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题材美术创作的视觉现象分析
2019-01-09王霏冉
王霏冉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20 世纪90 年代国内开始城市化进程,城乡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新的城区不断扩张,郊区农民变为市民,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与七八十年代不同,90 年代招工需要大量劳动者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比重大,增长快,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渐减少等原因,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带着“淘金梦”的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在城市以新的劳动方式谋生,这就是所谓的“农民工”。在中国历史上,以乡村为依托的传统文化第一次以农民工进城谋生的形式和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开始了正面的接触、交往。
农民工的出现代表了几方面的问题,从身份上来说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但又被参与建设的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农民工在他们建造的城市里获取最低廉的报酬,从事最辛苦的工作。呈现在外表上就是农民的朴实坚韧与城市生活的悠闲舒适形成强烈对比。艺术家紧随时代前沿,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得出以农民工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来反射艺术与历史的契合定位。这些在现实主义影响下成长的艺术家,天然地对社会中的弱者怀有同情心,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反映这个时期农民工的形象。其社会属性、文化特征在画家的笔下有不同的体现,有的体现农民工的勤劳朴实,有的着重体现文化错位。中国画涌现了以此为表现主题的作品,如王莹的《大工地》《06 表情》《途》,他笔下表现的大都是农民工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远离家门在外漂泊的艰辛与不易。但这些可爱的形象并没有怨恨和怒视,而是奋斗、坚强与忍耐。他的这些艺术作品反映的是远离家乡的人,也是他自己精神世界的写照。油画作品在这一时期的代表忻东旺笔下的农民工更多体现的是文化错位,农民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又不得不模仿着城市生活,因而在形象上显示出笨手笨脚、怯生生,但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部分艺术家开始更加独立和深入地对社会问题进行思索,而不再是做主流意识的宣传大使。画家们力求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关怀。另有一些艺术家把农民工当作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来描绘,延续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方式,对当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流进行讴歌。他们忽略或有意遮蔽了农民工缺乏关爱、权利的保障等诸多问题。这种创作除了歌颂之外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而把文化错位、农民工的艰辛当作画面描绘的主流的艺术家就具有传统以来的批判现实的意味。这种批判现实与传统的对阶级对抗的批判是完全不同的。无论库尔贝怎样去描绘石工,库尔贝眼里的石工和库尔贝是不一样的。库尔贝描绘石工实际上是以悲天悯人的上帝情怀来观看劳动者的,因而劳动者朴实艰辛但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状态。90年代中国艺术家的带有批判现实意味的农民工美术作品并非如此,是因为这些艺术家本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和那些农民工是一体的,因此他们观照农民工实际上就是在观照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就和他们自身的经历、和农民工的经历融为一起,使他们的个人的情感表露更为强烈。我们对身份的认同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立场。正是那个时期中国艺术家的身份认同,使他们对农民工抱有了极大的同情和理解。因此画家对农民工的理解和接受的情感具有更加感人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