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叶天士经络理论探讨带状疱疹各阶段病机特点❋

2019-01-09韩宪伟王雪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络脉后遗膀胱经

韩宪伟,李 然,王雪峰

(1.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2.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 110003;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临床以群集成簇的水疱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并伴有持续剧烈的神经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视觉、听觉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失明、耳聋、面瘫和脏器功能异常,这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美国每年新发的带状疱疹病例约为100万[2],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3]。西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是抗病毒、止痛、免疫调节,很多时候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在本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效果不凡,但古籍文献记载过于庞杂,病机理论10种以上,治疗方案更是多达数十种,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带状疱疹现代临床中的发挥。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是温病理论体系的奠基者,也是经络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他提出的“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经主气,络主血”等纲领性论述,明确地分析出带状疱疹的发病及传变机理,提供带状疱疹各阶段经络分治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经络理论的内涵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中医学家在长期临床医疗实践基础上,对人体脏腑肢节、内外表里间生理、病理特殊联系规律的经验总结。经络理论对临床各科疾病,尤其是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1 经络的结构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络,有网络、联络之意。经脉是主干,为主要通路。络脉是分支,为从经脉上旁出的层层网络分支。《灵枢·脉度》中提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纵向直行,内连脏腑,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横向别出于经脉,比经脉细小,遍布周身,包括别络、孙络、浮络。越是细小的络脉越是迂曲回转、缠绕交错,这种遍布人体、层层细分、无所不至的网络结构,构成了人体经络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

1.2 经、络的生理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依赖经络中气血的充养。“经主气,络主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肋痛·汪氏案》中强调经脉与络脉生理特点的不同,这句话并非是说气中无血、血中无气,而是经中主要运行营气,络中主要运行营血。并且经中的血循主要靠气的推动,络中的血流主要靠血的盈满,经脉可协调脏腑之间功能,络脉可保证身体各部分血液的输注。

1.3 经、络的病理

一般来说,气病多在经,血病多在络。经脉与脏腑直接联通,易受脏腑寒热虚实的影响。脉体宽大,所有经脉主干次序连接,气血在经内迅速流动,循环往复,所以经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反应剧烈,变化迅速,容易并发全身症状。络脉为经脉别出,不与脏腑直接联通,被脏腑功能影响较少;其分支多,络体细小,血流缓慢,其血气不参与经脉循环,所以络脉具有易郁易滞、变化少、全身伴发症状较少等特点。

1.4 经、络病的传变

气病日久入血,经病日久可以入络。正如《难经·二十二难》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叶天士形容其过程为:“邪属无形,先着气分……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叶天士医案存真》)”。初病时无形邪气流注于经脉,迁延日久,无形化为有形,有形实邪随营血而行,从宽大之经脉行至于细小之络脉,“络”即是血脉细小,枝节难通之处,因此因瘀而闭,概括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临证指南医案·积聚·曹氏案》)。另外,尽管气血可以双向流动,气病日久可以入血,血病经过治疗可以还气。但经体宽大直行,络体细小迂曲婉转,因此经病入络易,络病还经难。

2 经络理论指导认识带状疱疹的病因及发病特点

2.1 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

带状疱疹最主要的症状是沿神经分布的皮疹和持续神经痛。现代中医研究认为,神经与经络密切相关,神经传导受经络之气调节[4-5];浮络特指向体表分支的络脉,可将络脉气血散布于皮肤[6]。带状疱疹发病部位在皮肤,皮疹和疼痛都有明显的神经局限性,脏腑功能失调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将带状疱疹归属为经络病。

2.2 带状疱疹的病邪属性

要确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邪气性质,需要考虑3个问题:首先是感邪途径。病毒经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属于中医病因中的“外因”;二是致病特征:带状疱疹是一种传染病,并有一定的潜伏期。与“五疫之邪,皆相染易”(《素问遗篇·刺法论》)和 “温疫之邪,伏于募原,致其发也,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症渐显”(《瘟疫论》)的论述十分相似,属于外因中的“温疫”;三是发病特征:带状疱疹发病时有成簇的丘疱疹、水疱,皮疹周围红晕、发热、疼痛,可伴发全身低热、纳差、大便干燥、舌苔厚腻等症状,因此属于“温疫”中的“湿热疫”。

