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象”的命题角度及解题思路
2019-01-10河南孙云飞
河南 孙云飞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包括人物、景象、氛围、情感等,是高考试题中常考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高考“小说”阅读试题,探寻“人物”及“事物”形象的命题角度及解题思路,以期有助于2019届考生。
一、人物形象的命题角度及解题思路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以及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这一考点,常见的命题角度有两种:一是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二是局部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1.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从全文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其解题思路如下:
①从作品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等方面入手。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性格。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作品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正面或侧面描写进行概括分析。这是概括人物形象最关键的一点。
③从分析情节入手。在情节的展开中,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等,均能反映人物的鲜明个性。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性格形成与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⑤从人物关系入手。在许多小说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不止一个,要善于从这些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目标人物的性格特征。
⑥从作者或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这是概括人物形象最为直接的方面。
【真题回放】(2018年全国卷I第5题)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从整个作品来把握人物形象的试题,题干已将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是由“果”寻“因”的题。“拔俗的文人气质”指的是主人公心思细腻、生活浪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喜欢丁香花;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本侵略东北的罪行;用深情、甜蜜的语调讲述抗日队伍中的生活。“职业军人的冷峻”指主人公意志坚定、从容淡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不屈服于严峻拷问,用军人的敏锐眼光观察、分析可争取的董宪勋和韩勇义;笑对死亡,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遗书,却不忘大义。
【参考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2.局部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即从指定的具体语句或语段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其解题思路如下:
①要有整体意识。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该段前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摩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能提纲挈领。厘清情节,抓住关键词,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仔细品味所给文字。
③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相关人物此时此刻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行为?具体是在什么情景下产生的?
④仔细揣摩主人公的心理。要充分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真题回放】(2018年全国卷II第5题)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试题解析】该题是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试题,是对人物形象分析的变式问法。首先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题干中所涉及的情节作答范围——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二是分析人物行为的作答对象——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找到与关键词“经过”相关的语段,并分析其中所表现出的人物“心态”。最后概括归纳,形成答案要点。从作品第一段二姐对有声电影的“一套说法”,第三到第六段去电影院前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大家找小秃子、二姥姥腿脚不方便还要走路等一系列磨蹭的举动,第七到第十段在电影院不看电影、找座、让座、讨论家事等的描述中,总结人物对待新奇事物的心态。
【参考答案】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故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二)人物形象的作用
该考点常见的命题角度有两种:一是主要人物的作用,二是次要人物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
【解题思路】解答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思路如下:
①思考人物对情节的作用。情节可以塑造、影响人物,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情节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②思考人物对主题的作用。小说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这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用意。
③思考人物对社会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即人物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
【真题回放】(2015年浙江卷第15题)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捡烂纸的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对“捡烂纸的老头”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社会现实意义?联系原文来看,“捡烂纸的老头”在浓厚的市井氛围中出场,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老丑、邋遢、怪异的“捡烂纸的老头”形象。人们看不起他,鄙视他,为了自己的尊严,他向人叫阵,最后留下巨款悄无声息地死去。“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答案是什么无关紧要,但却能说明“捡烂纸的老头”有自己的打算,有自己的梦想和世界。作者对这一小人物的死是同情的,以此来引导人们关注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表达人文关怀。
【参考答案】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2.次要人物的作用
【解题思路】解答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其解题思路如下:
①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言行,往往是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的;对人物的评论,往往是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的。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的相关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的作用。
②侧面衬托,突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显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清晰。
③揭示主题,增添作品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真题回放】(2016年全国卷III第11题(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试题解析】首先,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我”给王有福捎钱约好见面第一次却没有见到,此后的见面中,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等一系列情节,“我”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可见“我”是小说情节中的线索人物,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从情节上起到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作用。另外,小说故事由“我”讲述,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其次,侧面烘托,个性鲜明。“我”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卑,“我”好心的提议,衬托了他的善良。最后,揭示主题,增添主人公魅力。“我”看待玻璃墙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文章通过“我”,更好地揭示了主旨。
【参考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二、事物形象的命题角度及解题思路
事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既指客观景物,也指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有形状、有颜色、有声音、有味道,是具体可观、可感的。作者塑造事物是为了言志、抒情。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事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以及事物形象的作用。
(一)事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解题思路】解答该考点,其解题思路如下:
①注意提炼文中描写事物特征的词语,也就是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③注意事物对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情节的发展揣摩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寓意等,尤其是作者对事物的评价,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来概括事物形象的特征。
【真题回放】(2017年山东卷第21题)
请简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要找准文中对“七岔犄角公鹿”的描写语句,从“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很有气势”可以概括出公鹿体格健壮、长相漂亮的外形特征。“我”猎杀公鹿、公鹿与狼搏斗等情节以及特吉对公鹿的评价,均体现了公鹿刚猛傲然、斗志高昂的品质特征。公鹿在事先负伤的情况下,从容面对狼的进攻,“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等体现了公鹿沉稳、有智慧。“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等体现了公鹿的头领气质和牺牲精神。
【参考答案】①体格健壮,长有漂亮的犄角。②刚猛傲然,斗志高昂。③沉着而有智慧。④有头领气质和牺牲精神,时时保护弱小。
(二)事物形象的作用
【解题思路】解答小说中事物的作用相关试题,其解题思路如下:
①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事物可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应注意事物是从哪些方面对人物做了映衬,如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②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事物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它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从环境方面思考。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刻画作用。
④从主题方面思考。事物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真题回放】(2016年全国卷II第11题(3))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试题解析】题干涉及的“电话”是一种物象。小说叙述了“我”与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连接人物、安排情节的枢纽便是“电话”。分析这样处理的作用,可联系小说故事情节的开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读者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思考。如小说通过电话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产生交集,偶然与必然交错,使文章富有戏剧性等。
【参考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文学形象”试题的解答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只要审清题干,看准区间,理清思路,把握好方向,有针对性作答,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