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聚合思维 强化主题教学
——以“中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为例
2019-01-10江苏
江苏
“主题教学,就是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重新规划、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主题教学以“主题”为连接知识的关键,通过整合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分散的知识内容形成整体认识,是高三复习常用的教学方法。聚合思维是主题教学的主要思维形式,是高考试题考查的主要思维形式之一,不仅使用于历史学科,而且在其他学科中也广泛运用,例如,聚合思维应用于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谓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主要分为“求同”“集中”和“共变”三种形式,在高考试题中常有体现。
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①求同类型,如第25题考查唐朝后期的藩镇,题干呈现四种类型的藩镇,只有“河朔型”藩镇拥兵自立形成割据状态,其他三种类型的藩镇都是为了防御地方割据,所以聚同多数藩镇的情况得出“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结论;②集中类型,如第28题考查近代外交,面对近代外交中舆论宣传,日本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丑化中国,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同一主题集中于中日两国,通过中日的不同反映得出“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结论;③共变类型,如第41题考查不同时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在宋代到明清表现为乡约制度、清末表现为城、镇、乡地方自治、改革开放后表现为基层民主选举,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表现,根据条件的变化得出产生不同的逻辑结论。当然,高考试题对于聚合思维的考查并非是僵化的,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第42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主题下相关的知识点,要求从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片断中提取情节并指出重大历史现象加以概括和评价。相同的主题包含了不同的历史情节,不同的情节对应特定的历史现象,评价的对象也应是特定的历史现象,体现了求同、集中和共变的综合运用。高三复习指向高考,聚合思维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目标,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以主题教学为主,主题教学应注重聚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以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实施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聚合思维能力。
一、求同,确定主题内容
“求同”指的是在史实中寻找相同主题的方法。传统中国的农耕文明和西方的海洋文明造就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显著的差异,但是在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关注成为两种文化的共通之处。对“人”的不断关注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价值。以人文精神的发展为主题,通过引用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的相同之处。
在中国,“人文”的概念可以溯源到《周易》,《易·贲》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人的礼教文化。在西方的古希腊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被用来泛指一切关于人的学科学术研究,19世纪出现的“人文主义”一词开始也是被作为与古希腊“人文学”复活有关的思想观念。无论中西方对这一词有何种解释,它都包含了人、人类文化这些基本的意义。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在中西方人文学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肯定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价值,人性的高贵等是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共同点。
中西方虽然对于“人文”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但其都是关于“人”的思想观念,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在“肯定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价值”方面,儒家把“仁”作为思想的核心,提出“仁者爱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强调“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例如,孔子的“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等主张。西方智者运动时期,以普罗塔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进一步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观点,在强调人的价值的同时加入了理性的因素,成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源头。在肯定“人性的高贵”方面,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发展了传统儒学的民本形成了新民本思想,例如,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批判君主专制成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的“共通”主张。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和歌颂人性,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时期发展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二、集中,明晰阶段特征
“集中”指的是在相同的主题下集中主题不同阶段的史实并分析其阶段特征的方法。人文精神虽然是中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统一点,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土壤的不同,所以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西方人文精神“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中国人文精神“以强调社会人格为特征”。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最大差异,在于对“人”理解上的不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以古希腊的原子论和雅典学派的人论为根据,强调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并从人性论出发,要求个性解放,摆脱封建等级观念,发展个人的自由意志。中国的人文传统总结如下: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
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经历了智者运动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三个历史阶段,贯穿了个体价值不断发展的线索并呈现显著的个人价值阶段特征。①起源阶段,把“人”从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解放”出来。古希腊智者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②发展阶段,把“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以薄伽丘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③成熟阶段,把“人”从封建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从人性发展到理性,从个人发展到政治,“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民主共和”等思想不仅体现了人性的解放,也反映了政治需求。
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宋明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四个阶段,贯穿了个人的社会价值不断发展的线索并呈现显著的社会价值阶段特征。①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念提出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以“礼”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强调“仁”和“礼”的统一,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荀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②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念形成阶段。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虽然在“天人感应”等思想上主张限制君主的过度专权,但是“三纲”“五常”的提出旨在进一步规范人的社会行为。③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念被强化阶段。宋明时期,朱熹强调“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甚至把社会价值凌驾于个人价值之上,提出“存天理,去人欲”。④个人的社会价值反思阶段。明末清初时期,对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进行了反思,李贽反对“存天理,去人欲”是对个人价值的反思,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等主张,是对社会价值的反思。
三、共变,分析主题演变
“共变”指的是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分析史实相应发生变化的方法。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反思,以及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由个人到政治的发展,契合了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凌辱的背景下对民主政治的诉求,成为近代中国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源头。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启蒙思想的主题,并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是中西方人文精神演变、汇聚的产物。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先声。如果明末清初的人文精神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提供可以建立民主政治的依据,那么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则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提供建立民主政治的方案。这一点可以从梁启超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中得以验证。“而此后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本印制数万本,“秘密散布”,用以宣传“民权共和之说”。但是“有为、启超皆抱启蒙期‘致用’的观念,借经术饰其政论,颇失‘为经学而治经学’之本意,故其业不倡,而转成为欧西思想输入之导引。”正是传统的人文思想无法提供“民主共和”政治的方案,所以梁启超等人转而引进西方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想,证明近代中国启蒙思想是中西方人文精神汇聚的产物。
主题教学是高三复习的重要形式,聚合思维的培养是深化主题教学的重要目标,既要通过“求同”的方法在繁杂的实施中确定主题内容,也要通过“集中”和“共变”的方法深化对主题内容的认识,同时应注意聚合思维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更好地适应高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