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向语文核心素养,加强古诗教学的方法指导

2019-01-10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靶向古诗诗歌

海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属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化维度。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路径是语文学科活动,听、说、读、写是其基本形式。

本文拟结合古代诗歌的教学,谈谈如何在语文学科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靶向“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品味古代诗歌,积累并运用语言,培育其语文核心素养

1.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品味语言特色,进而体悟诗歌风格

比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可以先回顾初中已学的陶诗《饮酒》《杂诗》等,对其质朴无华的诗歌语言有一个重新认识。然后运用诵读、品读、研读等方式进入《归园田居》,通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析出诗的形象、含蓄,借助“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两句读出诗的平淡、朴实,利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品出诗的意境醇美,借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咀嚼诗的韵味悠长。于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隐士情怀清晰呈现,而这与陶诗清新、醇美的语言密切相关。

2.注重在文本学习中积累、挖掘语言

比如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利用诗歌开篇中出现的“天生丽质”一词,引导学生联想、搜集一组称赞或描写美人的语汇:尤物、玉颜、玉人、佳丽、粉黛、貌美如花、秀色可餐、美若天仙、国色天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

比如学习《诗经·氓》时,在品读“氓”对“女子”态度喜怒无常直至反目时,就可积累一组描写夫妻感情的成语:举案齐眉、山盟海誓、天作之合、琴瑟和鸣、鸾凤和鸣、如胶似漆、相濡以沫、耳鬓厮磨、白头偕老、破镜重圆、一刀两断、藕断丝连等。

再如学习屈原的《国殇》时,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疏通大意之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诗意挖掘成语。学生们很快就“掘出”了“冲锋陷阵”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短兵相接” “气壮山河” “宁死不屈” “惊天动地” “士可杀,不可辱”等成语。学生们还从楚人悲壮的祭歌声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坚毅与刚强。

学习并积累文本语言有益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靶向“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文本语言,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学”与“思”结合起来,靶向“思维发展与提升”,从而培育学生在思维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1.在比较阅读中发展学生思维

比如鉴赏咏史怀古诗,就可以对李白的《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进行比较阅读,可以了解两诗在主旨、写法上的异同。两首诗的相同点在于都表达了对盛衰无常的感慨,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修辞手法;不同点在于《越》诗先写昔盛,《苏》诗先写今衰,结构不同。又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为深入体悟其主旨、写法及情感,就可以联系韦庄的《菩萨蛮》进行比较,韦词写江南大美风光以反衬词人思乡之苦,而温词运用衬托和细节描写点染少妇闺怨离愁,让学生在比较品析中巩固知识、发展思维。

2.在说写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

比如学习李白《将进酒》一诗时,课文已有很详尽的“赏析指导”,似乎“一览无余”。但如何设计语文活动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呢?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要点,设计“找名句,说理由”的说写趣味活动:学生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读出了李白遭遇不公之后仍不甘沉沦的乐观与豁达;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品出了诗仙面对“赐金放还”的打击心中洋溢的自信与豪气;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中,悟出了青莲居士对富贵豪华生活的轻视、对旷达人生的推崇;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感受到了一代诗仙排遣悲愁的感情激流。

此举既能引导学生找出名句,同时,通过要求学生动笔写出“理由”并口头表达,一箭双雕,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靶向“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对古代诗歌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应该是古代诗歌学习最重要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瞄准高考评分标准,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比如指导学生学习苏轼《新城道中(其一)》时,教师出了一道鉴赏题: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学生交流答案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总结,让学生明白“只能这样答”。

答:诗眼是“乐”。①首联写春风好像知道诗人要出行,吹断了阴云和积雨,颇具人情味,此一乐。②颔联运用“絮帽” “铜钲”两个比喻写雨后初晴的景观,此二乐。③颈联抓住“野桃” “竹篱” “溪柳” “沙水”四个意象,构成生机勃勃、动静分明的春景图,此三乐。④尾联写西崦人家煮好食物款待春耕的人们,是“最乐”的一笔。

结合文本思考、挖掘,再按高考古诗鉴赏的评分标准分点作答,答准要点即可。

2.引导学生“素读”文本,自己出题,当堂交流

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姜夔《扬州慢》的案例。

第一步:借助《扬州慢》的小序及注释,“素读”文本,疏通词意。

第二步:在独立阅读、握其大端的基础上,选“点”设题,并写出简要、精准的答案。

举例如下:

