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研究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0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曹丹
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 | 曹丹
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 | 张雪美
形态,指事物存在的样貌、形式、状态,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态”是可以把握、感知和理解的。同时,形态也会根据客观条件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形态具有动态和变量的特征。形态学原本用来特指一门专门研究生物形式的本质的学科。注重部分的微观分析和总体上的联系,要求把生命形式当作有机的系统看待形态学的方法。形态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从思维到语言,从语言到社会,从意识形态到自然科学等等,如语言形态、文学形态、思维形态、社会形态、天体形态、自然形态、细胞形态都有涉及。
美学家莫·卡冈在1972年出版的《艺术形态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艺术形态学作了概念界定:“形态学——这是关于结构的学说。”艺术形态是艺术作品诉诸欣赏者感官的外部形式,这种形式由塑造艺术形象的各种媒介(色彩、线条、音乐、文字等)所决定。如抽象艺术形态和具象艺术形态,西方艺术形态和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等等。艺术形态学又称艺术社会学,和艺术一样是一门科学,能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状态”。19世纪初美学家和艺术史家沃尔夫林(Wolfflin,1864—1945)的研究从对人类视觉艺术符号和视觉方式的演变出发,结合了艺术史、心理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对艺术发展的视觉形态做出重要研究。此外,起源于19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传统图像志研究的“图像学”从其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涉及众多的学科(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交叉研究来看,形态学研究毋庸置疑也是一个在现代艺术理论中关于图像形态的研究典范。
本文提及的“形态”研究涉及高校艺术教学的实践领域,其中包括造型方法、图式建构、媒介材料、语言建构等等方面的形态研究。形态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适用于艺术教学的相应层面与阶段。“形”一般指物体的外在形状或存在样貌,是物质的真实存在,也是空间尺度和量度概念;“态”指物体存在的样式或运动的势态,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艺术作品中,如果“形”作为一种形式存在,那么“态”就可以和感觉、印象、意识、记忆、行为联系在一起,并且这些联系的展开,作为感觉的升华,作为形式及语言的演绎,作为视觉描述的诗化,可以反映出作品带给人在思维、情绪、意趣、表现或更多层面上,或模糊或清晰的方方面面。“形”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态”是一种意义的表达。形态研究在本文中,更加侧重于对“态”的理解。
一、对基础教学的影响
美术院校的传统基础教学,多以准确再现为目的,重视以削弱个性和变化来提取理念的绘画技巧,其中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准确的描摹再现是主要的实现手段。在近20余年的教学改革中,国内各院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各自的思考和举措,虽然各自成果纷繁复杂,各显特色,但褒贬不一。主要问题体现为: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教学的调整缺乏系统性的思考,简单粗暴的融入现代艺术的观念,一味提倡特立独行、强化个性,一度让失去体系的艺术基础教学,进入无序的状况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整体教学方法和贯穿始终的教学思维,并难以形成具有延续性的教学面貌。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倡要引导创造性的思维,因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角度,最终也无法真正落实。反而是某些能够坚持传统的院校,始终如一地坚守传统形态的教学,反而显出特色和优长。近些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实验性的课程和设计基础课程涉及到形态研究,并有较好的成果体现出来。多年实践证明,形态研究是可以广泛应用于艺术基础教学中的。
首先,形态研究可以作为形态分析法应用于基础教学的总体教学规划之中,进行模块化教学。(1)把作品基本建构元素分解成若干知识点;(2)研究每个知识点的可能涉及面;(3)研究所有知识点涉及面的可能性组合。在教学中对基本知识点设置研究方案和措施,并根据教学个体的差异性做出调整,最后形成具有个人研究角度的有控制的模块教学。另外,在造型教学中融入对物象形态的多角度分析和提炼,来产生新的造型能力和造型思维。有全方位的、细致入微的形态观察与了解,对绘画要素就能够产生主动的运用,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艺术的敏感性的养成,由此激发学生独特的个人经验,而产生来自自身的艺术创造源动力。这种在基础训练中的形态研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同时又能够抛弃常规,构建形态解析、变异、重组、繁衍的能力,理性认识与主观创造相结合,以真实的、独特的审美经验来表达有感知的形态,从而超越表面的描摹,以此理解形态与艺术呈现的潜在关系。
传统基础教学强调“整体观察”、“整体表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基本技巧,这对再现物象的确事半功倍,但是很难在这种训练中,让学生理解物象的内在性格,也很难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产生新的视觉冲动,这种对整体感的追求,遮蔽了学生对局部、碎片、形式以及各种新的可能性的出现,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构成作品打动观者的关键所在。自然物象的形态,会受到时间、环境的影响而进行变化、演绎和运动,绘画训练中最基本的再现都是程式化。形态研究则会突破这种常规化技巧的束缚,因为物象的形态往往是细腻的、局部的和灵动的。
二、对专业教学的影响
