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刍议

2019-01-10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曹绪伟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技法幼儿教师美术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曹绪伟

美术课,是视觉美的学习课,是美感养成的熏陶课,是学前儿童重要的艺术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许多人第一印象中,幼儿教师便是一个带领幼儿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玩游戏的温暖的教师形象。的确,唱画跳演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再平常不过了,每天的工作都要用到,幼儿教师在艺术领域的综合能力是高于其他阶段教师的。当我们的学生在美术课堂沉醉于描摹涂画时,课程带给他们的是绘画能力的提高与指导孩子绘画方法的获得。基于这样的职业特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形成了以文化知识课程为基础、教育专业课程为支撑、艺术表现课程为载体的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美术课则是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中美术课仿佛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我校美术课占总课程54门的3门,占比5.6%,占总学时2196节的216节,占比9.8%。从数据上看,不免使人觉得学时过高,是不是应该将两个百分比协调一下。权衡之下发现,每一门课程都不能删减,那么只能在课程的学时上做文章了,减少美术课时以达到数据上的合理这一呼声就应运而生了。基于这种逻辑,现在全国学前教育界出现了减少艺术课程学时的声音,尤其是在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仿佛不如此便不能提高教学效率,不如此便找寻不出更好的课改方向,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它将关系到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国幼儿教师的艺术水准,进而直接影响国民的精神世界。

今天,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教学效率取决于生源教育背景、岗位能力要求和课程设置目标等多方面因素。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职业教育范畴,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以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以毕业要求设置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实现岗位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那么美术课程在幼儿教师这一岗位上具体有哪些能力的要求呢?课程该如何设置目标以达到毕业要求呢?首先,要明确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两个能力,一是掌握一定的绘画技法和手工制作的能力,能够胜任班级环创制作和幼儿美术活动指导;另一个是掌握幼儿美术活动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这两种能力在知识储量上是相通与互补的,但绝对不可以混淆通用,因为幼儿教师在学校的美术学习与幼儿的美术学习在年龄和目的上都是不同的。根据调查,在幼儿园里,老师们最不愿意开展的便是美术活动,姑且不说开展一次美术活动老师们课前要做大量繁琐的准备工作,最让老师们头疼的是对活动的指导策略拿捏不准,当老师们将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经验搬进课堂却发现孩子们无法达到而厌倦学习时,老师们的挫败感和对艺术自信的缺乏将加重他们的畏惧,慢慢地,能不开展美术活动就尽量不开展了。对美术学习有需求的孩子们只好涌向各类培训机构。

人类早期文化遗迹大多都是以艺术符号的形式显现的。这些图式表明创造符号表达感受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为了记忆、为了生产、为了生活的现实需要必须要创造一些符合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记载的同时记载者的情感态度也在其中体现着,这就是现代艺术呈现的最重要的方面——情感的表达,而这种情感表达的载体便是我们今日所说之美术。

每个人在幼儿期都具备原始美术创作的冲动,儿童凭借自己创造的符号语言描绘事物,记录行为,表达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进行记忆思考训练,进而逐渐发展思维水平。幼儿时期的绘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活动,是儿童表达内心生活宣泄的一种活动,他们在这种活动中得到快乐满足与发展。人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儿童的表达能力与思维发展间的相互匹配是持续进行的,幼儿教师在指导儿童美术活动中关注的也应该是这两个方面。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我认为一方面运用人类文明中优秀的文化精华去启迪幼儿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别力;另一方面是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各种表现形式,了解和掌握经典艺术中的精髓,培养艺术表达的自信与习惯。因此,幼儿教师的审美意识和一定的审美修养以及多种美术表现形式的涉猎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培养目标。

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形成是一个润养的过程,需要假以时日,慢慢习得,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校前艺术素养普遍欠缺,审美意识指向单一,接受艺术教育程度低。同时,各种美术技法的学习也需要一个较为慢长的过程,如此看来,每周两节的美术课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如何解决好庞大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有限学时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每一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难题。

2016年我参与了我校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澳儿童画展策展工作,并参加了展览的研讨活动,主创方澳大利亚美术教师介绍了她给孩子们指导的过程。这位教师首先介绍自己是位艺术家,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她的指导过程是这样的:先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有主题的创作活动,这次的主题是请孩子们围绕主题谈论自己与之相关的经历、喜好等,继而与孩子们分析话题中有关形状、色彩等视觉元素的东西,持续的讨论让画面逐渐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当几个孩子共同讨论时,气氛是非常愉快的,老师的介入则使话题更加地天马行空。不知不觉中,画面在孩子们的脑中越来越清晰,跃跃欲试的孩子们急切拿起了画笔,可是创作中的种种问题也许立刻就困住了他们,这时,老师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孩子们解决诸如技法、色彩、空间等等技术性问题。最后,创作的成果就展示在大家的眼前了,轻松自由的表达孩子们关心关注的画面打动着每一位参观者,无预见的画面让我们常常感到惊喜,仿佛孩子们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孩子们在作画过程体验到愉悦与满足,绘画于他们来说是游乐与表达。由于指导老师的艺术家身份,她非常清楚创作活动的切入点必须要有感而发,孩子们关心的话题才是激发他们创作的源动力,讨论将他们灵动的感官引导到对视觉图式的注意上来,画面的形成体现了老师的绘画功底,审美修养与技法表现帮助孩子们明晰地达成了目标,画面的成功完成增加了孩子们继续画下去的信心与兴趣。

