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道
2019-01-09李博宁
李博宁
我们形容一个人精通于某一行当,可以称其为行家,当他对这一行当了如指掌,并有了一定的成就时,便可以被敬称为专家。再进一步,当其在这一行当之中名声赫赫、同行人谈论起他来都心存敬佩时,便可以获得大师的称号了。
张荫人先生常言,比起一般的艺术工作者,既有了艺术家的虚名,总得多做些为艺术奉献的事情,这样才过得坦然。既受着大师的礼遇,总该做些符合大师身份的事情,为同行后辈做个榜样。
在工艺美术这条路上,没有谁是简简单单就能功成名就的。选择与艺术为伴,是性格使然还是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个相同之处,便是内心对艺术的热爱。张荫人先生的话,可谓是所有艺术工作者的心声:“艺术是门要吃苦的行当,若不是爱得深沉,是断然吃不得其中的苦的,也就难以坚持下去,更不用说取得成就了。自学艺开始,整日里起早贪黑磨炼技艺,未曾有一日的懒散懈怠。受师傅点拨,受同行指导,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技艺渐长,渐渐地能将原料塑成自己构思中的样子,便从苦中觉出些甘甜来。再后来小有成就,有幸受亲朋好友抬爱,获得了专家、大师的头衔,便有了苦尽甘来之感。但是仔细想想,既受了这些头衔,不做出些符合身份的成就,怕是让亲朋好友、子弟老师们冷了心,更不敢懈怠了。”先生一语道出了艺术工作者前进的方向,正所谓甘已至,苦未尽。大师之路,正是如此走法。
张荫人先生生于文人之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自幼就与文学艺术相识相知。后经赵延绪先生启蒙,青年时起便立下了发扬艺术、传承民族文化之志。老一辈的文人之家,大都氤氲着一种独特的文人精神。那是一种高洁却不高傲、儒雅却不迂腐的清白之气。追求高雅,也能雅俗共赏,超脱尘杂,却不遗世独立。这种让文人与常人和諧相处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年幼时的先生。让他能够追慕古人,为艺术呕心沥血,更能与时俱进,让艺术与时代相适应。正因如此,先生早早地就在同辈之中脱颖而出,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
张荫人先生精通多艺,在陶瓷、书画、金属工艺方面皆有大成。但他为人谦虚谨慎,毫无傲气,平易近人,令人敬佩。我常以陶瓷喻人,言人必经烈火煅烧,方能发生陶泥化为陶瓷的质变。在此更愿将张荫人先生与其所爱的黑陶作比,二者皆古朴厚重,质地坚硬而又清雅脱俗。与常见的瓷器不同,黑陶器皿因其颜色光泽的特点,更适合通过线条来表现画面。先生根据黑陶的这一特点,将绣像画形式融入黑陶装饰之中。在一件件黑陶器皿之上,先生通过活灵活现的绣像画,讲述着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将陶瓷、绘画、古典小说、民俗文化熔于一炉。2013年他的黑陶刻盘作品曾在山西黄河画院展出,为龙城市民献上了一场精美的文化盛宴。
功成名就之后,他积极创新艺术形式,悉心教导后辈学生,利用自己的“大师效应”,为工美领域注入了相当数量的新血液。他向每一位前来请教的学生讲述着自己的奋斗经历,为他们坚定苦尽甘来的理想目标,更通过言传身教,给他们讲述了“甘已至,苦未尽”的深刻道理。先生常言:“所谓大师,必先明师之道。将自己的经验教训,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感悟,告知学生,再由学生传递下去,这是每一个‘大师在艺术传承之路上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自己更要身正为范,做出些像样的事情来,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先生此行,可谓是对“大师”之称的最好诠释。
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文化;一位大师,培植着一辈新人。身化大树,荫泽后人,张荫人先生“荫人”之名可谓名副其实。文化传承之路上,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大师,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必将长盛不衰,灿若星辰。
张荫人
1946年生,山西河津人,童年受益于赵延绪先生启蒙教育,得益于家父张维新的传统文化熏陶,走上美术之路。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担任山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山西省工艺美术职称评审设计委员会主任。1979年被国家授予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人员称号,现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黄河画院执行院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主任,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艺术委员会主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以及被收藏。2016年获国家“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全国十六人大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