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智能图书馆的建设分析

2019-01-08李鑫璐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建设研究大数据时代

李鑫璐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然步入大数据时代,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很多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包括图书馆的建设。随着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智能图书馆的建设可以满足广大阅读爱好者,也可以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促进图书馆管理平台的逐步完善,解决传统管理存在的弊端,为客户或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本文首先对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图书馆进行了概念阐述,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改进和优化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智能图书馆;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261-02

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在数字化智能图书馆建设中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整理,还可以收集系统中关于客户的信息,掌握客户的阅读资管和感兴趣的资料和书籍,进而搭建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图书采购管理及资源配置,做好阅读读物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涉及很多的信息和数据,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和处理是十分关键的,本文探讨的主要话题可以为智能图书馆的建设提供高贵的依据和参考资料。

1大数据概述

1.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数据技术主要基于云计算技术,云计算逐渐成熟后使海量数据的统计和计算更为便捷,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海量数据处理的依据。现阶段,我国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使用還处于摸索和发展的阶段,产业化还没有形成,还需要多个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大数据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关于大数据的概念和定义说法不一,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维基百科将大数据定位数据规模庞大,数据多样性较强,在一定时间内难以处理,运用互联网软件进行处理的数据。美国德纳咨询公司将大数据定义为一种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洞察力、流程化、规模巨大的特点。IBM科学家杰夫·乔纳斯认为大数据是可以做出预测的一种数据,大数据的特点也十分鲜明,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还有一些图片信息、视频、地理位置等等资源,数据挖掘技术是处理数据较快的一种先进技术。

1.2大数据的特征

1.2.1数量庞大

大数据的数量庞大,占据的体积也是巨大的,例如计算机硬盘容量是TB量级,很多企业大数据达到EB量级,1EB=210PB.1PB=210TB。

1.2.2类型多样

大数据中不仅仅包含的是实际的数据,还有一些结构化的信息和数据,主要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等,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进行,多种类型的数据产生出来,且数量与日俱增,类型繁多。

1.2.3处理速度快

大数据是海量数据,产生量十分壮观,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也要采用十分先进的技术,分析处理速度很快,大数据处理技术是其他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比拟的。

1.2.4数据价值高

大数据中很多数据都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很多数据不能单从一个角度上看,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大数据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3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影响

图书馆中包含大量的优质书籍和各类资料,是文明的聚集地,是知识数据存储的有效场所,在图书馆建设和实际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管理模式,搭建科学的服务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馆藏中的书籍和资料也是说是数据的集合体,很多数据进过加工和转化,就会变成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知识动力,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实效性,促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现阶段,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场所,在大数据环境下,要借助大数据对图书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处理,进而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基础。图书馆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这样可以保证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运用大数据更新新知识和资源,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做出新的决策,进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对于图书馆而言,大数据是核心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革,很多服务决策建立在大规模的数据整理基础上,信息处理和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优势。

2关于智慧图书馆的概述

2.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在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以后,智慧图书馆的理念随之被提出来,目前,有很多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其中多数学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差别较大,主要原因是对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同,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基础上,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和整合十分重视。智慧图书馆比较依赖智能化技术和信息技术,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图书资源进行统计和整合,为图书采购和图书馆布置进行调整,同时整合用户信息,为其提供高质量服务。

2.2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智慧图书馆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智能性,且信息处理速度极快,数据信息十分庞大,运用图书馆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图书资料的科学管理。图书馆中的硬件设备设施也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管理,如射频识别技术和感应装置等,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管理。智能图书馆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识别,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和读物推荐,借助先进通讯技术,对用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图书馆客户体验效果。

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大数据统计意识

现阶段,部分图书馆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对于大数据的意识和思维不够强烈,缺乏对智能图书馆的认知,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大数据处理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图书馆管理业务和图书阅读相关业务发展水平也较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如果对数据不敏感,必然会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3.2图书馆大数据应用不科学

图书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符合图书馆管理实际,要能够突出图书馆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体现出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作为知识数据的结合体,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的作用为社会大众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目前,大數据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应用不够科学和合理,图书馆对于硬件设备设施建设不够重视,部分图书馆没有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图书馆分管和阅读推荐平台有待建立,没有及时对用户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创新管理服务意识较差,智能图书馆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4智能图书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4.1促进图书馆业务管理升级

4.1.1为图书采购提供参考

对于大多数图书馆而言,每年给予的图书及文献采购经费十分有限,图书馆要结合实际图书情况做好科学布局,进而发挥经费的作用。首先,图书馆要使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用户分析,找到图书馆缺乏的资源,指导采购部门收集相关信息,为采购图书和文献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信息。其次,要对有需求的用户信息进行统计,对同类型文献和图书需求量进行估算,如果有必要的话,调整图书馆布局,购置一些新的书籍和文献。过对借阅、流通状况及藏书数据进行分析,经过对互联网上数据进行收集,保证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

4.1.2为图书流通和咨询提供依据

在图书馆业务中,图书流通和咨询也是十分重要的业务,图书馆根据实际阅读需求可以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和统计,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做好数据处理,比如按月为时间轴,计算图书流通量,为图书资源调动提供依据。图书馆流通部门是重要的部门,在实际图书管理中不仅负责流通,有时还有专人负责咨询业务,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基础,提供网络资源导航,和图书数据库检索等业务,用户可以利用一些平台进行图书检索和咨询。

4.2用户信息分类,提供优质服务

图书馆中用户信息和数据是十分庞大的,图书馆要对这类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对读者进行分类,主要对读者的属性,包括年龄段、职业、性别、兴趣爱好等等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读者的阅读倾向,喜欢哪类书籍和文献,从而为图书馆调整馆藏提供依据。大数据挖掘技术还可以针对各用户阅读需求进行分析,使图书馆掌握用户信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送服务,在图书馆采购新书后及时通知读者等。

不同的读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同类型读者阅读的主题、内容比较接近,图书馆的具体服务要以用户信息为依据,可以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阅读需求进行对比和统计,为用户提供集成化服务。还可以提供知识开发服务,主要是指针对同一领域的人们,提供新的专业知识数据和文献资料,促进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4.3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图书馆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作为知识数据的集中场所,文献和书籍为人类智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功不可没。图书资料中的知识信息被人们吸收和转化,最后变成社会生产的劳动成果,造福人类,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图书馆实际大数据处理中,也体现出人的重要性,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要能够对很多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处理,这也是体现人力资源提升效果的重要表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图书馆要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要促进智能化技术的合理运用,提高图书馆发展建设水平,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可以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高质量处理,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建设研究大数据时代
数学课程资源建设研究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微写作”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