在专业教学中涉及到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专业特性的了解和研究,二是在前者基础上,学习者创造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挥。笔者认为形态研究能够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在接触专业时,首先面对的应该是专业所特有的形式表现语言和手段。这些具有专业属性的语言,在技术层面上基本不具备个性和创造性,因而,需要在涉及专业语言的教学中,融入对专业特性与形态的研究。在普遍掌握专业语言的基础上,为日后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对专业特性尤为敏感,将专业形态中最为明显之处实施于教学之中。以版画专业教学为例,在二年级初涉的版画普修课程中,是最简单也最不简单进行教学的课程。本科二年级的基础普修课程涉及凸凹平孔四个版种的技法层面。每一项传统技法,我们可以视为相对稳定的知识,如果在教学中,仅限于对技法的静止性教学,单纯对技法进行常规阐述和演示,而不注重语言形态的延展研究,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么简单化掌握,要么因绘画媒介的转换而很难完全理解和消化。此时在教学中,融入对技法教学背后所呈现的材料媒介的形态规律研究,甚至把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失败也融入其中,学生对不同技法和材料就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另外,对材料与技法语言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并形成敏锐的材料感受力,也是加强专业特性的形态研究的重要途经。以版画凹版为例,对飞尘颗粒形态的深入了解,会延伸出学生对材料、印刷、观念演变的影响。铜板飞尘腐蚀教学中,一张相对完美的飞尘作业,不仅仅由不同时间段的分层腐蚀所呈现,还应该在过程中深入了解飞尘在版面加热过程中,熔点的不同变化、飞尘颗粒在不同肌理版面上的附着变化、在不同比重酸液中的变化、在不同机器压力下所呈现的变化、在不同纸张印刷中呈现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形态研究中,对“态”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这种掌握,才可能在后期个人的作品运用中,具有更自由的发挥,为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语言技法基础。形态的研究可以在貌似简单和枯燥的专业教学中,呈现出多种特性与可能性。
在插画专业教学中,融入形态研究的教学方法相比于平铺直叙的教学理念,更能准确地引领学生快速找到自己的创作语言。插画课程从插画基础引入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身选择有感受的大师作品,从自身出发对其进行黑白和色彩分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画面中的各个物体。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实际是对他人作品的形态研究,从画面的节奏、疏密、构图、比例、光影、和色彩到材料与文本的了解,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更新。在这样从里到外透彻研究一张作品的过程中,以更好地认识对象为原则,不断探索画面中各种形态的交替与变换,从画外走向画面。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简单模仿和对知识点平铺直叙的植入,更能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是对个人作品形态的深度挖掘。
在专业教学中,课程形态也是形态研究的呈现方式,开放性的课程会同时注重概念原理性的知识与实践过程性的知识。概念原理性的知识表达某种研究经验和既定的探索结果,实践过程性的知识表达课程内容的探索过程和实施方法。两类知识相互依存并相互转换。学生在课程知识中,如果只接触到那些既成的理性经验,并形成对这些概念和原理确定无疑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不可能对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些既定的课程设计,会使课程的形态严重变形,而实际上是架空了课程,课程内容由于缺乏知识的变化能力和发展能力,而显得僵化。课程完成的手法是多样化的,同一个课程内容可以以不同的手法去完成,如观察、体验、文本资料收集、材料制作等等。同时也可以侧重于某种手法而不刻意注重表面的完整性和课程实施的常规性效果,强调的是感觉的真实形成过程,并选择对应的完成样式与手段,同时给予学习者对使用媒介的信心,自觉掌握视觉表现的策略与方法。避免学习者形成固定的、或模仿现成的表达方式。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视觉语言。注重课程形态的研究,突出了教学的开放性、实验性和前瞻性,能够有效避免学生消极被动或毫无兴趣的学习。
形态研究在创作教学中,形态的“形”对应的是“实”和”满”,而“态”对应的是“虚”和“空”。“态”更接近作品中意境的表达、想象空间的呈现以及情绪、感受、个性在画面中的呈现,其中作品的表现性会在作品形态中起到很大作用。表现性作为艺术作品的本能属性,意味着创作者在这种“偏离”的状态中,赋予画面的意义。通过点、线、面、形状、色彩等不同视觉元素,在空间位置上经营大小、比例、聚散等关系,从而表现出形态所构成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和意境的创作在于形态的变化和表达。物体的形是具体的存在,为具象空间;而物体的意境由“态”构成,是抽象的存在,往往指那些以非写实出现的、非记录性的形态所展现出的某种想象空间。形态的意向性表达,往往是不确定的,没有规则的,在主观上能够更好地传达创作者的个人感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艺术教育正在逐渐向绘画、设计、新媒体等多学科的综合型“大艺术”教育转换;美术与设计类艺术学科之间相对封闭、单一的状态有向学科间相互交叉与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这种变革趋势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多样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推进艺术学科的教学方式,夯实基本技能;优化理论与创作实践相契合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艺术教学中的形态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及对专业实践经验的掌握。知识不只是单向的技术传授或摄取,而应该体现出建构和实验的过程,将既有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形成新的知识。如果只是从单向地临习一套成熟的手法开始,而不能从形式的背后去引导理解专业的特性,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僵化的。艺术教学不仅需要训练,而且需要思考、研究和理解,最终还要形成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从对形态的理解与研究开始,逐步走向以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与研究能力、表现能力训练相结合的专业学习,在形态教学中逐步构建活跃的思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