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也需构建“命运共同体”

2019-01-09张宇航

岭南文史 2019年4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湾区粤港澳

张宇航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已在2018年我国宪法修订时,写入了宪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入世界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必须遵循的法定准则。根据这一法定准则,笔者以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同样需要着力构建湾区“命运共同体”。

首先,粤港澳三地水陆相连,在同属一个国家的前提下,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互补互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三地的共同奋斗目标。国家制定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内地人民共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共担、共建、共享,三地人民的命运融于国家这个共同体里,不可分割。

其次,粤港澳三地经济建设、社会管治、民众生活向来紧密相连。历史上不少广东人移居港澳生活,现实中越来越多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港澳为广东经济腾飞作出重要贡献;广东为港澳经济强盛及民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和支撑。今后三地在共同建设大湾区过程中,更是同舟共济、同船共渡,湾区内经济、科技创新及民生的携手共建将越来越多,运作越来越协调。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科技共同体和民生共同体将一起发力,推进湾区发展战略实施。

第三,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语言同源,民俗风情同一底蕴,一脉相承,更能形成最大的认同公约数和感情纽带。本是同根生,同饮珠江水。三地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有着许多共同点;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学艺术创作,对道德价值乃至家教家风弘扬,也有着多种互通互补功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文化共同体是最具活力、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因而也是增进三地感情和合力的最佳选择。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将为社会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民生共同体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今后三十年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头戏。构建湾区命运共同体,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三地的发展,不仅属于三地人民,也属于国家与世界。三地人民的命运,与国家命运、人类命运融为一体。湾区人民需要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命运认同感,齐心协力构建湾区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千多年前,唐代名相、粤人张九龄曾写下传世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涯共此时,也许就是对现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遥想吧。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湾区粤港澳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