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政论纪录片的产业化可能性
——以央视十九大系列献礼片为例

2019-01-10

文化与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论纪录片受众

张 明 陈 凤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公布的2017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显示,政论纪录片成果斐然。《辉煌中国》、《巡视利剑》获得优秀系列片类,《强军》、《大国外交》获得优秀理论文献片类,《将改革进行到底》获得优秀长片类与优秀撰稿类。这5部作品均是十九大的献礼片,它们摆脱了呆板生硬的说教模式,运用宏大叙事与平民视角相结合的手段阐释党的英明政策,灵活运用鲜活生动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宣传主旋律,在重大主题宣传、院线商业运作、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凸显了一些新特征,值得关注研究。

一、政论纪录片呈现的特征

(一)弘扬重大主题。政论纪录片贵在“议政”,其主题立意高远,体现时代的高度。央视自十八大以来推出的系列政论纪录片,紧扣时代脉搏,彰显了恢弘的主旋律特色。《将改革进行到底》着力表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法治中国》凸显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和行动,《大国外交》呈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采,《巡视利剑》突出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强军》体现新时期强军思想,《辉煌中国》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彰显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诸如此类,都鲜明体现了新时代的宏大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胸怀开阔,努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二)创新视角,将宏大主题与小叙事结合。央视这系列政论纪录片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以小见大”。抛开纯粹宏大叙事的格局,添加了诸多更加易知可感的“小”事件来辅助大众理解所要表达的“大叙事”主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描述“钥匙阿姨”陈秀珍的事迹。陈阿姨是广西南宁市一名简易车库的普通员工,因为许多父母下班迟,为了让孩子们及时回家,他们习惯把钥匙交给陈阿姨。孩子们下午放学后,都习惯先从陈阿姨那里取回钥匙。十多年来,人们一直称她为“钥匙阿姨”。在宏大叙事主题下包裹着普通人的生活,“大”与“小”的结合精巧得当,相得益彰。

(三)院线商业运作。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阿里影业共同出品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自2018年3月发行以来,受到大多数电影观众的欢迎,迄今票房已超过4.67亿元。这部纪录片电影改编自中央电视台的政论纪录片《辉煌中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会长尹鸿评论说,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张涛甫老师指出,《厉害了,我的国》出炉,创下纪录电影票房纪录,形成了一大夺目的媒介景观。[2]其良好口碑和过亿的票房成绩表明,新时代政论纪录片已初具商业院线发展的新特征。

二、政论纪录片产业化可能性分析

自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此背景下,政论纪录片若要形成更强传播影响力,可尝试进一步延伸有关产业链。具体而言,可先从生产环节构建工业化生产模式,再到传播环节的跨屏发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最后到营销环节的品牌树立与开发衍生品。

(一)生产:建立工业生产模式

1.专业化的分工和团队合作

产业的成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专业化的设计、引导和实施。[3]专业化既指分工的专业化,也指人才的专业化。专业的制作模式是纪录片迎合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人才是制作高质量纪录片的保证。专业分工需要在创造力、内容结构、拍摄技巧、叙事方法和市场运作的前几个阶段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4]专业化的人才进行专业的团队合作,共同为观众带来更具吸引力和美感的纪录片作品,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市场规则和受众需求,同时在人员的分配和调度、创意、设计和策划人才各自履行职责,逐渐勾勒行业标准,进而方便生产方面进入工业化的模式。

2.系列化、类型化制作

系列化、类型化均用来应对受众差异化需求,是将目标市场切分小块的专业化制作手段。系列化、类型化制作可以比喻为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将纪录片聚合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后,发挥出比较大的合力并且在市场当中占据比较大的份额增强竞争力的过程。[5]随着主流媒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媒姓党”的精神,围绕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政论纪录片,其专业化、类型化的生产机制将会更加完善。

(二)传播:跨屏发展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相结合

1.跨屏发展增强IP传播力

201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要求中国网络电视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播无界限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运用新媒体技术、多终端平台,建设国产纪录片展播展映和综合性产业运营平台,探索新媒体推动纪录片产业繁荣之路。[6]政论纪录片传播的主流平台还是传统媒体电视,但随着互联网融合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比电视更小或更大的屏幕中,如往移动视频终端发展、往电影院线发展等。近年来,在纪录片产业发展领域,精品佳作不断,其影响力达到一定规模,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IP。比如政论纪录片《辉煌中国》被改编成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从小屏幕跳到大荧屏,并且取得4.67亿票房。

