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灿玾谈民国时期山东荣成乡村中医生存状况❋

2019-01-09李玉清杨春梅张成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荣成行医

李玉清,杨春梅,张成博

(1.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2. 山东临沂市中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2)

张灿玾生于1928年,字昭华,号葆真,别号五龙山人、暮村老人、杏林一丁、齐东野老,山东省荣成市下回头村人。他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士洲公一生治病,医德高尚,乡邻无不称道;其父树乾公子从父业,享誉一方,至张灿玾已有三世。张灿玾先生1958年调至山东中医学院工作,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医大师。自1928至1957年张灿玾均生活在山东荣成,因此了解民国时期山东荣成乡村中医生存状况,今将有关内容略述如下。

1 民国时期荣成乡村中医的基本情况

辛亥革命后,荣成县无公立医疗机构,西医很少,大部分是中医。荣成老城厢有西医诊所,但没有大型的医院,多以小诊所的形式存在。农村则大部分是中医。建国前,荣成担当救治百姓疾病之苦的主流医学是中医。荣成全县约有100多个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有高低之别,高的病患多一些,低的病患就少一些。一个乡几十个村,平均有五六个医生,如张灿玾家所在的下回头村附近行医的有本村安仁堂八先生,东牢村孙香山(其为前清秀才),小落村于永江及阎在卿(据说此人医道较高。张先生祖父初学医时,曾向他请教)与阎会卿父子,常家庄林基堂,东仙王家高竹卿(张先生岳父之堂弟),滕家镇则有李二兴、萧七,东滩郭家之郭祥等。

当时城镇及农村行医有3种形式,一是自开药铺行医,凡执医业的大都如此;二是在某家药店坐堂行医;三是行散医,大都仅备些中成药,随身携带,走街串巷,或在市集上摆摊,有似铃医一类,大多没有多少理论,仅知什么病用什么药,有些医疗经验。此外还有巫医。

2 民国时期荣成乡村从医人员组成情况

据张灿玾先生回忆,当时荣成医生根据其学术水平及从医方式,主要可分为儒医、乡医、巫医、铃医等。诸位医生学术水平良莠不齐,艺高德厚的也不乏其人。

2.1 儒医

清末许多从事儒学的学者,或因屡试不第,或因取消科举无法走上仕宦之路,因而改从医。他们或是中过秀才,或是有较高的儒学修养,在医学理论方面理解、掌握较好。如荣成东牢村孙香山先生,约生于清光绪年间,曾中秀才后弃举子业,改学医学,悬壶乡里,中年去世。又如石岛王崇一先生,约生于清光绪年前期,卒年约在民国二十五年之后。少年习儒学,辛亥革命后仕路不通,故改习医。他曾得到铁槎山老者传授针法,民国二十年在石岛开设富春药房行医业,著有《针法穴道记》一书。峨石山孝廉姜海峰先生在此书序中云:王崇一是他的学生,自童年即跟随其学儒,书法很好,工于真草隶篆。王崇一先生的弟子许俊臣序言中谈到,辛未(民国二十年)春,荣成县公安局为慎重民命起见,取缔医士,对中医进行考试,王崇一先生拔取第一。由此可见,王崇一先生有一定的学术造诣。

又如王静轩,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1972年,荣成玄镇村人,幼读私塾,下学后在本村及河东村教书10余年,此间自学中医,开始在本村开设诊所。后于民国十余年间,前往石岛华东药房坐堂。华东药房停办之后,王静轩将药房承办下来开办静轩诊所。1955年参加联合诊所,1956年调到石岛特区医院,1958年调至文登专区医院中医科工作,1972年病故。

