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出击 写出真情
——例说如何写出“感情真挚”的考场作文

2019-01-10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几秒钟定力感情

安徽

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做到为情造文、以我手写我心,而不是为文造情、言不由衷。所谓“情之所至,自然流为至文”,那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文章肯定会让读者不屑。好的文章无需堆砌辞藻,只要文字质朴、准确生动就行。那么,我们在写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呢?

一、体察真情

“事真”是“情真”的基础,材料真容易使感情真,材料假容易使感情假。那种胡编乱造的虚假材料,容易让作文陷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泥淖。

为了表达出真情实感,我们需要体察真情 :一是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亲身经历的事必定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会感情真挚,打动读者;二是选取让自己动情的事,只有先感动自己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饱含真挚、强烈的感情,感动别人。比如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他,敲了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福楼拜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原来,写到包法利夫人之死时,他悲痛不已,以致伤心落泪。直到现在,很多读者读到这个情节时都会感同身受。再如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方言的世界》一文写道:

对,就是杀,用“杀”字来形容解渴,一般人实在无法想象。不过,你想啊,在烈日高照的田间,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农人的脊背,一亩田走下来,那种渴望水的急切心态,只想把“渴”千刀万剐,才解心中烦躁。而后,把家里煮好的一大碗大麦茶狂饮而尽,清香四溢的大麦茶如同千军万马一般攻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连毛孔的一张一翕都听得见,仿佛战马嘶鸣,军士齐心呐喊。喝完后,用袖子往嘴上一抹,然后深情地说一句“快活死了”,直呼“杀渴”“杀渴”。接着,一两个饱嗝从胃的底部翻腾而出,算是鸣金收兵,“杀渴”一仗,凯歌高奏。

“杀渴”一词可算是方言之最了。每每想起这个词,细细咀嚼,总觉意味无穷,任何文坛高手都无法创造。

田间,地头,日头,真感受,才是语言产生的真正土壤。

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也许不会有这般深的体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感到刻骨铭心,从而描摹细腻,如在眼前,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只有有深厚生活体验的学生,才能有这样的表达,才能这样切中肌肤。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根,是源,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会流长。

二、巧妙传情

一篇能够撩动心弦的作文,绝对是学生呕心沥血的情感创作。阅卷老师总是期待学生在说理严谨的同时能含情脉脉、情意绵绵,在入木三分的分析论证中能情深意厚、情真意切。为了满足这种期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具有亲切感,学生可妙用第二人称,增强情感的真实性。例如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且歌且舞,幸福中国》一文写道:

翻到第二页,你看到的是中国广场舞。一举手,一投足,整齐划一;一蹙眉,一笑靥,变幻莫测。广场舞不需要多大技巧,它重在参与,重在表达自己欢乐自信的情怀。它也不分年龄和性别,老少皆宜,男女不限。瞧,群众步伐矫健!广场舞舞出的不仅是健康,更是一份好心情。它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中国人积极乐观的态度的体现。

作者采取第二人称“你”的方式,采用向外国朋友介绍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广场舞的情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文采彰情

“文贵情真”“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文以载道”是语文永恒的追求。高考作文阅卷的现实是:在佳作频频的同时,亦时时闪现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情感属于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其得分直接影响发展等级的评分。

学生若想使作文“感情真挚”,可以借助“有文采”。文采好的作文,能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为隽永深刻,更加淋漓尽致,也更能引发阅卷老师的感情共鸣。

1.一唱三叹,排比出情

只要我们细心浏览历年高考优秀满分作文,便能发现时常可见排比的靓影。排比句受到学生的欢迎,主要是其自身所具有的层层铺排、重重渲染、反复吟咏、一咏三叹的特点所决定的。形式上,排比句也能给人以整齐美观、大气舒展、气象恢宏之感。在议论文写作中适当地使用排比,议论说理便犹如大江奔腾,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势不可当,使文章更容易感染读者,从而引发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例如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文的片段:

2018年我们国家更为富强,我期待着2035年的你们可以领略怎样的辉煌。

2018年我们青年意气风发,我期待着2035年的你们会有怎样的寄予和理想。

2018年我们的党正砥砺奋进,我期待着2035年的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坚定不移地向前走。

