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祭侄文稿》看书法创作的情感与真实性

2019-01-09曹青青

书法赏评 2019年4期
关键词:颜真卿文稿笔墨

曹青青

一、书法创作的情感

一种文明是需要通过多重文化载体,将历代先人的生活事迹、史实点滴记录下来,使得后人有机会透过人类生活现象,重新追溯历史本源,承载道德文化生活成为一种可能。中国方块汉字,鹤立鸡群,独立于世界各国文字之外,成就了无可比拟的文化瑰宝和艺术奇葩,书法、字画无疑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颜真卿《祭侄文稿》出借日本之所以热闹的不可开交,除了舆论效应之外,回归文化本源,我们需要再次审视并且反思时下创作的盲目跟风潮流。

众所周知,《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文物界的传世珍品,也是公认的颜真卿巅峰时期的可靠之作,被元代书法家鲜于枢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行书第二”。是颜真卿为了奠祭“安史之乱”中殉国的侄子颜季明所作。作者满腔的悲愤忧苦、撕心裂肺的真挚情感倾注纸上,全文短短二百三十四字的作品中,竟然出现三十多处的涂抹圈点,足见其在追忆叔侄生活点滴时的无尽忧伤,在控诉了战火纷飞的现实世界之后,又转而祈祷上苍垂怜英魂,真可谓到了“大悲无我、舍我其谁”的巅峰创作状态。透过《祭侄文稿》出借事件,让我们回归到艺术本真,重新审视当前的书法艺术主流。

《尚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唐代八大家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率先提出“文以载道”的口号,对后世文化流派产生了深重的影响。我们不妨冷静下来,从汉语言的另外两个脉络去解说一二。其一就是诗词文学,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风土孕育繁杂的情境。从《国风·周南》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可以看见典雅庄重、古朴幽远;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使我们读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从荆柯刺秦的“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慷慨激昂,我们看见仁人志士的满腔爱国主义情怀;又屈子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不难发现文人雅客的清高孤傲与愤世嫉俗。再毛泽东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或歌颂祖国壮丽山河,或追寻上古文明遗迹,或深切怀念故国文化,或是搜寻个人真挚情感,层次分明而风格迥异,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其次是文化典籍,太史公司马迁《史记》通过翔实亲证之后旁征博引,为我们考证三皇五帝到秦汉文明,提供了详尽无比的珍贵史实;《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通过刻画鲜明的人物个性和艺术场景,使得创作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又各类《贵妃野史》《西厢记》等等支流的野史秘闻、杂闻逸事乱人心智;不同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迥然相异的。

同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王羲之《兰亭集序》被书法界厘定为并非王羲之亲手真迹之后,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其文化价值真可谓名家扛鼎钜作。我们从作品本身出发,颜氏开卷时极度克制情感,使用平淡而清婉的笔法叙述了舒缓的主题,此时的书法线条平铺直叙,仿佛是悠远的回忆和淡然感伤,并以此为下文蓄势。继而述说事件的缘由,待其写到“仁兄爱我,俾尔传言”之时,情感瞬间从沉溺的回忆,一下子跳跃到眼前残忍的现实世界,从“尔父竭诚,常山作郡”开始,往昔所有美好的回忆刹时破灭,书法的线条沉稳,举手投足之间尽是迟缓凝重的节奏,使读者感同身受,一起堕入了痛苦压抑之中。此后,颜真卿面对战争遗迹,情绪激荡,行文有如咬牙切齿,“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其中“父陷子死”,是全文用墨最重的笔法,以圆笔中锋重彩着纸,之后藏锋出之。此时的笔力穿透纸背、浑朴苍穆,杀笔狠重,戛然而止,可见他情感已进入低沉的溯徊,内心无可比拟的沉痛在此时迸发出最强音,透过笔墨直击现实、发出对战争的血泪控诉,达至全篇力作的创作巅峰。在抚摸侄子季明遗留的首级之时,“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悲痛之情几近乎崩溃,感伤悼怀无以复加,透过字里行间笔墨的长短、粗细、收放之间的转换,读者不难发现其作品的墨色艺术感与他当时撕心裂肺的情感浑成一体。然而,名家毕竟是名家,修养仍是一个人高尚品格最完美的展示,作者的笔法并没有停滞在控诉和悲愤之中无力自拔,在最后一段,笔触变得灵动起来,墨尽笔枯、苍遒劲道,英风烈气始于笔端而落于纸墨。此时,他不再呐喊,不再压抑悲怒,转而祈祷上苍,若“魂而有知”则“无嗟久客”,好像是在叮咛侄子的英魂不要继续漂泊,及至结尾处的“呜呼哀哉”,尤以“呜”字的狂草,大有千里之势,又如一缕青烟,随着魂魄淡然长逝。纵观全文,所有的文字都是因情而起,为势所迫,为情所收,苦痛中沉稳,激愤时抑扬,铺陈时恬静,追溯时飘逸,赋予作品本身无限的美术美感。