张灿玾谈到,民国二十五年修《荣成县续志》中提到刘培壎、陈登甫等亦为儒医。刘培壎字菊塍,号仁山,清庠生,鸿胪寺序班。其父是恩贡生刘炳煦,性情孤高,耿介不为流俗所染。刘培壎屡次参加乡试,没有中举,故弃儒行医。他博览群书,折衷众说,后游历北京,又曾得到名医指导医术大进。他精于伤寒、温疫,行医之后,全活甚众。故去的时候有70余岁。又如陈登甫,曾任顺天府道判,精于医,名重京师。光绪二年,荣成大饥,他曾捐俸赈恤。村民感其恩德,合送“为善最乐”四字匾。惜《荣成县续志》中未提到他们去世的具体时间是在清代还是民国时期,故无法断定他们是否在民国期间还行医。但值得肯定的是,荣成有儒医由来已久。

2.2 乡医

乡医中出身医学世家及经名师传授或指导者有较高声望。家世业医者,由于年代较长,积累经验较为丰富,理论与临床两方面基础较好,诊疗技术较规范。医疗经验世代累积,故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如小落村于永江先生,大约生于清光绪年中期,至其已是五代行医。第一代与第二代名号现已不详,第三代是于文昭,第四代是于士佃,于永江是第五代。于先生自民国年间开始行医。他理论基础较扎实,一部《本草备要》能倒背如流。抗战末期,他放弃自办药铺,在村中公办的保健站行医。1955年参加区联合诊所,联合诊所撤销后,仍回村保健站工作。于永江长于内、妇、儿科,“文革”后去世。1955年中央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张灿玾响应号召,将个体行医的几位同志组织起来,成立崂山区联合诊所。其时与于永江同在联合诊所工作,对其学术水平较为欣赏。于永江常邀张灿玾去其家,促膝小酌。于永江较张灿玾年长,临床经验较多,二人小酌时,常谈及其行医经验。如曾谈到一事:于永江先生青年时期用舟车神祐丸治一水肿病人,患者服后大泻不止,患者家属找上门来,言语间颇有责备之意,恰巧于永江不在家。但患者大泻之后,病竟好了,事情出现反转。但这是一起险事,因此于永江提醒张灿玾以后应用此类方剂时应注意用量。其还谈及《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名著,对张灿玾文学水平的提升起了一定的作用。又如闫在卿出生于中医世家,第一代与第二代名号不详,第三代是闫孟觉,闫在卿先生是第四代。其儿孙略懂医,但不再以医为业。闫在卿约生于清咸丰末年或同治初,民国十余年间去世。又如下回头村张士洲先生,其为张灿玾先生祖父,生于清光绪四年,卒于1964年,长于内、外、妇、儿诸科。张灿玾父亲张连三先生,名树乾,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卒于1981年。下学后从父学医,尽得其传,著有《保元堂医案选录》遗稿。

非世医出身的医家,除儒医或是名家传授者之外,大部分没有较高的儒学修养,但也读过私塾,识文断字,因家属有病或是自身对医学感兴趣而学医,其学医的途径为自学,或是跟随年老医生学习而成才。如滕家镇李二兴先生,约生于清光绪年间,自学习医,后开全生堂药铺业医。1940年日寇在其村建据点,有一次他外出再也没有回来,据说可能被人害死。其时,国之不国,时局动乱,人命至贱,令人感叹。东滩郭家村郭祥先生,自学习医,行医于乡里。这部分医生中有的人仅有一技之长,手中仅有治某病的特效秘方。这类人虽然没有什么理论基础,但是有专长。

2.3 路医

路医即铃医,荣成当地称铃医为路医,即走方郎中,无固定的诊疗处所。行医之时,郎中身负药箱、手摇串铃,成年累月地于村市街巷往来奔走,或是赶集日在集上为人诊病。这部分人用药多重简便廉,多数人无深厚的理论基础,但重在手中有实用、有疗效的秘方。如东南牢之毕三、湾头之王天池等人,或赶集摆摊,或走街串巷,处处可见。清·赵学敏曾著《串雅》,他是在走方医赵柏云口授经验的基础上,又将自己多年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著成此书。其中有大量的民间秘方、验方、单方等,突出了廉、验、便三大特点,这也是铃医医疗技术特点的反映。但亦有部分路医,不知治病之理论,也有骗人钱财,甚或危及人生命的。张灿玾本村有两个青年曾被路医医死。此二位患者,一个患有慢性巩膜炎,一个腿上生疮,因家中无钱,病情迁延日久,后找路医治疗。路医云此均为花柳病所致,须用升药治疗。铃医自制升药,但制作的升药不合格,毒性太大,此两青年均被毒死。路医一看形势不好,连药箱也没来得及拿,趁乱溜走。后本村有个青年在集市上遇见路医骗他云:两位青年未被毒死,反被他治好,故请他回来拿药箱,还要付谢仪。路医回到村里,结果被村民逮住痛打一顿。

