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
2019-01-10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办事处鲁山路小学房洪爱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办事处鲁山路小学 房洪爱
在语文课堂当中,对于语言积累的教学,可供我们切入的角度是十分丰富的,切入的点越合适,课堂的教学便越具有效力。而针对这些角度的选择,我们应当首先以“学生”和“学科”两个主体作为考量点,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把握以及对语文知识内容特征的剖析两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下,笔者分别通过以阅读、游戏、写作三个维度为出发点,对有效提升学生语言积累效率的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以下总结:
一、在阅读摘抄中积累
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积累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从这一点进行深入挖掘,对教学方法进行设定。首先,小学生囿于年龄的限制,主观意识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之学习意识的欠缺和薄弱,因此,单单通过阅读的方式接触语言知识,不能达到有效的记忆效果。对此,我们可以利用“笔记摘抄”的方式指导学生展开练习。通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加强记忆,从而达到有效积累的目的。
例如:以《月光曲》一文的教学为例。在指导学生对本文进行阅读的环节中,笔者便借助于这一方法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而关于对文章语言的笔记摘抄,一种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圈划、摘抄;而另一种方式便是完全依据学生个人的意志,凭其喜好作笔记的归纳。如笔者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微波粼粼、霎时间、清幽、恬静的脸上、波涛汹涌”等做了圈划。而在此之余,有的学生又通过自己的喜好将文中的一些语句做了笔记的总结,如将“幽静的小路、清幽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等具有描述性质的语段归纳为一处。如此,既确保了学生基础的语言积累,又在这一前提下促使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学习探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性。
二、在语言游戏中积累
语言游戏的开展,则是完全依托于对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性使然,尚处于活泼、爱玩的时期,因此,在课堂中开展语言游戏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具体为: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成语接龙、诗词“飞花令”的游戏,从而在游戏的运用中帮助学生达到逐步积累的效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此处我们以《伯牙绝弦》一文的教学为例。众所周知,“高山流水”的成语便是出自这一故事,因此,在教学之余,笔者便借助这一成语为突破点,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堂“成语接龙”的语言游戏活动。在游戏开展之余,笔者又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小组为单位,积累得胜次数多的为胜利,失败的判定则与之相反,并接受“表演节目”的惩罚。在这一规则的基础上,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调动。过程中,笔者又依据游戏节奏,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如:学生以“水滴石穿”为第一句,有学生接“穿针引线”,至此,“线”字开头的成语便成为一个分水岭。对此,笔者则及时提出了“线抽傀儡”这一成语,同时,详细介绍了“傀儡”的本质意义,使学生了解了木偶戏这一传统技艺。诸如此类,在良好的游戏节奏中,笔者将语言知识穿插其中,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记忆,极大地提升了语言积累的教学效率。
三、在主题描写中积累
在主题描写中进行语言的积累,是从语言的运用角度出发而言的。所谓主题描写,即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确立一个写作的方向,不限字数,可长可短,使之对这一主题进行书面语言的表达。通过这一环节的锻炼,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促使学生在运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例如:以《桂林山水》一文为例。笔者在教学之余,为学生确立了“景物描写”的写作主题。“景物”可以取自自己与父母的某次远游,或者是自己非常熟悉且经常接触的某处地点,抑或者是以公园、农村田野风光为主。诸如此类,在这一前提下,学生的语言知识不仅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运用,而且对于某些景物细节的描写,还起到了深入挖掘和启发学生语言潜力的作用。如:学生写自己较为熟悉的一处景物中的树木,由于此处是学生烂熟于心的画面,对某次微风吹动树枝的景象印象深刻,便用了“温和的摆动”来形容这一景物。此处,便是对学生语言挖掘最为典型的体现。如此种种,通过主题描写的锻炼,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言积累的基础,为课堂目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言积累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些方法的应用,我们只有善于将其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并适时作出调整与优化,如此才能确保其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