的时候学生模仿得可能不够好,此时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逐渐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
二、应用微型化写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当前的教育机制之下,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将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之上,而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主要方式就是考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考试成绩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质量和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如果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被评价为优秀,老师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相应提升。但是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情况就是截然相反的,这主要是传统教育评价观念的影响所致。
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绞尽脑汁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大幅度缩减能力培养的时间,转而进行应试技巧教育,至于学生学习过程如何,老师并不是十分关注,只要能在考试之中取得优秀成绩,就算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如果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相应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对于学习存在内心的抵触情绪,教学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如果不及时解决,还会对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障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给予充分重视,不断优化教学形式。
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转变原有的枯燥教学形式,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使语文写作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一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都以此为导向,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老师应该通过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应用,优化语文写作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之前,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明确具体的教学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这样在采取教学措施的时候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作出有效调整。语文写作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深入挖掘知识内涵,科学设计教学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给予重点关注,积极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形式,以兴趣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语文写作知识,强化学科教育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教育目标。比如老师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其中有关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写。此时老师就可以将微型化写作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让学生将自己家乡某一处风景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变化用简单的语句写下来,写完之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学生读完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及时对其进行了评价,指出其中的亮点以及不足之处,并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学生也会更愿意参与其中,微型化写作教学的作用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结合学生特点,提高微型化写作教学实效性
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直是主要目标,因此不管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基本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导向,如果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将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积极开展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实践,可以实现对语文写作教育课程的优化,使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写作教育体系,从而为语文写作教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因此在微型化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因为不管是全新教学形式的应用,还是课程教育体系的优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有效性是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虽然运用了全新的微型化写作教学理念,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各种教学手段,但是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较之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的,即使教学过程再丰富,也只是形式上的应用。因此对于老师来说,有效性原则也是检验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质量是否提升的有效标准。除此之外,由于语文写作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果老师不注重对零散知识的整理和总结,就会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和记忆难度,这样学生表面上似乎学会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在头脑中始终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
另外,如果对知识的掌握缺乏体系性,在实际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形成对课程的宏观认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也无法展现。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对课堂教学环境的打造不够关注,学生缺乏学习的良好氛围。要想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在营造教学环境方面多下功夫。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之前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同时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学生才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从而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这样学生在遇到写作问题的时候也能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写作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习,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实施微型化写作。利用微博、微信、QQ、博客等网络平台,进行微型化写作教学,拓宽写作途径。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个性化语言的训练为目标。老师可以利用微信的“隐私”功能,实施“一对一”亲情化写作交流,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指导。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功能,针对一些传统节日、公众纪念日、名人生卒日、时政事件,让学生在微信群里运用不同的体裁自由发表观点、随感、评论等。这种形式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微型化写作环境,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和互动,便于老师开展写作指导,从而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综合考虑微型化写作教学的优势,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强化针对性指导,从而切实发挥微型化写作的积极作用,实现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