从澳洲老师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能够成功指导幼儿美术活动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第一,体验过视觉艺术创作过程,知道创作基本程序以及作品成立的核心价值;第二,大量浏览艺术作品,尤其是视觉艺术作品,能够判断作品的风格样式类型,可以感受作品带来的情感微澜;第三,懂孩子的画,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特质孩子画作特点,认识到画作于孩子的价值首先是帮助其成长,如果孩子作品的有艺术价值则是意外之喜。当然,如果老师们能够具备第四种素养则更是锦上添花了,那就是扎实的美术技法表现功底。

纵观上述三个或四个方面,每一个都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创作是美术院校绘画专业的培养重点;了解孩子的画是需要学习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知识,而视觉艺术赏析能力则是美术学领域知识,同时评价孩子作品还需具备人类早期绘画的相关知识储备。

一提创作,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个相当高深的工作,不敢轻易涉足。创作的第一步画不出自己想要的型就难住了大家,而画面所需的色彩呀、技法呀就像个黢黑幽深的山洞,深不见底的山洞口站着一只老虎,试想有几人会上前戳一戳,试试这是真的老虎还是只假老虎呢? 即便冒险戳了一下,发现老虎是假的并不可怕,又有几个愿意走进山洞探探究竟呢?更何况画什么还不知道呢?创作高大上的形象确立了真的很难亲近呀!

审美,多数人认为审美是感觉,靠的兴趣爱好和不断的积累,是看不见摸不着、学无定法的修养。有几人会自信地将自己与审美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好好审视它能带给我什么样的体验呢?艺术之于我的价值在哪里?它能否给我带来愉悦和帮助呢?

了解孩子的画就更麻烦了,是从孩子的画入手抑或从孩子的话入手,长久以来争论不休。但是无论是画或者是话,有几人会仔细听听孩子的话,读读孩子的画,想一想孩子的话与画之间的关系?孩子与他们的画的关系?懂画的人从画中努力找寻艺术价值,幼教专家又无法用艺术给予孩子发展的理论去有效指导孩子的艺术成长,这已然成为几十年来我国幼教专业发展的短板。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学前专业的美术课,低起点、少学时、高要求、跨学科的现状,让课程设置者们绞尽脑汁。于是,省略法出现了。首先被省略的便是跨学科问题——幼儿教师美术教学能力的培养,因为这太麻烦,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和课改,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学科间的相互沟通,于是幼儿美术活动开展与指导这个内容就被删除了。审美这个艺术课程必须注入的环节,由于教授起来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明显,作品鉴赏内容也慢慢简化简陋直至消失于无形,当下美术领域最为熟悉的大师作品、美术事件许多老师们本人都知之甚少,更罔谈艺术史中的重要作品人物特征定位,教学需学习成效不显现于是老师们在没有明确鉴赏标准的情况下仅完成教材提及的人物和作品,不做进一步的挖掘,让学生味同嚼蜡对艺术兴味索然。剩下来的技法学习中按部就班的专业训练当然是老师们轻轻松松就能应付得了的,于是技法课程设置上做一点锦上添花的学前专业特征内容的练习,大部分还是以基础训练为主。然而,即便如此,技法学习所需要的大量训练时间是做不到。于是,为了短时间出成果,加强学生信心、凸显教学成效,临摹成为了主要的学习方式,它便捷地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有效地让我们的学生误解了自己的绘画水平,误解了学习艺术的意义,误会了孩子们画画的初衷,进而将创作顺理成章地推向了神坛。在儿童美术教育发展迅猛的今天,临摹这个单一的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同学们面临的教学需求,社会培训机构的教育理念猛烈地冲击着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严重的理论缺失、审美缺乏、技能缺陷让同学们在指导孩子作画时无底气、不自信,最后只能尽量不开展了。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学前儿童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艺术发展目标,要求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装饰和美化环境,带领幼儿参加民俗文化活动,尊重幼儿兴趣和独特感受;要求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创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做为儿童教育的主体——幼儿园,真的能将孩子的美术教育甩给社会培训机构吗?显然这是不可以的。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们发现幼儿教师通常会将自己学画的经验直接运用在孩子的活动指导中,他们能否正确认识艺术创作规律,根据幼儿绘画表现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与他们是否体验过艺术创作过程密切相关。如果我们的课程能够让一个对绘画表现极度陌生的人去体验艺术创作、喜欢艺术创作、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满足,我想这就能帮助他们自信地开展美术活动的时候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一套立足学生能力、最大化提高美术素养,实现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能力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是当务之急。

