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泥化龙 气象万千

2019-01-09吴步新

天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装饰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历史最为悠久、分布最为广泛的文化现象之一,是吉祥雄伟的美好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也是中华儿女历史情感的凝聚和积淀。最负盛名的大同九龙壁,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每当朝阳升起,金光万道,九龙壁就像涂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巨龙仿佛冲破雾霭,腾身游动起来。随着晨雾的消散,九条龙更加绚丽,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龙身抖动,昂首摆尾,盘绕弯曲,在海波上翻腾,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在民间传说中,龙王还掌管着降雨,于是人们遇到旱情就会向龙王祈求降雨,龙王庙也成了中国乡村、山野田间最为普通多见的庙宇之一,在一些建筑上经常可以看到以龙为题材的装饰,这是希望其免受大火的无情之灾,而在一些桥梁的桥头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龙的雕刻,这是希望大桥不被洪水冲走。总之,龙在中国人心中可谓是无所不能,“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期盼和典故可以看出龙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心中,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人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

以龙为题材的装饰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隨处可见,半坡遗址彩陶、青铜器具、陶瓷、玉器、服饰等都可以看到以龙纹为装饰,从官方到民间,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对龙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种其他的动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我这把《玉龙》壶的创作来源正是《国宝档案》节目所播出过的中华红山第一碧玉龙,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龙”或“天下第一龙”。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经过专家考证,红山碧玉龙距今约5000~6660年,是中国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已经具有了龙的基本形态。它象征着当时部落的图腾崇拜,可能是祭天、祭祖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神器。我当时看了节目后深有感触,意识到龙的形象一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演变完善起来的,我们被称为“龙的传人”,有责任和义务去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的精神文化,于是就决定用紫砂泥料来设计创作一把以龙为题材的紫砂壶。《玉龙》壶的壶身形态圆润饱满,宛如一潭深水,壶盖周围是一圈一圈的环线,就像那涟涟波纹一般,壶钮则为碧玉龙的造型,身体蜷曲而无足,颈部前伸,略微向上弯曲,如出水蛟龙一般气势不凡,还有圈环的装饰更显得别具一格、妙趣横生,壶嘴精致利索,出水迅猛,壶把也为简练的龙形装饰,和壶钮互相呼应,融为一体,整器构思巧妙、沉稳大气,把龙的气势完全地蕴藏在壶中,而且形态美观又富于变化,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人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另一把以龙为题材的紫砂壶为《龙之九子——狻猊》壶,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不同”的故事传说。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了九个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传说其五子名为狻猊,外形酷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常常以它为原型。此壶壶身圆润,形似香炉,壶钮为狻猊造型,呈回头之势,又暗合祥瑞回归、好事将近之寓意。壶嘴为三弯流设计,与微卷的壶把搭配协调,动静之间,更显和谐之魅力。用此壶泡茶,水汽氤氲,狻猊盘踞,仿佛静静地吐息云雾,人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也会沉静下来,享受这一片静谧,让身心得到放松和升华。

当紫泥遇到中国传统龙文化,变幻出气象万千的紫砂作品。泱泱中华传承了几千年的龙文化给予了我不竭的创作源泉,通过对传统龙文化更进一步的研究,我对这一题材的紫砂壶设计创作更是充满了兴趣,今后我一定会创作更多蕴含龙文化元素的紫砂壶,把更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大家。

吴步新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1973年生于江苏宜兴,1990年进入丁蜀职业学校紫砂班进行学习,1993年进入紫砂工艺二厂学习制壶技能。经过二十多年的制壶实践和摸索,对紫砂壶艺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成就。所制紫砂作品以花货为主,尤其擅长《荷叶莲心》壶。作品讲究形、神、气的表现,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并继承了前辈大师们的制作风格,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喜爱。201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陶瓷设计艺术专业,2018年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深造。作品《宝莲》壶和《熊猫套》壶被《陶瓷艺术名人录》收入,《乘风破浪》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蛙鸣》壶被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收藏,《圆莲》壶在中国陶艺五朵金花齐鲁展中荣获金奖,并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装饰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DIY装饰沙漏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DIY节日装饰家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