二、书法创作的真实性

还需提及《祭侄文稿》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全文二百三十四字,加上多达三十多处的涂抹圈改。恰恰表达出作者在当时的情景下各种杂陈不一、难以名状的心情最真实的写照。让人无不为之动容的是,颜真卿在书写文稿时悲愤交加,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对侄子的所有情感都注入了笔墨中。在整个行文过程中,颜真卿的注意力根本就没放在笔墨上,没有一点的刻意安排,也不在意任何的笔法,整个过程也是他个人感情宣泄的全过程,透过笔墨的浓淡变化,行文的节奏快慢和他的心理变化融为一体,真情实感凝结纸上。一件好的作品,刻意安排的成分越少,她的艺术价值就越高,因为这最能体现作者真实的书法造诣。《祭侄文稿》墨法苍润,流畅自然,渴笔枯墨,干练流畅,挥洒自如。全文短短不到三百字,只用了七次蘸墨,到了一管墨写下了五十三字,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抑制的伤痛轨迹。从“维乾”到“诸军事”蘸第一笔墨,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从“蒲州”到“季明”蘸第二笔墨,墨色由重而轻,连笔牵丝渐多,反映出作者激动的情绪变化;从“惟尔”开始思考、蘸墨,涂改、枯笔增多;这些干枯的笔墨,却给人以苍劲老辣的感觉,与浓重的笔墨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枯、润、浓、淡、虚、实的变化,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归”字开始,墨色变得浓润,“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八个字墨色浓厚,充分反映出书家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天下悔”三字以后,随着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后越挥洒自如,无所顾虑忌惮,墨色以笔肚抹出,却无薄、扁、瘦、枯之弊,点画粗细变化悬殊,产生了干湿润燥的强烈对比效果。两个“呜呼哀哉”的狂草写法,足见书家悲愤之情不可名状。最后的三行又如飞瀑流泉,急转直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除此之外,从《祭侄文稿》中多处用枯笔修改的迹象表明:颜真卿在写这篇草稿时情绪激动,思如泉涌,手不能追,非快速行笔不足以表达其激愤之情,其产生的笔墨效果交织着作者的真实情感,使作品到达了艺术的巅峰状态。这一书法墨宝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的悲恸心情恰好达到了和谐统一,作品整体也打破晋唐崇尚的字形修长、结体紧凑的飘逸书风,开张之势明显。字与字之间的关联也姿态各异,富于变化,一种神秘的张力贯穿在作品之中,使得整篇作品凝重又飞扬,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波澜起伏,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此作品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杰作,正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仅此一件。

直抒胸臆是书法创作之第一难事。《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是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坦白真率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其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均开历史之先河,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范,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张力,无疑给观赏者带来震撼,以至于无暇再去顾及形式构成的表象。北宋中期之后,颜真卿的书法得到极高赞誉,甚至推崇为神品。欧阳修就极力推崇颜真卿:“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这恰恰就是书法艺术所追求的境界、自然美的典型结构。当代著名书法家苏士澍也评:“此帖虽是草稿,但通篇书法气度非凡。颜真卿以沉着健劲的笔力,丰腴开朗的气度,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

复论当下艺术文坛,我们简单罗列几个名家作为对比。在欧美艺术界有“东方之笔”美誉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以其传奇色彩的浓墨重彩画风,兼之诗书并工,被徐悲鸿称为中国画坛五百年来的第一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样是他的座右铭。和许多名家无异,张大千同样也是从描摹之路开始,经历潜心学习研究,用大量时间和心血去临摹古人名作,他临仿的石涛的作品几近乱真的地步。张大千在五十岁之前三登黄山,遍游祖国名山大川,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先后在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并游遍欧洲、北美、南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名胜古迹。又一度在敦煌面壁三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泼彩、泼墨这一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他平时教导后辈:“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真实记录世界,用字画还原山川胜迹,成为一代宗师毕生最大的追求。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鸿大师,在其一九二〇年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著名主张,提倡写实,反对抄袭,并提出“改之方法:学习、物质(绘画工具)、破除派别”。一九二九年发表《惑》《惑之不解》等文,明确倡导现实主义,反对塞尚、马蒂斯等人的艺术,又认为“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对比张大千的艺术主张,竟然如出一辙。同理,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的作品创造了中国书法字画拍卖的成交记录,其中《山水十二条屏》就拍出了9.315 亿元的天价。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就曾说(大意):“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神奇呀!齐白石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综上所述,书法、字画艺术真正崇尚的艺术境界,就是真实和自然。超凡脱俗之后的返璞归真,笔法自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读破万卷书、踏尽万里路”仿佛是所有大师级人物的人生真实写照。艺术品的文化价值绝对不是矫情做作就能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

笔者在此认为,书法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除了追求艺术境界的表达和技法细腻之外,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素养和个人修养同样不可忽视,历史上名家、宗师无一例外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其被后世称道的艺术成就达成了一致。这就是笔者想要在此表达的观点,艺术不是粗制滥造的人云亦云,真善美的创作、真挚情感的倾注、真实而无掩饰的创作、自我人格的千锤百炼和艺术修养的价值升华才能永世流传,成为人类文明传承的绚丽瑰宝。

猜你喜欢

颜真卿文稿笔墨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笔墨童年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劝学诗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唐.颜真卿《勤礼碑》集联
唐.颜真卿《勤礼碑》集古诗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