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在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10王文艳
王文艳
(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山东 庆云 253700)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常见的院内感染,主要发病于ICU患者中,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及护理干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前馈控制是避免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相关措施的一种预防模式[2],指在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事物发展趋势[3],从而具有针对性的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以提前采取有关措施,使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4]。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ICU患者进行导管护理实践,旨在研究前馈控制在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救治的7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1例,年龄30~82岁,均数(58.15±6.73)岁。其中,心血管疾病10例,神经系统疾病11例,各种感染性疾病15例,各种损伤14例,手术后7例,其他15例;气管插管33例,腹腔引流管13例,导尿管72例,气管切开置管8例,脑室引流管7例,胆胰管引流管4例。
1.2 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临床有关疾病诊断指南中的感染诊断标准,将导管相关性感染界定为留置导管后至拔出导管后48 h内发生的感染。若置留导管时患者已经发生感染,则将该类患者排除。
1.3 护理方法
1.3.1 前馈控制具体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救治的72例ICU患者在留置导管后发生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分析并归类,从而制定解决相关感染因素的预案。按风险顺序将ICU导管分为高危导管、中危导管及低危导管3类,其中,胆胰管引流管、气管切开套管、动脉留置针、心包引流管、前列腺术后导尿管及胸腔引流管等均属于高危导管;腹腔引流管、胃底三腔二囊管、肾脏造瘘管等均属于中危导管;吸氧管、导尿管及普通胃管均属于低危导管[5]。
1.3.2 分析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欠佳。由此,医院可定期开展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根据临床经验对导管可能发生的相关安全隐患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控制,以提高其护理素质,同时,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分析发生导管感染的因素,总结有关经验,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6]。其二,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规范。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容易遗忘对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未能及时更换干净的导管,以致导管长时间留置在患者体内引发感染,并且护理人员在检查导管质量时不认真或忽视对导管的检查,致使一些不达标的导管使用在患者身上,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极易引发导管感染现象发生[7]。
1.3.3 前馈控制在置管时的护理:前馈控制在置管时的护理有以下几点:①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其病情,对特殊患者的生理解剖结构进行了解;②严格掌握患者的置管适应证,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选择合适的导管;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留置导管前,仔细检查导管的包装情况及使用日期,严禁破损、潮湿的包装应用于患者身上;④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操作前要将自己的手部进行清洁并消毒,然后戴上一次性无菌手套对患者进行导管置留;⑤在留置导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对患者身体黏膜组织的损伤[8]。
1.3.4 前馈控制在留置尿管后的护理:留置尿管后的护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①)将密闭式尿袋悬挂于床边,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随时观察尿袋容量,及时排空;②每天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清洗,保持尿道口干净,对于预防泌尿道感染时,不应用含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③在对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不应频繁更换导管,若出现尿路感染需要进行抗菌治疗则应立刻跟换导管;④护理人员在收集患者尿液进行检查时,要先对导管外部消毒,用注射器刺穿导管壁吸取尿液送检[9]。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录入SPSS21.0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前馈控制护理后,本组72例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计7起,占比9.72%,明显低于同期上一年未实施前馈控制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20.83%(15/72),前馈控制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29)。
3 结 论
目前,为了保证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已成为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探究的重要课题[10]。前馈控制又指预先控制,是通过一定的数据支持或相关经验提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知,从而提前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以达到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11]。
通过完善对导管的管理,及时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12]。导管留置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查看导管是否固定,有无脱落现象[13]。同时,对可能出现感染的各种留置管在拔除后均对留置体内的管壁进行剪取,然后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培养,据培养结果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1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馈控制后,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馈控制前,P<0.05。数据表明,将前馈控制应用于ICU导管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诱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改善患者预后,从而达到减少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将前馈控制应用于ICU导管护理中,可以有效控制诱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联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