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2019-01-10罗延财

文化与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题材纪录片日本

罗延财

新世纪以来,中国影视纪实类节目获得强劲发展。国内学术界对纪录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上世纪80年代央视与日本NHK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引发国内学界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意识,至21世纪初的再一次合拍《新丝绸之路》使国内学界对包括日本NHK在内的国外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内容和视角更加广泛多样。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典型,国内部分高等学校陆续成立了纪录片研究中心或基地,逐渐形成了以国内外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的团队和机构,并在《当代电影》、《现代传播》、《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等学术型期刊发表了众多研究成果。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部署下,以及政府政策主导和产业化的双重背景下,关于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

一、学术史研究的价值体现

从既有文献的检索来看,国内外对日本纪录片研究的数量相对于西方纪录片偏少,从意识形态建构的视角更是鲜有涉及,而将意识形态建构和传播效应二者综合起来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是空白。完成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从国际、日本和中国三个层面着重分析带有“隐藏式”意识形态属性的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传播效应问题。从而进一步确立在纪录片领域内“意识形态”与“传播效应”的内在关联,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纪录片国家化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历来偏爱中国的负面题材,再加上中国受众传统的阅读习惯,使得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传播更加直接,从而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潜在而长期的危险。当前,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内的播放虽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由于线下传播、互联网传播和国际传播的客观存在,使得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具有很大的传播范围和效应。纪录片是一种更加适合隐藏意识形态的的大众媒介,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属性,加之日本NHK纪录片很高的国际品质,使得中国受众在“真实性”和“品质型”的语境包围的状态下,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缺少基本的辨别能力,甚至“迷恋”于其设置的价值体系中。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传播在纪录片中具有更强的隐蔽性。由于地缘政治、民族利益、价值观念、媒体属性、制作主体等多从重因素的影响,部分日本NHK涉华纪录片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的传播。

廓清“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本源意义,明确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缘起和发展,剖析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意识形态构建和传播效应的互动关系,对于更新国内研究的理论图谱,提高受众的批评性思维和批评性解读方式,扩展中国纪录片国际视野和把握国际话语权,塑造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等实践具有基础性意义。

二、学术史研究的阶段及特征

依据中国知网(CNK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库,对纪录片语义引入“日本NHK”、“涉华”、“中国题材”、“纪录片”等进行考证和梳理。

(一)1954-1979阶段:时期错位,成果稀少

基于国际冷战形势、国内政治因素和制作及传播技术层面等因素影响,以1954年NHK第一部中国题材纪录片《祖国的秋天:被中共遣返之后的孩子们》为代表,这期间日本NHK制作和播出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数量大致为50多部,相对稀少但题材较为丰富,已涉及到中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和中日关系等多个层面。相比之下,同时期国内对日本纪录片关注度不高,研究意识和兴趣缺少,研究成果几乎空缺。而对此阶段日本涉华纪录片研究的注重和丰富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且多数研究重点为保持以影像风格和美学特征的视角对个别作品的细读,缺少以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研究视角的选取。

(二)1980-1982阶段:经验总结,主体情怀的表达

中国国内出现较早的关于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分别是《丝绸之路—为中日友谊锦上添花》、《NHK与日本的“丝绸之路”热》和、《NHK与日本的“丝绸之路”热》、《从丝绸之路谈日本系列电视片的制作》、《写在“丝绸之路”摄制完毕的时候》和《“丝绸之路”是一次成功、有力的对内对外宣传》。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对《丝绸之路》纪录片作品拍摄历程的回顾,对日本NHK拍摄纪录片作品理念和技术的工作经验总结,对作品热播的感叹以及对中日友谊的歌颂。值得指出的是,1982年的《“丝绸之路”是一次成功、有力的对内对外宣传》文章则是一定程度上立足于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结合传播学知识对作品进行了解读。

(二)1983-1999阶段:“自我”到“他我”,国际化视野初现

国内对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数量相对偏少,但研究的视角有所变化,实现了“自我”到“他我”的转换过程。如《NHK纪录片风波之后──对日本电视纪录片的反思》以日本NHK纪录片为“他我”,从纪录片的本性出发对NHK纪录片《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姆斯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同时,《了解中外纪录片之异同走自己的创作之路──从纪录片“国际接轨”谈起》从“自我”和“他我”的比较中,指出了中国纪录片如何走向国际的理念和策略。