2.4 巫医

老百姓有病求医,在当时亦不是易事。许多人有病不求医,反请巫师治病。老百姓信巫之原因当有两个方面:一是信仰问题,一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老百姓当时的生活均不富裕。张灿玾家既种地也行医,勉强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多数百姓在春天青黄不接之际,不得不吃一种名为“地枣”的东西。地枣类似于中药半夏,吃到嘴里有麻辣味,百姓们须将地枣泡三天以上,洗去黏涎,蒸煮之后食用以减少毒性。由于百姓手中无钱,所以张灿玾祖及父看病时,采取的是秋天结算的方式,等秋收之后,百姓们有钱才来结账。对于实在是无钱的百姓,也就免了这项钱。因此,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百姓有时有病不求医而是求神。村里的孩子们如生病,其家人常用生鸡蛋在镜子上立着许愿,愈后则需烧香还愿。如小孩生痄腮,老百姓认为是被庙里把门将军的箭射中,即试着将生鸡蛋放在镜子上,若是立住了,说明确是此事,就会许愿供给将军一副弓箭。病愈后须还愿,作法是用木头扎一弓箭,带上酒及香纸,将香纸及箭焚化了,此为还愿。

巫医亦有致患者死亡者。有一患者生病,不肯请医生,请巫师在家跳大神。巫师神上身之后,云病人被蛇缠住,嘱病人喝烟袋油子。因烟袋油子可以药死蛇,故其让患者喝此药,目的是药死附在病人身上的蛇。烟袋油子含有大量尼古丁,毒性大,会致人死命,结果病人被毒死了。

张灿玾特别指出,当时乡村还有一部分用中医方法给牲畜治病的兽医,但是现在基本上都用西医方法治疗了。

总之,荣成乡村医生有儒医、乡医、巫医、铃医等,但以乡医所占比例最大。

3 废止中医的影响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中医界人士为之震动,争相请愿,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与余云岫等人论战。在全国中医界的反对下,废止中医的行动停止了,但国民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中医的管理。抗战后,国民党政府曾组织中医从业者考试。政府成立审查国医资格委员会,审查限于经政府考试领有证书者,或中医学校肄业三年领有毕业证书者、或由政府发给行医执照者,方可向中央国医馆申请登记,否则不准行医。荣成对中医进行的考试是由当地县公安局组织。张灿玾父亲参加了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亦有许多人未通过考试。张灿玾回忆说,虽然国民党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对荣成中医的管理比较松散,不太严格。若严格按政府规定,考试不合格的不准行医,广大农村就没几个合格的医生治病。

总之,中医仍为荣成民国时期治疗疾病的主流医学。中医习医者以自学、师承、弃儒从医等各种形式进入中医行业,不需考试。“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事件后,国民党政府开始管理中医,但是在荣成执行的并不严格。张灿玾的回忆资料弥足珍贵,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中小城市及乡村医生的状况。

猜你喜欢

荣成行医
《兰台见证:荣成70年大事记》出版发行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资格认定
——以特殊时期非法行医案为视角
荣成“天鹅湖”
陪伴成长,一路花开
——记荣成雪梅读书写作团队创立人杨雪梅
漫画中国历史之立志行医的华佗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非法行医两次以上触犯刑法
天鹅舞朝阳
北京装修工:我教国际影后张曼玉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