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作文遇上小小说思维
2019-01-10江西
江西
小小说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之一。人们不仅喜欢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对其生活化、幽默化的语言所凝聚成的人生哲学更是情有独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小说的语言及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掌握小小说的写作思维,对于高考作文的写作具有借鉴意义。
一、生成性思维
小小说的生成性思维源于对生活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但归根结底要做到“有的放矢”、缘事而思、因人因物地具体考量。如此,思维到了发酵期,文思便自然生成。如美国作者莫顿·亨特对少年时期的一次攀爬悬崖的冒险事件有所思考,才会有对人生的领悟,进而生成引领自我走出阴影的人生哲学,并最终将其生成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成性思维在这里指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进行惯性思考并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形成生成性思维,首先应有一个能引发思考的对象,一个能够承载生成性思维的载体,诸如一事一物一现象,一问一语一意象。其次,便是进行深入思考。
譬如当我们看到“高铁”,想到其快捷、舒适的同时,若能与以往的“普铁”进行对比,自然就会生成对“科技”的思考;同理,看到“移动支付”,想到其带给我们便捷之时,“科技”一词亦在脑海中自然而生。如此,当学生身处考场,巧遇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中国关键词”时便会毫不犹豫地串联起“高铁”“移动支付”这两个关键词,如此便可自然而然地生成一幅科技发达的中国画卷了。
当看到“广场舞”“中华美食”“美丽乡村”这几个关键词,如果能结合生活去体验、琢磨,理解每个关键词背后的内涵,便会极其自然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生成一幅极具中国特色的“慢生活”画卷了……
生成性思维需要学生多提几个问题,对所遇的对象进行较深入的思考。例如,看到桌子上的一杯热牛奶,想想妈妈为什么这么晚还没睡觉?是睡不着吗?不困吗?这应该是母爱吧。尔后,对脑海中所生成的这一连串的想法,进行删繁就简,定会生成以关键词为记忆单位的思路,如“牛奶=母爱”。
生成性思维,来源于日常,顿悟于瞬间,储存于脑海,运用于考场。
二、立意性思维
小小说的立意新颖而深远。新颖主要指小小说的创作角度——另辟蹊径,新颖独特。如果能巧妙地掌握小小说的立意性思维,对于提升高考作文等级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新颖与深远呢?以“出人意料”式立意性思维为例。顾名思义,“出人意料”式立意性思维主要指在构思作文时谋求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让读者回味无穷。例如张莉在《精神救助》一文中叙写她对小女孩范春芳的物质资助,文末却感慨道: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掺杂着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这种出人立意料的立意性思维,撞击着人的心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性自省。与之相似的还有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以老年斑羚纵身悬崖挽救种族的壮举,叩击着读者的心灵,救赎着捕猎者的灵魂!
此种立意性思维同样适用于高考。如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是“一怕周树人”。如果学生仅从“怕”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而没有真正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显然是立不好意的。如若写“不怕”,那么可写的角度有很多,例如课本上描绘的不同时期的鲁迅:少年时期的他令人亲近,让人喜爱;青壮年时期的他弃医从文,让人敬佩。
那么,如何写才能吸引阅卷者的目光呢?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小小说的“出人意料”式立意性思维。例如一位学生如此立意——“删不掉的鲁迅”:
历史的巨轮从未停止,鲁迅先生绝不是轮下呻吟的亡魂,而是站在潮尖,默默伫立的审判者。删得掉的是书本中的篇幅;删不掉的是人们眸中的火焰。这个时代正是有了删不掉的鲁迅,有了一大群清醒的人,才有了一段段让人喝彩的人生。
这样的立意是不是让读者眼前一亮?怕鲁迅?怕他文章的晦涩难懂?怕他文章的不合时宜?所以怕,所以让他在中小学课本中“瘦身”?作者从当前时事出发,顺着中小学课本酝酿删掉一些鲁迅的文章一事,层层推进,最后笔锋一转,以“删不掉的鲁迅”的呐喊声警醒世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佩之情。如此“出人意料”式的立意思维,是不是比单纯地叙写如何喜欢鲁迅来得更为新奇、更有内涵?
三、深刻性思维
小小说的深刻性是指以小见大、微言大义。看似普通平实的小小说,背后却藏着大主题。这便是小小说的深刻性思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以小见大”。例如小小说《蜜意》 :
六月酷暑,烈日当空。风无一丝,闷如蒸笼。韩老七赶集回家走在路上,口干、舌燥、头发懵。
“老七兄弟,歇歇脚呀!”路边瓜田里传来叫声。
韩老七眯着眼,看了一阵,有些犹豫,仍站立不动。
“还晃荡个啥,不敢过来呀?”
“好,就歇歇。”韩老七擦着汗,走了过去。
“老伙计,尝尝咱的新品种!”
“不敢。”
“咋?”
“哼,去年你在瓜田里见了我,把草帽拉低,盖住了面孔!”
“哈……去年,那瓜姓‘公’,现在包给我自己。老伙计,今天算你有口福,来,莫怕撑得肚皮痛!”
“嚓嚓嚓”,一刀一弯新月,翠绿,血红。
“你呀,反正都有理。老东西,简直把瓜种成了蜜!”
“哈哈哈!”瓜田上漾起了一阵笑意,蜜意正浓!
种瓜、尝瓜乃生活小事,可作者却以二百余字的篇幅“以小见大”地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大主题,读来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小切入,大主题”式的深刻性思维方法对于高考作文尤其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作文的等级。譬如,要展现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该如何去写呢?按照大部分同学的写作思路,以优美的语句写成排比段,抒发对祖国科技飞速发展的赞美固然是好的,可是如果没有较好的语言功底,或是考场作文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那就不好了。这时,我们便可以尝试小小说“小切入、大主题”的思维。例如《奶奶相思记》一文写十年前,奶奶对远在北方的弟弟思念有加,难解相思之苦;五年前,奶奶已经可以乘坐高铁,一日穿越南北;现在,奶奶成了时尚奶奶,玩起了平板电脑,几乎每天都要与远方的弟弟视频聊天。
这种“小切入、大主题”式的写作,既体现了文体的新颖性,又深化了文章主题,提升了作文的等级。
当高考作文碰上小小说思维,是不是很奇妙呢?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