(三)2000-2010年阶段:个案研究较多,缺乏整体观照

国内学界对纪录片从意识形态研究的文献呈上升趋势,但多限于国产纪录片,其研究的总体框架以主流意识形态在国产纪录片中的构建。《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到多元文化的复兴—我国军事纪录片发展模式初探》研究是以某种类型纪录片为例,《意识形态下的话语重建》以中国大型纪录片为研究蓝本,指出纪录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应具备较高的社会价值。《话语变迁与权力表达——观察中国电视纪录片三十年的一种视角》指出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着三种主要话语,即代表政治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代表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伴随大众文化崛起的民间话语。这期间,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研究主要有3篇学术论文,其模式是以对NHK中国题材纪录片具体的个体作品给以关照,从而解释出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作品总体的影像风格、伦理主题、跨文化传播的特征,其中的《中日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以及超越——以纪录片〈靖国神社〉为例》研究着重从意识形态层面分析,指出中日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障碍在于传播主体双方对于战争记忆的认知冲突和彼此过于简化的敌对意象。

(四)2011-2012年阶段:“自省”和“比较”

国内学界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研究除了继续保持对其叙事风格、审美特征方面关注外,值得一提的是开始从意识形态显现、价值导向层面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进行研究。2011年的两篇学术论文《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技术化》和《NHK中国纪录片的文本特征及新闻生产》,一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工具,揭示了日本NHK全球化纪录片中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另一篇通过对NHK25年来制作的有代表性的中国纪录片的分析,总结出NHK涉华纪录片中国题材的深层原因和其文本特征。2012年,“自省”和“比较”成为国内学界对日纪录片研究的主流。

1、“自省”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以国产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其以美食为承载,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完成了一次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传播。《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中的价值观问题》则重点探讨了探讨价值观的差异对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的影响。

2、“比较”

《中外科学纪录片叙事结构探析》文以英国BBC、日本NHK制作及播出的科学纪录片为影像研究对象,试对中外科学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探析与论述。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一篇硕士论文《从NHK涉华纪录片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将对NHK涉华纪录片的研究的视角放置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层面,对国内学界而言,这基本上属于早期的。

(五)2013-2016阶段:传统视角持续保持,新视角更加深入

这个阶段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可以分为传统视角和新视角。所谓传统视角,指的是国内学界立足于影像风格、叙事风格和审美风格的角度对日本NHK涉华纪录片的个别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所谓新视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加宏观,即学者倾向于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从横向和纵向作整体的比较研究;二是从价值导向、国家关系和国家形象的层面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保持关注。《NHK纪录片的中国表征与价值取向》从历史流变和现实场域的关系中进行历史和逻辑考查,指出日本NHK纪录片的中国题材选择是其自身历史价值、历史观念和现实利益的一种“映射”。《NHK纪录片中的中美日关系主题框架探讨》分析指出NHK纪录片保持以“亲美敌中”的态度完成作品构建,从而影响并塑造着受众对于日中、日美关系的认识。《论NHK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倾向》从历史语境演变和当下权力结构的张力之中予考查了NHK中国题材纪录片题材选择和立场倾向。《选择性拍摄与偏颇化呈现》具体分析了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中的当代北京城市空间形象构建。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研究对象从个别具体的作品的拍摄经验总结转到整体作品审美、叙述风格的概括,研究视角对文本分析转到意识形态建构、价值导向和国家形象层面。伴随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和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界对日本NHK涉华纪录片将会更加深入和细化。

三、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提升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学界研究的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分析了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历史和现实成因;二是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价值导向的策略。而以“成因——策略——效应”为逻辑结构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综合研究的文献资料缺乏。“意识形态”与“传播效应”本身就是纪录片国际化语境下争论较多的领域,甚至是很难将二者统一的问题。纪录片被公认为更适合隐藏意识形态的媒介形态,但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纪录片本身的品质和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战略。日本NHK纪录片和英国BBC纪录片掌握着国际话语权,拥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但其作品的意识形态是不可排除的因素。梳理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的学术史,探究在纪录片范畴下“意识形态”与“传播效应”内在关联性,以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以期为当今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化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传播效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根据不同的参考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例如以地理位置为划分依据,有不同国家和地区传播效应;以受众为划分依据,有不同年龄受众的传播效应、不同民族受众的传播效应、不同职业受众的传播效应等等。因此,如何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当中对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传播效应作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是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必须要突破的难点,因为只有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传播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才可以为后续研究,如意识形态属性下的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形象研究、意识形态属性下的日本NHK中国题材纪录片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提供必要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猜你喜欢

题材纪录片日本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黄金时代》日本版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