这里以年份开头构成段中排比,整个结构富有气势,对主体事件一览无余,吸引阅卷老师的同时,也能引发情感共鸣。

2.形象生动,比喻出情

比喻也是学生的最爱。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在议论文写作中适当地使用一些比喻,可使文章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形象贴切,更能引发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例如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时光瓶的告白》一文片段:

追梦时,遍体鳞伤的瓶身,使我体会到成长的艰辛。

漂流一段时间过后,原本光滑的表面已被浪潮冲刷得留下褶皱,无数次被人拾起,却又一次次被丢弃,遍体鳞伤的我看到了成长的不易。反观蒸蒸日上的中国似乎也遭到了来自成长的“创伤”。2008年,一场灾难划开了母亲的肌体,那是汶川大地震,短短几秒钟,高楼林立的市区瞬间被夷为平地;短短几秒钟,繁华的闹市瞬间变为一片废墟;短短几秒钟,一个个襁褓中的婴儿失去了温暖的家……我听到了幸存者声嘶力竭的哭喊。那声音,宛如一把利剑,穿越崇山,刺痛我的心灵。

文段把中国比作母亲的肌体,朴实又有生活韵味,把“声音”比喻为“利剑”“刺痛我的心灵”,这样的句子易于拉近与阅卷老师的距离,引发情感共鸣。

3.自问自答,设问出情

在议论文写作中适当地使用设问这种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会收到非常好的表达效果。其主要形式有两种:

①在一篇文章的开篇设问自答,导入论题。具体做法就是将文章要讨论的问题以疑问的方式提出,然后在回答问题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引发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例如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实干争先,弄潮浙江》一文开篇:

什么是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人凭此走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惊。“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句诗说的是那些钱塘江的弄潮儿,其实,用来形容“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也非常恰当。这真是:实干争先,弄潮浙江。

这一开头采用了设问句,自问自答,观点明确,易于引发情感共鸣。

②在文章的某一语段的开头设问自答,导入论题或分论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回答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论证集中、针对性强,易于激发阅卷老师的情感态度,做出赞同或反对的评价。例如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人生有定力 风雨不迷航》一文的片段:

何谓定力?定力就是把握自己意志的能力,就是意志力。它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沃德先生严守科学家的职责,不因为军方的决定而放弃探索,附和错误,这就是一种定力。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这也是一种定力。大国工匠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坚持把它做到极致,这同样是一种定力。

这段以一句“何谓定力”设问句引起下文,再举沃德先生、邱少云等例子,目的是让阅卷老师得出“人生有定力,风雨不迷航”这个结论,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4.行云流水,句式出情

整句是指语言形式匀整、结构大致相同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于节奏、音韵和谐、表意强烈、极有气势,主要包括以对偶、排比等形式出现的句子等;散句指句式不同、长短参差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于变化,能够自如地表情达意。在写作中如果能做到整句、散句交错使用,在整齐中求变化,于对称中显错落,就能使文章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具有一种流动感,易于激发阅卷老师的好感。再如上文提到的作文《时光瓶的告白》这样写道:

2008年,一场灾难划开了母亲的肌体,那是汶川大地震,短短几秒钟,高楼林立的市区,瞬间被夷为平地;短短几秒钟,繁华的闹市瞬间变为一片废墟;短短几秒钟,一个个襁褓中的婴儿失去了温暖的家……我听到了幸存者声嘶力竭的哭喊。那声音,宛如一把利剑,穿越崇山,刺痛我的心灵。

成长都是艰辛的,没有不劳而获,没有一蹴而就。有磨难,有痛苦,但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一定会出现彩虹。

归来时,满满当当的瓶身,使我感到努力的回报。

此段文字,骈散句结合,文章显得气韵流畅,音韵铿锵,错落有致。读后不仅能使人豪气在胸,更使人回味悠长,这样的句子易于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引发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几秒钟定力感情
何为定力?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冬·发心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能源纸”每次充电仅需几秒钟
感情强烈的叹号
万能中介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