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小虎:艺无止境

2019-01-09莫名

天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紫砂牡丹创作

莫名

韩小虎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均陶和紫砂堆花著名陶艺家。195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艺名一指,艺室号“指艺斋”。1966年进宜兴均陶工艺厂,师承民间艺人杨耀生、李士勋。1979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得到名师张守智、潘春芳指导。1996年成立“指艺斋”工作室。2012年成立宜兴市韩小虎“指艺斋”艺术馆。从艺五十余年来,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创作意境,注重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在均陶堆花和紫砂壶艺术创作上汲取前人精华,师古不泥,长于研修,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独创的紫砂堆花艺术,使得均陶和紫砂艺术得以创造性地结合和完美地表现。其作品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制作工艺精湛,艺术内涵独特。

无止境有时候让人很绝望,就像是山的那一边是山一样,无数个夜深人静,无数次艰难跋涉,未至顶峰。无止境有时却让人充满期望,一瞬间的柳暗花明,一瞬间的峰回路转,足以慰己。无止境或许是磨炼,是沉淀,仿若朝圣路上的真诚,取经路上的苦难。

这是我看到韩小虎“艺无止境”这句话想到的。韩小虎作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算是同行中出类拔萃之人。越是理解深入,就越觉得责任重大,越觉得有无数发展的可能。其实,换句话说,越是着迷,越是喜爱,越是有无数的奇思妙想。

韩小虎的作品有很明显的个人特征,在不断的实践中,他探索出了均陶堆花技艺与紫砂创作的结合,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不仅丰富了紫砂的语言表达,更加开阔了紫砂的创作思路。这就像武学里的宗师,都是兼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方能大成。紫砂是开放的艺术,它同样需要吸纳新的元素,焕发生机,从这一点来说,韩小虎走的这条路,为紫砂艺术的进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观韩小虎的《龙凤呈祥》《牡丹鼎盛》《全家福》《三足乳竹》,我将这些作品分为两组,前两件作品为表达型,龙飞凤舞,祥云朵朵;牡丹绽放,雍容富贵,给人视觉以冲击,单单从画面上,我们就能够读到力量、读到和谐之相,这些中国独有的元素,充分地表达着作者的情感。后两件作品为思想型,尤以《全家福》为甚,思想内涵全部集中的壶钮上。当我们的目光触及壶身、壶嘴、壶把、壶盖,这些部位的周正大气,都是为了壶钮服务的。将所有的情感灌注于一点,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一点,然后这一点在人们的思想中引发共鸣,或者还有更多的思考。我相信,这种挤压在一点上的爆发,威力是巨大的,或者能够集中你内心中的柔暖。这一主题的凸显,关乎每一个人,同时也关乎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回应亲情。喝杯酒,聊会儿天,哪怕是蜷缩在一起感受时光的静谧,也许这就是亲情的含义与魅力。

运用大拇指堆、贴、撕、捺或手抹,或垒叠,浓淡深浅、疏密曲直、首尾相称,挥洒自如。缸体上牡丹在绿叶的映衬下盛然开放着红色的花朵,画面采用红、白、绿三色泥为贴花原料,施以老黄釉烧成,作品整体色彩自然、浓淡有致,然后上釉烧制而成。一件似浮雕非浮雕、似中国画非中国画的风格独特的陶艺精品便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一个很有美感的画面,却让我读到了那个身影中包裹着的孤独与坚持。孤独地将自己圈定在独自的世界中,奋进。坚持让这种孤独绽放绚丽。

韩小虎说:“艺无止境,均陶与紫砂壶艺术创作之路漫长而艰难。”每一条成功之路都是漫长的,只有漫长的修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如果你能将无止境看作是希望与期待,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紫砂牡丹创作
Jazz
牡丹
赏牡丹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绿牡丹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
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