2.精准定位目标受众

政论纪录片的视角转向,在宏大叙事背景下,适当加入更加接地气的内容,进而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及提升作品的温度。

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不仅为纪录片本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考虑,而且需要为其作为文化产品本身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尤其是政论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录片类型,所要承担的影响社会影响民众的责任会更大。政论纪录片的功能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于提升新时代受众的精神活力,政论纪录片站在宏大叙事的叙述视角给受众带来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力量与信仰,满足人们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汲取全面有深度的顶层设计信息的需求,鼓舞受众形成持续的精神动力。如此,源源不断地给予受众文化滋养,培养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受众的文化精神活力,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三)营销:借助全媒体实现跨界营销

1.实现精准化营销

精准营销(Precision marketing)指在定位精准的基础上,依托各种技术手段建立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实现低成本地迅速扩张。在精准营销方面,政论纪录片已经有初步尝试,如在宣传《厉害了,我的国》时,与共享单车等相关单位合作,让其带着“厉害了,我的国”字样在城市之间或城市内流动,形成靓丽风景线,既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潮流,也达到宣传效果。此外,组织广场舞与校园跑活动,组织全国部分地方的广场舞大妈跳《厉害了,我的国》旋律的广场舞以及在校园内组织《厉害了,我的国》主题校园跑,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为影片造势宣传。但是,精准营销的前提条件不能少,即是内容本身也需要重点关注,作品不能缺乏审美情趣和吸引力;其次是制作时要进行适当的市场调研,提前掌握受众需求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作出确切符合受众品味口味的好作品来;最后要多平台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充分利用起来。

2.开发衍生品延伸产业链

万物互联时代,每一个事物都无法“独善其身”。纪录片产业也一直在向外界“伸出”自己的触手。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成功转化为电影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毋庸置疑是我国政论纪录片IP转化的成功案例。IP的成功转化,不仅是用户的转移,屏幕的转换,更是文化产业链的延伸。

首先,2017年全网纪录片视频点击量排名(截至2017年12月)中,《辉煌中国》排第三,视频点击量为117055263次,这样的受众基础再加以转化成为电影粉丝,则孕育出《厉害了,我的国》4.67亿元的票房。

其次,政论纪录片可以考虑向出版业方向的延伸,此类纪录片第一具备的特性就是教育意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政论纪录片类的书籍则能够达到进行政治思想爱国主义等教育的目的,可以把政论纪录片的内容或者它所延伸出来的子内容发给出版商制作图书销往市场。此外,还可以考虑开发纪录片专题的学习提升APP、专题音乐会以及问答游戏等。

此外,在衍生品开发中,就目前教育信息化大流来看,对教育市场的开发投入也能为政论纪录片在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扩大其影响力。[7]可通过让学校批量购买纪录片或者当成正常教学的指定教材,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影习惯,让政论纪录片成为日后观众很自然而习惯的观影选择。比如政论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就配有5碟装同名DVD,ISBN为978-7-7998-3645-4。此外,同名解说书籍由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共同出版。这样的出版物可以考虑销往学校,形成爱国主义等教育的指定教材。据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目前拥有2亿多中小学生,但是对于教育音像市场来说,目前为止仍有大面积空白。将产业链蔓延至纪录片音像制品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建设,更有利于推动观众的再教育化,扩大纪录片观影群落。

三、结 论

当下,政论纪录片已进入回暖期,当政论片成为一种现象级文化产品之后,随之而来的产业化可能性愈加突出。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具有与生俱来的双重属性,它给社会带来社会效益,以及与商业属性相结合实现其经济意义的同时,我们需要防止纪录片因商业化削弱了其“真实”的核心。政论纪录片在未来的探索道路上更加要擦亮眼,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略其社会效益。政论纪录片的特征在于政论纪录片的主题突出、院线运作以及制作表现手段等方面呈现,此外,给政论纪录片在工业化生产、媒体融合以及跨界营销等给产业化带来更多可能性。正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hina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er,简称CDRC)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称,在党的十九大在京召开前夕,央视和地方电视媒体集中播出的这一批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取得良好收视,并在全社会取得巨大反响,纪录片在观看体验上的视听兼备、内容上的深入浅出,让它成为政治传播的拳头文本。[8]可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主流话语回归的大趋势下,政论纪录片在政治传播中的潜力将被进一步发掘和释放。

猜你喜欢

政论纪录片受众
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策略研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政论翻译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