《扬州慢》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赏析。

①对比。上片用昔日的“名都” “佳处”对比今日寂寥的“空城”,用“春风十里”来对比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景象。②用典。以“杜郎俊赏”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等典故,抒发今日风流云散、对景难抒、深情难赋之感。③以景结情。下片的最后两句描绘出桥边红药年年花开、寂寞生长的情景,抒发出作者抚今追昔、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进行课堂交流、分享以及评价。

3.引入音乐素材,在欣赏中感受、体会

比如学习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播放明星演唱的同名歌曲,并结合词人的《相见欢》《望江南》等词作,在音乐中体会南唐后主的寄人篱下之悲和国破家亡之恨,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品析就会更加通透。又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先让学生欣赏明星演唱的《菩萨蛮》,在听觉享受中走近温词,初悟词的情韵;然后指导学生回顾韦庄的《菩萨蛮》,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对两首词进行简要的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温词的理解。

4.尝试“群文阅读”,练写研读性随笔

学习杜甫诗歌时,为了深入理解“诗圣”暮年时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感,笔者经过缜密思考,开展了一次“走近杜甫”的“群文阅读”活动。学生们认真研读《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并联系初中已学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独立阅读,再小组交流。学生们在品读分享的基础上,借助教师的指导,写出了《悲恻诗圣杜子美》《与杜工部“对话”》《“诗圣”,您的精神不朽》等研读性随笔。

四、靶向“文化传承与理解”,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学习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特点,滋养着一代代人,彰显出传承的巨大生命力。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如琢如磨,从而培育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1.将对联文化引入古诗鉴赏之中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往往具有对偶、对仗的特点,这也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比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惊风”与“密雨”、“乱飐”与“斜侵”、“芙蓉水”与“薜荔墙”,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对偶;上句的“水”为仄声,下句的“墙”为平声,仄起平收,对仗工整,符合律诗形式上的又一要求。据此可以确定该诗为律诗。掌握了这一知识,对于我们合理排列律诗顺序、鉴赏品析古诗以及创制对联,都是有帮助的。关于创制对联,笔者在这里略举一例:学习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之后,教师安排学生给焦仲卿、刘兰芝的合葬墓拟一副对联,要求上下对偶、对仗。富有文化意蕴的趣味训练,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从大家拟制的“往昔结发为伉俪,今日合葬护忠魂” “昔日受压做劳燕,今朝合葬共黄泉” “甘作蒲苇柔情似水,愿为磐石秉性如钢”等对联,我们都能感受到丰厚的文化底蕴。

2.理解古诗中的文化现象

比如我们读杜甫、高适、白居易的某些诗作时,会碰上“武帝” “汉家” “汉皇” “汉将” “汉军”等,它们直指一个关键词——“汉唐”,“汉唐”即一种文化现象。所谓汉唐,指西汉和唐代。西汉和大唐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文化尤盛的两个朝代,大唐文化尊崇大汉文化,大汉文化对大唐文化具有影响和培育作用。因而,从文化方面加以审视,唐代诗歌中出现这些词,恰如一面“汉唐”文化大旗在猎猎舞动。认识这种文化现象,有助于鉴赏古诗。例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七)》中的“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借大汉的繁华盛景,代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对比今朝,昔盛今衰,意境苍凉,富含“温柔敦厚”的诗韵。又如白居易《长恨歌》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此处的“汉皇”,实指唐玄宗。白诗借此代彼,有“避讳”的作用。再如张乔《河湟旧卒》中“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汉军”借指唐朝军队,不直言“唐军”,便于抒发对阵亡士卒的深切缅怀及热情赞颂之情。

3.通过特定的词语积累文化现象

田园诗人王维,通音律,善绘画,也研究佛经,诗中常含禅意,被后世尊为“诗佛”。学习他的《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从颈联“习静” “清斋” “观朝槿” “折露葵”等词语,可以感觉出诗人静修、素食的生活习性,向佛之味、空灵之感溢于言表。再如古诗中的“胡”,秦汉时期特指匈奴,而唐代指东北奚、契丹、吐蕃等少数民族,到了宋代,“胡”指辽、西夏、金等异邦。认识这些,对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靶向古诗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拟古诗”之我见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