2013年以来,在大量的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公共美术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耗费大量学时的素描色彩专业基础训练课程调整课程内容和重新定位评价要求,将缩短学习时数、直面创作体验、增强绘画自信作为课改目标;增加儿童画创编的教学时数,扩充教学内容,将装饰画技法训练融入创编练习,以技法训练为载体,用主题创编的方法迫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开阔视野,放下艺术创作包袱,建立宽容自然的艺术学习观念;最后将鉴赏学习融入各个课程之中,严选课程范画案例,将最为优秀新鲜的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审美意识建立审美标高;儿童美术教学法则立足美术专业,帮助学生理解儿童绘画,同情儿童作画,而教学方法这类教育学基础内容则并非本课程解决的重点,留待教育专业的课程去解决,就不占用美术课时了。

素描是美术基础造型训练课程,我们直呼其为造型课,学习的内容直接而宽泛。生活中与儿童相关的常见物象尽量纳入,大自然的线条、户外风景写生、人体的秘密、动物实验室……孩子们惯常描画的主体都在其中。训练和评价也要更接近幼儿的直接表达。抛弃临摹这一学习方法,从写生入手,让我们的学生直面创作的前期,鼓励学生运用直觉作画,调动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感受创作带来的酣畅淋漓,建立绘画的自信。以此来帮助他们认识幼儿的绘画活动是一个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进而产生了解幼儿绘画活动的兴趣。

色彩,我们将其定位为掌握基本色彩知识,学会借鉴色彩方法。我们发现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学习配色是很方便高效的,于是向大师学习色彩,梵高、安迪·沃霍尔走进了课堂;自然更是个色彩魔术师,走出课堂向自然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送学生一个配色词典也是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拿着它犹如暗行的人手中的光亮,照亮这个宛如阿里巴巴山洞的神秘的艺术世界。方法决定成果,成果产生信心,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有迹可循的创编成果将极大的鼓励学生。每一次课程中借鉴有迹可循的视觉盛宴,带领学生们敲开艺术殿堂的大门探寻个中美妙,借鉴配色方法的掌握为后续课程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同学们也得到创作美享受美的乐趣。

儿童画创编课程是需要我们多下功夫研究的,这是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课,职业功底需要它来体现。创编离不开装饰画技法,而技法的练习恰好可以作为创编的载体,于是我们顺势将这两个过去独立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将创编方法的学习融入技法训练,技法练习中常用的临摹法再一次被我们放弃,用创编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冲动,用技法支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是这个课程的设计目标,老师们要调动审美功底帮助学生体会到初尝艺术创作乐趣。在这个课程中老师们必须明确告诉学生,创编的主要方法是借鉴,根据主题需要可以借鉴任何已有的艺术作品自然景物,因此借鉴方法的学习可以说是这个课程的核心,画面形式美的把握是这个课程不断追求的灵。在这里借鉴和技法如同两支拐杖,让学生在体会艺术创作的感受中慢慢前行渐入佳境,而画面的形式美犹如前方的航标灯,确保前行之路不偏航。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创编范畴、儿歌故事创编、儿童歌曲图式创编都纳入到课程之中,独幅画、连环画、音乐剧饰物、班级活动区角等都是创编样式,让同学们在学校接受更多的岗位技能训练是这一课程的设计宗旨。

儿童画创作指导的学习则穿插在各阶段课程之中,课程内容立足美术专业,从孩子们的画作中提炼幼儿的成长轨迹,认识绘画于孩子来说更多是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是如同语言文字般沟通的媒介,是成长进步带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他们对美的创造的萌芽。认识到了这一点,艺术创作也就在我们的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心里回归其质朴的本真,在活动指导中就能摆脱材料技法的束缚,轻松自信地组织游戏化美术活动就能得以实现。

在拓宽技法学习方面,我们将幼儿美术活动中常常运用的国画水墨小写意、版画中的拓印、按印、小木刻也纳入其中作为重要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她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一份技法傍身,同时播撒一粒关注开发美术游戏活动样式的种子,更好的做好美术活动指导工作。

新课改对学前专业美术能力目标提出了新的定义,对老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的美术教师们必须适应相对全面的美术课程体系,美术史论知识、儿童发展中心理论需熟识于心,广征博引侃侃而谈兴笔涂画教授示范只是基本功夫。让视觉审美回归美术课堂的本位将是我们深化课程改革不变的主旨。

猜你喜欢

技法幼儿教师美术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美术篇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