2.3 带状疱疹的体质因素

带状疱疹发病有两个原因,一是病毒感染(湿热疫邪),二是免疫力降低。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毒感染和正气虚弱也可以相互为因。流行病研究证实,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等发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临床上大部分带状疱疹重症患者也都是老年体弱者。阳虚、瘀血都可能造成免疫力降低,且“不通则痛”,络脉瘀滞越重引发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越严重。经主气,络主血,因此我们可以说阳气虚弱,络脉瘀滞是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内在原因。

3 经络理论指导认识带状疱疹的病机及传变规律

带状疱疹分期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为方便理解带状疱疹的经络传变规律,我们将其分为前驱期、疱疹期和后遗神经痛期3个阶段。

3.1 前驱期——初病湿热在经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毒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中,此即为病毒潜伏期。之后如果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则大量增殖,在机体出现皮肤焮红或潮红、局部刺痛等症状,此时疾病进入前驱期。病毒潜伏期可长可短,前驱期则一般为3~5 d。

按照经络理论,背部和脊柱为督脉与膀胱经的循行部位。督脉为“阳脉之海”,而膀胱经为“巨阳”,是三阳之首。十二经的俞穴都集中在背部膀胱经,督脉通过督脉之别与膀胱经相联系。人体阳气衰退,首先影响到督脉和膀胱经的阳气输布。督脉和膀胱经阳气衰少,正气抗邪能力减弱,潜伏在督脉(脊髓后神经节)的湿热邪气(病毒)乘机经俞穴侵入十二经,可见夹脊穴的针灸效应与督脉和膀胱经关系密切。邪侵不同经脉,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略有不同。此时治疗应以清解气分湿热、补充全身阳气为原则。前驱期根据病位所在经的不同用药加以区分。

3.2 疱疹期——经络同病

发病之初,患者于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继之呈水疱状密集成簇,沿神经走向分布呈带状,患者常感疼痛剧烈甚至彻夜难眠。此时进入疱疹期,一般为5-7天。皮肤为络脉之气所主,出现皮肤疱疹说明脉络受损,邪已入络,但经病尚未衰退。此时为疾病急性发展期。此时带状疱疹致病为湿热病邪,其病程特点并不是像伤寒一样循经向下一经传变,而是像温病一样从气经深入血络。此时的治疗原则自然是气血同调,经络同治。除了正常的治疗方案外,尤其需要注重清络活血,防止邪气继续内传伤络,引起后遗神经痛。

3.3 后遗神经痛期——久则瘀热入络

如疱疹期治疗不彻底,就会进入后遗神经痛期。此阶段一般为1~2个月,甚至可长达数年以上。此阶段的临床特点是:带状疱疹皮损完全消退后,皮损部位遗留长期性、持续性疼痛,此为后遗神经痛期。此时经脉中邪气已除,络脉中残留的毒邪却与络中瘀血相搏结,胶合壅塞于络脉,损伤脉络。此时治疗应以辛味通络为主,兼顾修复受损的脉络,恢复正气。

4 结语

本文择要介绍了经络理论内涵及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的认识,初步阐述了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理念。实际上根据经、络生理病理机制不同,经病、络病的治疗方法自然有所差异。其主要原则[8],一者选择药味不同。经病受脏腑影响多虚实寒热,所以病在气经,多君以或主以甘味、苦味类药补虚或泄实;络病血行缓慢,多郁多瘀,所以病在血络必君以或主以辛味、虫蚁类药物宣通血脉、化瘀通络;二者合适剂型

不同:新病入经,久病入络。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新邪宜急散,宿疾宜缓攻”(《痹门·鲍案》),并且汤剂速效,丸药缓图。病在气经,更适宜汤剂急荡,荡涤经脉;病在血络,更适宜丸剂缓化,缓行通络。三者药味多寡不同,如病在气经,更适宜少味多量的轻灵小方,专攻专效;病在血络,更适宜多味少量的数法并行、大方复治。正如吴鞠通所云:“治经治以急,急则用少而分量多。治络治以缓,缓则用多而分量少”。由于篇幅原因未能展开论述,笔者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深化拓展,以期更好为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络脉后遗膀胱经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基于“毒生病络”探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