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化清风 紫泥展荷韵

2019-01-09黄小芬

天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我的家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古产茶区。唐代时,因为出产“贡茶”而名扬天下。现在,阳羡雪芽和宜兴红茶已经双双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许多茶友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佳品茗茶。上天总是把自然万物安排得恰到好处,有好茶的地方,必然在本地或不远的地方有与之相匹配的茶具诞生,宜兴紫砂壶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却又特别的存在。宜兴本地的茶客或许早就习惯于用紫砂壶泡浓浓的红茶,喝得随意自然、简单洒乐,我们紫砂艺人更是,经常做壶到深夜,泡一壶茶来清热解渴、消困解乏,做壶的灵感也会愈发的清晰明朗。紫砂壶与其他饮茶器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不仅可以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而且紫砂的可塑性特别强,经过紫砂匠人的双手可以变化出许多的造型,这些形态各异的紫砂壶表达出了紫砂艺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思想感悟。

在宜兴紫砂艺术的历史上,取材于荷的紫砂壶经典作品也有许多。荷花,在我们江南是一种普遍的水生花卉,江南多河流湖泊,乡下人家也喜欢种植荷花,于是每每夏日来临,一片一片的荷花开得分外妖娆。荷花不仅外形挺拔秀丽,搭配圆圆的荷叶显得更加迷人,一片片花瓣有序地组合起来,嫩黄的花蕊经常引来蜜蜂、蜻蜓立于上面,这样的乡下田园雅趣,使得观赏之人产生一些别样的思绪。历代的文人名士对荷花也多有赞誉之词,赞扬它高洁清廉、超凡脱俗的高贵品质和美好性情,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我内心写照和精神的寄托。在佛教中,荷花被奉为至纯至净之物,许多菩萨的造型都是端坐莲台,还有寺庙里烛臺、建筑的装饰等也有许多的荷花纹理,所以,荷花又被赋予了一种超凡物外、纯洁美好、吉祥如意之内涵,成了许多艺术品的创作题材。

我的紫砂艺术创作之路和荷花也有着不解之缘,家里父辈亲戚们大多以紫砂为生,于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之下,我从学校毕业后,选择进入紫砂二厂学徒班开始紫砂学艺生涯,后进入紫砂工艺三厂继续从事紫砂设计制作。期间经历了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反复拍打着泥条,临摹着各位名家的作品,日复一日地在泥凳前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尽管学习的过程有些单调,但我觉得每一天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定要有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想法,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壶风格。记得第一次看到紫砂花器大师蒋蓉的《荷花》壶时,眼前一亮,内心无比的激动,感觉这是一把特别形象逼真的花器,对于刚刚入门紫砂行业的我来说,要做出这么一把栩栩如生、气韵流畅的紫砂作品,真的感觉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认为可以达到紫砂技艺的顶峰了。当时的我一心想着临摹这把大师之作,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制作,想从造型上和装饰上做到一模一样。在经过无数次的临摹之后,我才明白不能局限于技艺上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跳出来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然后再钻进去,在形似的过程中,更要把壶独特的气韵表达出来,把自己的个人风格表达出来。在以后的紫砂道路上,我创作设计了许多把以荷花为题材的紫砂作品,每每创作都要仔仔细细观察荷花,体味当时的创作心情和期望表达的意境,希望每一把壶都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带给壶友和藏家不一样的体验。

《清荷》壶就是这样的一件作品,采用了家藏的老泥料原矿红皮龙精制而成。壶身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我自己的创作思路,也算是抖了一个小小的包袱,上面具有立体感的褶皱造型看起来信手拈来,实际上是我自己带有一点怀旧情感的独特设计。如果把壶盖搁置一边,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包袱的形状,充满了小时候母亲给我们收拾衣服时的那种亲情味道,把壶盖合上,则可以看出它的全貌,原来是一片荷叶的形状。因为壶钮是惟妙惟肖、工艺精湛的莲蓬造型,能清晰地看到颗颗莲子饱满欲出,壶身那片荷叶的造型随着微风轻轻摆动,自然而然形成裙边一样的造型,仿佛清风拂过,荷叶摇曳,荷花飘香,沁人心脾,让人久久地沉醉于其中。我自己经常一个人陶醉在田间乡下和荷塘旁边,欣赏着荷花曼妙的身姿,回想着自己关于紫砂创作的心思,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在心底自然而然就默念起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似梦似幻。我的另一把作品《清心提梁》壶,也是以荷为题材的作品,壶身被一大片荷叶包裹,纹理清晰可见,提梁就像是荷叶梗一样,上面装点的小颗粒也细致入微,壶嘴为一段莲藕造型,整件器型来源于生活的情趣又禅意十足,清心若莲,似有清风拂过莲花盛开之感,让人观之心旷神怡。我这么多年以荷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不管以什么样的造型示人,都希望能干干净净、简简单单地表现出荷花的形态美,在细节上尽量地还原荷花的自然纹理,在内涵的表达上希望把清新的、纯粹的、高洁的、闲适的清莲神态和精神雅韵表现出来,带给大家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感悟。

“莲叶何田田”的水乡江南滋养了我,也让我有机会用紫砂的形式表达出对于江南的热爱。和广大的紫砂艺人一样,手捧一坯紫泥,幻化出无穷妙品,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我心怀感恩、不断前进,希望自己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馈广大的壶友和藏家、回报新的时代。

黄小芬

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197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自幼深受紫砂文化熏陶,学校毕业后进入紫砂二厂学徒班开始紫砂学艺生涯,后进入紫砂工艺三厂继续从事紫砂设计制作。作品兼具外形、神韵、气质,做工精细、古朴雅致、端庄浑厚、刚柔相济,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艺术特点,更渗透出紫砂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好评,得到众多壶友和藏家的青睐。2007年,作品《德逸》壶荣获江苏省教育厅陶瓷艺术实训基地手工制陶技能大赛一等奖。2013年,作品《含香》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传统艺术金奖。2015年,作品《鸿运当头》壶荣获上海“白玉兰”国际陶瓷艺术奖紫砂类金奖。2016年,作品《亭亭玉立》壶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国艺杯”金奖。2018年,作品《清心提梁》壶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艺博杯”大奖赛金奖。作品《三足如意》壶和《锦上添花》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珍藏。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泡壶
邹蕴芳
购买紫砂壶4忌
《读壶记》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